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涛  纪旭 《科教文汇》2009,(1):184-184,188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者。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尚慧 《科教文汇》2009,(20):277-278
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从萌芽、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使这一思想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做起。幼师是未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个素质全面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岗位需求之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参与设计幼儿游戏活动、绘画、舞蹈等形式,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互动下的功利因素与其他层次因素各有机影响,帮助和引导幼师生的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我国主导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日常行为规范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对此,本文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5.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但这条总路线,与建国前后我党提出的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相比,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拟就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修正作简单的分析。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政治、经济都非常落后的国家里,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进行过长时间的探索,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重视体育,关心人民身体素质,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体育之研究》是青年毛泽东秉着对民族危机、振兴国家的思考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其体育思想的论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思想精华,深刻地揭示了体育的地位,分析了体育、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体育的功效,提出了体育的要领。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大力提倡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意义仍然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
罗佳佳 《科教文汇》2013,(15):91-92
重视体育,关心人民身体素质,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体育之研究》是青年毛泽东秉着对民族危机、振兴国家的思考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其体育思想的论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思想精华,深刻地揭示了体育的地位,分析了体育、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体育的功效,提出了体育的要领。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大力提倡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意义仍然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8.
王立君 《科教文汇》2009,(6):234-234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阐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构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弘扬;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突出贡献,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阐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构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弘扬;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突出贡献,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玉明 《科教文汇》2012,(1):192-193
近年来,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中一点就是把1978年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看成"只是一部荒唐史",赞扬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对"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主流"的回归,把改革开放的历史与前30年的历史割裂和对立起来。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在建国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艰辛的开拓。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卫红 《科教文汇》2013,(13):18-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推进与创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并阐述了在其指导下展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推进与创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并阐述了在其指导下展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启平 《科教文汇》2014,(2):221-22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品质的核心,集中表现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质。推进特色理论的大众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应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质中汲取营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包括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理想。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探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层次问题;探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何润霞 《大众科技》2014,(11):234-236
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科学的思考和艰难的探索,创造了系统的、独特的激励思想,激发了广大军民的革命热情,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的激励思想对当今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经济方针,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正确思想成果。而其经济建设思想,则明显具有:战略性、跃进性、群众性、政治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之特色。至于其经济建设失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相似文献   

17.
黎野 《中国科技纵横》2010,(5):240-240,16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物质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成果。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党性高度强调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内在地回答了实现人民物质利益的标志和根本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江城  陈峰 《科教文汇》2009,(26):225-225
新的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客体、方法、内容和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当前,全国正大力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五个方面因素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保证作用。可以认为,人们最初正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角度认识到其社会意义的。从我党在红军时期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思想,都表明了政治工作在军事与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1)
在理论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的基础上,以扬州地区高校为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