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听故事,儿媳拿出一盒磁带放音,动听的小故事从录放机里传送出声来。孙子边玩边听故事。当播放“孙融让梨”故事时,孙子注意力已不集中,因为他玩积木太投入。儿媳提醒道:你不注意听,我要你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儿子在一旁随便插嘴,说:现在孔融让梨也不提倡了……我听这话不是滋味,便作些解说。不想,儿媳反过来同我理论,有说现在学孔融是“傻冒”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天,爸爸带我去逛超市,逛得正尽兴,忽然传来广播的声音:“近期本店有新进GPS全方位导航系统,欢迎各位新老顾客前来光顾。”爸爸一听就来了兴致,说:“我们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暑假将至,爸爸说:“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吃饭吧。”我听了就开始流汗。我从小就很害羞,和别人吃饭就等于把做饭、闲谈和发表公众讲话这些我不擅长的事情都连在一起了。 当讲出我的忧虑时,爸爸说:“我要请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你会喜欢跟他们说话的。”  相似文献   

4.
石钟山之谜     
<正>“湖水青青江水黄,人言此水号鸳鸯。钟声忽起波间石,清越偏宜秋夜长。”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所写的一首诗《泊舟石钟山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奇怪的景象:一边是清澈的湖水,另一边却是浑浊发黄的江水,江湖两色,清浊分明。忽然,从水波之间的石头里传来阵阵钟声,悠扬动听,恰似一首古曲《秋夜长》。诗中描绘的江湖两色、阵阵钟声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奇景吗?如果有,这一景观又会发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人辞旧迎新有听钟声的习俗,如北京大钟寺钟声、苏州寒山寺钟声、镇江金山寺钟声等远近驰名。但最能给人以留恋与向往的,则要数晚钟和晨钟。古人诗云的“山寺鸣钟尽已皆,渔梁渡兴早争啌”,就是指晚钟。而“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则是对破晓的晨钟和晓钟的描述。龙年除夕之夜,能聆听晚钟和晨钟,对每一个刚刚步入新世纪的人来说,自然别有意义。我国现存较著名的且被古人以四字格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晚钟”和“晨钟”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圣诞的钟声     
教堂的钟敲响了19点。1944年的平安夜已经降临。伊薇特透过厨房的窗户看着外面破败不堪的景象。从教堂传来的乐钟声让她想起了那首《圣诞的钟声》。她仿佛又听见了有人在她耳边唱:"我听见了圣诞的钟声……世界和平,人人友善。"  相似文献   

7.
吉姆·沃尔芬森1995年担任世界银行行长,一上任就有记者问他:“听说你上大学时,门门功课都不及格,现在怎么能当上行长呢?”他听后并没有恼,也没有难堪,而是说:“我问你,你没学过击剑,你敢去参加比赛吗?”记者害怕地回答说:“那不是自寻死路吗?我是不敢。”“我敢,我就是敢于冒险,并且善于冒险,所以当了行长。”  相似文献   

8.
还好     
谢胜瑜 《知识窗》2011,(12):1-1
岁末将至,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开始多了起来。 当稍有些时日没见的朋友关心地问起我的近况时,我总是简单地回答:“还好。”这听上去有些应付了事,有些没心没肺,却又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9.
据说.我的名字是老爸的骄傲。小时候,他逢人便介绍:“我女儿,张敏,聪敏的敏。”别人一听,“这名儿好啊.大气.将来一定有出息。”后来.我听老妈提起:“你的名字是你老爸翻字典翻出来的。”我也跟着神气十足起来.遇到小朋友就大声地报出我的名字。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持续到6岁.我该背着书包念书了。  相似文献   

10.
“笃笃笃”,耳边传来竹棍敲击马路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矮小、年过半百的盲人正敲着竹棍艰难地走着。他听到我的脚步声,便向我走来,和蔼地问:“请问去黄金井站怎么走?”  相似文献   

11.
到图书馆当馆长是我从未预料到的。我是个“杂家”,“杂家”当图书馆馆长的好处是:知识面广、思路开阔。当馆长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认真读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以以书会友、以文交友、结识读者、广交知音;可以促使你不断严谨法学,谦虚谨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图书馆事业是大有前途、大有奔头、大有干头的事业,我要为之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中传来了导航员Graham沉重的呼吸声。停顿一下后,又传来了声音,“开玩笑,你干得挺好……”问题在于,我能看出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我的表现也确实没那么好。当你置身于一艘从海面上飞驰而过的快艇上时,无论如何是很难感觉“挺好”的。你会感觉牙根发痒,身体被抛来抛去,心中祷告小船不会翻掉,自己的脖子不会被扯断。看来“挺好”,只有在通过终点之后才能感觉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顺德品牌经济的丰收年,从四面八方传来喜讯: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顺德获授“中国燃气具之都”称号、伦教被授予“中国玻璃机械重镇”、勒流被授予“中国滑轨产业基地“和“中国铰链产业基地”、容桂获授“中国家电模具城“称号等区域品牌。并完成了“龙江家具”、“顺德涂料”、  相似文献   

14.
一样一句     
亦舒 《知识窗》2014,(7):41-41
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 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5.
瑜珈师柏拉曾经说过,“只要看一看你就能观察到非常多的事情。”或者说的是,“只要听一听你就能得知非常多的事情。”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因为当瑜珈师的妙语从收音机里传出的时候,我正在拼命地找我的汽车钥匙(其实它一直就在我的手里)。  相似文献   

16.
走出泡泡堂     
我坐在电脑前摆了个舒坦的姿势,为自己命了个向往的名字:“自由”。然后,带着“自由”屁颠屁颠地在泡泡堂的服务器里游荡着。当我进入高手区时,挑战开始,我换了一个姿势,挥挥手,接着,听看键盘作响的声音,狡黠地笑了。我曾经那么深深爱着泡泡堂,日以继夜地沉醉其中,犹  相似文献   

17.
<正>楼下的面馆平时比较冷清,不过每到中午,因为农民工们的光顾,小面馆一下变得热闹起来。偶尔我也会光顾这家小面馆,譬如这次。“小伙子,来点什么?”我刚坐下,店主就笑呵呵地跑了过来。“一碗牛肉面,一笼蒸饺。”“好咧,您稍等!”耳边传来爽朗的应答。店主是位戴着眼镜、身体微胖的中年男子。听人说他以前是一名农民工,前几年才转行开面馆的。“老板,来八碗阳春面!”就在店主刚要转身  相似文献   

18.
苏洁 《知识窗》2013,(13):42-43
这天.美国爱达荷州一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莫铎很晚才回到家.可他的两个宝贝儿子还没有睡.在等莫铎讲故事给他们听。大儿子乔治说:“爸爸,我想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可小儿子约翰却嚷着:“爸爸,我不爱听,你给我讲《神灯的故事》。”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彼此争吵起来。莫铎只好安慰他们说:“乖儿子.别吵了.爸爸都给你们讲。”两个孩子这才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9.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09,(4)
妈,我的运动鞋你给洗了没有?我妈:洗了部分。我:哪部分?我妈:鞋带。我:……洗澡后。因拖鞋上全是水,只听“咚”的一声。我四体投地啊,只剩脖子还仰着,那叫一个疼啊!我妈走过来问:没摔到脸吧?“没。”“那就好。”于是又回屋看电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