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娟 《国际新闻界》2012,(6):108-113
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农村类报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改革开放前,农村类报纸是作为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的;改革使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分化阶段,农村类报纸的角色随之表现为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直至"断裂"阶段,农村类报纸被整体边缘化;新世纪,农村类报纸作为"利益主体"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为谋求自身发展各自做出不同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读者成为报纸受众一族.随之而来的是诸如"乡村文化"之类的内容成为众多报纸,尤其是农民报以及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等涉农类报纸副刊发展的方向.涉农类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读者的文化生活,但相对于比较匮乏的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来说,涉农类报纸副刊的内容设置更应该着眼于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锋  曹英群 《今传媒》2007,(11):22-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报纸发行曾取得了辉煌业绩,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省(市)委机关报纷纷创办农村类报,大多数报纸发行量达到50万份,不少农村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份,并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报纸发行量快速滑坡,近半数农民报停办或改办其他报纸,与城市都市报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4.
据《全国农村报刊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的统计,目前我国出版的2000余种报纸中,"三农"类报纸,包括综合和专业类,共有61种,仅占全国报纸的3.17%。如果仅是农村报、农民报,也就是17种,占全国报纸比重的1%。与农民占全国人口70%~80%这一比重相比,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心愿、视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与此相比,报纸的农村市场并没有呈现出可喜的变化,甚至报纸读者在农村正在流失、萎缩。农村不需要报纸了吗?当然不是。涉农报纸仍在苦苦支撑,都市类报纸虽然意识到了农村市场之大,但并没花费大的心力去做,报纸还没有真正打进农村市场。究其原因,就是农村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读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据测算,未来11年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5%的世界平均水平,将有2.5亿农村人口变成市民。单是这部分人,就是一个潜在的庞大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6.
目前,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当数都市类报纸.都市类报纸的发行区间以城区为主、内容多以市民关注的热点为主.其实,<鲁中晨报>作为鲁中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在内容上并不排斥农村题材的重要新闻,很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报道还被着重处理.在2010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晚报生活类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7件,笔者采写的消息<提前十年完成新农保全覆盖>获一等奖,这也是所有获奖作品中唯一一个农村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角度可以将我国都市类报纸分为两类:一类是领先型报纸,是指一个城市占据市场竞争力第一的报纸;第二类是追赶型报纸,是竞争力第一位之后的报纸,这类报纸处于相对弱势,数量众多,少的一个城市有两三张,多的一个城市有五六张或者更多.追赶型报纸由于数量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寻求突破的动力大,实际上是我国报业最具有变革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农村类报纸为坚守和拓展市场,将“服务性、指导性、可读性”并重的办报方针进行延伸,相继推出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栏目与活动。作为安徽日报农村版《农业周刊》编辑,我认为,互动服务是农村类报纸践行新闻“三贴近”的生动体现,是提高报纸亲和力和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村类报纸应把互动服务作为一种不变理念长期坚守。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媒体里面,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农民报一直都处于弱势位置,同类报纸虽还没有城市类、生活类报纸竞争那么残酷,但经营尤其困难,广告客户很少主动上门,广告创收徘徊不前,甚至连年下滑,有的已难以为继.可以说农民报能过上"好日子"的很少,更多的是无奈、无力.面对农村这个大市场,农民报难道真的没有大作为?这种状态还要延续多久?农民报何去何从?这是困惑农民报人的一个"情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农村类报纸为坚守和拓展市场,将“服务性、指导性、可读性”并重的办报方针进行延伸,相继推出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栏目与活动。笔者通过对自身及兄弟报刊如《河北农民报》、湖北《农村新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山东《农村大众》、黑龙江《农村报》等综合分析认为,互动服务是农村类报纸践行新闻“三贴近”的生动体现,是提高报纸亲和力和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村类报纸应把互动服务作为一种品牌栏目长期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出版的1926种各类报纸中,党委机关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3%;都市类报纸(含晚报)285种,占15%。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我国报纸的第二大门类。①在这些都市类报纸中,由党委机关报或党报集团创办的都市报又占了绝大多数。都市报正在或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2.
王丽风 《青年记者》2016,(26):42-43
“三农”类报纸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运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办好“三农”类报纸,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新闻的现状及成因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三农”类报纸近50余种,但是,“三农”类新闻稿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高、缺少原创作品和精品的问题.具体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照片、厚报纸已成为大多数都市类报纸的主要特征,摄影报道被越来越多的都市类报纸用作提升报纸市场竞争力、应对激烈的报业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半岛晨报>为例,从新闻摄影的新闻性、贴近性、形象性和故事性方面阐述都市类报纸如何提高新闻摄影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2,(9):9
本刊讯为了维护我省城市类报纸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城市类报纸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8月2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都市快报等全省21家报社在杭州共同签署了&lt;浙江省城市类报纸弘扬主旋律拒绝低俗自律公约&gt;,以促进我省城市类报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建设 《青年记者》2016,(20):40-41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纸媒面临空前的挑战.尤其是面向市场的报纸,出现了人才流失、发行量减少、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纸媒中,涉农类报纸(以下称“农报”)全国只有三四十家(包括省级党报的农村版、农村报、农民报以及部分面向“三农”的科技类报纸).这类报纸由于体量较小,影响不大,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弱.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多家“农报”陷入发展困局,徘徊在亏损的边缘.如何转型发展成为“农报”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米厚民 《新闻采编》2010,(2):17-18,22
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农村类报刊迅速打开上升通道,发展势头良好,发行量企稳回升,停办的农村报纸相继复刊,有些被纳入党报发行序列。同时,报纸质量、广告经营和社会影响力都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导致卫生类报纸经营困难的几大因素及应对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三农类新闻报道对促进农村文明和谐发展,提升道德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当前我国报纸媒介在该层面的报道仍旧处在探索发展时期,因此,本文由报纸三农类新闻报道视角的选取展开进一步研究。对优化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吸引农村大众积极阅读,有效的解读现代农村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开创良好的社会新闻舆论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晚报以及其他都市类报纸发展迅速,而且承载的信息量也由于不断增版、扩版而逐年加大。但是,从报纸的内容来看,这些报纸眷顾农村的甚少,绝大部分面向都市,有的甚至农村方面的内容基本为空白。从涉及农村方面的内容来看,也大多是一些奇闻轶事。  相似文献   

20.
赵维康 《东南传播》2013,(12):63-65
在都市类报纸繁荣发展之时,同质化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怎样能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报纸的独特个性的版面设计就成为了竞争的重点和核心.都市类报纸运用灵活的版面设计,独具特色的版面风格,牢牢地锁住了读者的眼球.本文通过对报纸版面风格的演变、版面设计对视觉传播效果的作用以及都市类报纸版面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来说明版面风格特色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和所起的作用,并了解当代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日后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