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大规模持续流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二代应运而生。农二代有四种情形:留守子女、"准单亲"子女、进城子女、流动子女。其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和障碍,农二代家庭教育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亲子教育被削弱或消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以西部某市数县为研究样本,对中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广泛调查,讨论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管理四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的障碍,并从家校合作理念,家校合作模式,家校合作政策法规,家校合作组织结构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探讨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家校合作”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有关教与学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儿童的成长有赖于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支持和关怀,二者共同肩负教育儿童使之社会化的责任。美国学者Davics主张从目的角度把家校合作活动分为: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和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四类。家校合作模式是新课标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的一种反映,该种模式关注学生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试图寻找家庭与学校间合作的障碍与可能,寻找不同家庭背景对于儿童成长的优劣势,并在其中获得共通的可达到的家校双方的理解,最终达成协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流动形式逐渐从个人流动转变为举家随迁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以珠江三角洲Z市两所小学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民工家长参与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校、农民工家长和随迁子女三个层面的访谈资料,提炼出家庭辅导、亲子沟通和家校合作这三大研究维度;再分析这三大维度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该问题的对策建议,分别是:第一,提升家长参与教育层次;第二,购买非政府组织服务;第三,丰富服务型救助;第四,辅导随迁子女。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体,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与问题。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边关系主体间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志刚 《班主任》2005,(4):38-40
一、家校合作中的新矛盾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矛盾: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眼神,是青少年成长不可缺少的关键港湾。它与学校教育联姻,构建"家校合作"体系,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阶梯,是广大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及协助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窗口。近年来,学校的教育对象与其家庭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富贵子女、独生子女比例逐年上升。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现与同行交流。一、科学管理,重视建设"家校合作"的高效运转机制(一)理念引领,合作关系再更新"家校合作"工作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思路,直接影响着家长学校的目标达成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要落  相似文献   

8.
周庆 《辅导员》2013,(12):27+25
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眼神,是青少年成长不可缺少的关键港湾。它与学校教育联姻,构建"家校合作"体系,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阶梯,是广大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及协助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窗口。近年来,学校的教育对象与其家庭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富贵子女、独生子女比例逐年上升。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现与同行交流。一、科学管理,重视建设"家校合作"的高效运转机制(一)理念引领,合作关系再更新"家校合作"工作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思路,直接影响着家长学校的目标达成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要落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职教育存在一些特殊因素,使"家校合作"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西部地区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明显制约西部地区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共育"机制的建构,作者以《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建构》为课题,从引言入手,对特殊教育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的目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家校合作共育"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探究了特殊教育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家校合作政策在我国经历了初步萌芽、正式推进、规范提升与战略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与要求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了从服务学校建设的功利性作用到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性价值的转变,家长角色从"配合学校"向"与校协同"转变,家庭教育从私人领域向公共事务转变,家校合作从零散的要求向制度化建设转变等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从实现稳定、公平、科学、有效的"教育善治"角度提出下一阶段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野"和"庙堂"隐喻两种不同的场域:在物理层面,前者象征农村生活空间,而后者象征城市生活空间;在制度层面,前者象征社会结构的下层,而后者象征社会结构的中上层。从乡野到庙堂的穿越,既是物理空间的迁移,也是社会阶层的流动。陪读作为农村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借由物理空间的迁移而期望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然而,陪读虽然将农村子弟从乡土空间转移到城镇空间当中,但由于农村家长可能依然延续其既有的文化惯性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因而陪读这一行为本身在助力农村子女的学业成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多元竞争的新情境下,农村家庭需再造其教育观念,超越单一化的教育投入,而从更多元的内容中拓展其子女的教育。学校与农村家庭之间需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以促进学校中的文化形态与教育理念迁移到农村家庭当中。此外,应挖掘乡村空间中有教育意义的元素,以拓展学校的教育边界和教育内容,从而助益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隔阂,实现城乡教育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社会参与,尤其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家校合作的内涵,对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青春期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并设立三个主要目标.基于起始年级家校实践活动,以"家校合力,赋能学法"主题活动具体实例阐释了活动的程序、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家校合作是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主导家校合作,调动家庭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共同发展,助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家校结合主要是指在子女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家长可能与学校发生的一切互动行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家校合作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都十分重视。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家校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家校结合全方位教育孩子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进城务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学习养成教育,提倡学校教育中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创设情感互动教学,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特别是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呵护这些"流动的花朵",让他们也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人们开始寻求新型家校合作方式以弥补传统家校合作的不足。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条新的合作互动途径。本文在分析家校合作内涵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人们开始寻求新型家校合作方式以弥补传统家校合作的不足。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条新的合作互动途径。本文在分析家校合作内涵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教师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也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本文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做了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谐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等三个方面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做了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从三个方面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协调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