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能激发受教育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蕴涵首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实现新教育理念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分工具,支撑分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现代历史大变局中的中国教育文明研究,要义在于建构一种国家教育文明的叙事与分析框架,进而在历史与现实、成就与趋势的多重尺度中认识中国教育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历史大转型进程中,古代中国教育文明发生断裂,中国教育文明迈向现代化重塑新方向并迎来三大历史机遇,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行动纲领的科学确立,成为主导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崭新理论动力与意识形态基础;二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双重教育基因延续、转化与重组,构成了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内在历史动力;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教育变革运动,成为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根本实践动力。在此历史进程中,逐渐创新凝结出现代中国教育文明的基本方向,主要展现为服务国家、人民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国家教育价值秩序建构,现代道德知识为中心、多元知识形态交叠共生的国家教育知识秩序建构,疆域为坐标、多重空间开放融合的国家教育空间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领先素质教育业完成,而素质教育的实现又离不开现代教育的技术,三相辅相成,所以,要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创造教育新模式,加快创造性人才培养,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就21世纪社会及教育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就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近而提出以网络教育为切入点,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多种教育形式的立交桥,从而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伦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蕴涵市场化的原则与规律。在现代市场语境下,教育的"是"与教育的"应当"等问题的研究就相应地被广泛地推到理论研究的前沿。探讨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更科学地建构现代教育人伦结构和伦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基础教育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单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很难达到要求。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构立体的培养体系,才能使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根本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化领域都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隐入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之中,从而使教育发展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模式选择,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完善。究意应该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没有融合或对话的可能?针对这些问题,本力图通过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起源的核理,明确传统与现代在教育领域的关系建构。本以杜威思想作为传统与现代的研究视角,从村威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历程出发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关系进行动态的研究,提出传统与现代在教育领域完全有可能从对立走向融合和和解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化的时代即将来临,社会学习化,教育终身化是大势所趋。新时代呼唤教育加速现代化变革,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正以它的开放性,民主性,公平性,多样性,选择性及现代技术,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实践将证明它是学习化社会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最佳选择,建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体系是世界之交教育创新的时代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实验区,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其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随着新世纪广东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往的依靠引进某个人才以解决问题、仅以追求教育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如何转变借鉴国际教育经验的方式,探索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以此建构符合广东发展实际的现代教育模式,已成为影响广东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如何建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现代性、复合性、多样性、发展性五大特征。省级电大建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应当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1.树立“师生双主协同”的教学理念。2.建构“'四网结合'”的教学策略。4.建立灵活、高效的程教学.5.开辟方便实用的师生交互途径。6.开展优质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7.选用切合实际的远程教学方法。8.实行切实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旨在以改革精神,建构现代远程条件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基于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结合开放教育在内蒙古地区的实践,提出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性框架。这个框架突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大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以实事求是、注重发展、人关怀、科学可行为自己的追求,为试点项目的深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揭示学校心理教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再制与建构,认为这主要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使然。自觉引导学校心理教育过程中的文化建构,是当代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与人文精神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的特质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社会文明的人文进步。其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的更高要求 ,是教育的人文精神升华 ;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应于信息时代的人的创造物 ,应透视其先进特性支持主体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 ,更自然地建构主体的人的本质意义 ,自觉能动地创造现代教育技术的育人环境 ,促进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 ,整合、平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并以人文精神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 ,指导其进行适合人的规律的科学实践 ,从而达到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教育技术三者相互促进的更高的人文境界。  相似文献   

14.
建构网络心理教育范式,既是心理教育理论建设与创新的需要,又是心理教育范式与时俱进的要求。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是:搭建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理论根基,树立现代网络心理教育的理念,建设网络心理教育世界的“科学共同体”和建设网络心理教育资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主张,是以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理念指导方向,引领行动。教育理念的建构和推广应在教育改革中处于优先地位,但当前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探讨却大多聚集于现实问题的当下解决,对教育理念建构的意义与价值关注不足。面对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以及诸多倡导强化技术教育的探讨,本文另拓新思,探讨现代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教育模式是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教育理论应用于心理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粱。本探讨了心理教育模式建构及其整合的一般学理,归纳了国内心理教育探索中逐步显现的整合模式,提出建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认为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需要不断超越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市重点中学,我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广州市一直享有很好的声誉。然而,要适应21世纪的现代化教育要求,要顺利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普通重点高中行列,仍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的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思想,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与现代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我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因此,我校从1997年3月开始,提出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索(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在主体性教育试验的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业面临着传统教师角色与现代教师角色的压力与挑战。在建构现代教育中,高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需要在继承传统教育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形成新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逻辑学的性质、对象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逻辑学是应用教育逻辑学(教学逻辑)和教育应用逻辑学(教育用逻辑)二者的综合。前者以现代逻辑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建构起可以运算(演算)的、自圆的逻辑系统。后者是关于逻辑学知识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从哲学逻辑角度,依据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模态词项建构起可运演的、描述教学规律的逻辑系统;二是各门学科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所促成的逻辑层面的教育教学原理、技术与方法。教育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形式化方法与非形式化方法的综合运用,公理化方法和自然演绎方法,逻辑语言学方法,逻辑哲学方法,数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