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时,你是奉行"永远要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的策略?还是坚持"话到嘴边留半句"的做法?父母的夸奖对孩子的成长是推波助澜还是会让他止步不前?什么样的夸奖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都说夸奖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所以我经常夸奖我家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太能干了!""你真了不起!""你太聪明了!"……用尽了我所能想到的词汇来使劲夸他。每次我夸他时,  相似文献   

2.
“这孩子真漂亮!”“您的孩子真聪明!…瞧这孩子多听话!”……当人们这样夸奖孩子时,很多父母把这视为客套而敷衍过去,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交往角色,因而忽视了这种“客套”和“敷衍”对孩子的影响。儿童非常希望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由此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但儿童在接受成人的评价信息时,很少能理解其真实含义,不能区分哪些是真实的评价,哪些只是客  相似文献   

3.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4.
褒奖孩子,应注意言辞适中。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例如,被夸为“小机灵”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必须获胜,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或者相反,使他得意忘形,目无他人。而被誉为“小数学家”的孩子,可能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爱好艺术的情趣,甚至有可能会钻牛角尖,深深陷入虚幻的冥思苦想之中。对孩子的天赋要有洞察力。你觉察出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可多多鼓励他,而不要过分抬高他,鼓励比过分抬高要有益得多。比如对孩子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就比说“你是个  相似文献   

5.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不错,但是,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受到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结果会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6.
天使安迪     
给爸爸妈妈的话在一些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他们向孩子灌输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和“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6,(1)
“表扬”和“夸奖”对于孩子,就像阳光对于小草一样重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他们的做法刚好相反:总希望孩子成为谦虚谨慎、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就不断地在孩子身卜挑缺点、找毛病,以发现孩子的不足。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应该把夸奖提升为一种观念,因为这是所有教育方法之中最简单、最科学的办法。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格达德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定仪,他首先用这种仪器对一些感到疲劳的孩子进行了测试。然后对这些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结果发现疲劳程度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不断攀升,父母的角色发生了某些变化,父母本应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现在却更像一个关注孩子学习的教师。大多数父母的职业与教孩子学习学校的课本知识无关,所以他们大都是勉为其难地做着这项工作,而把自己应当做也擅长做的工作丢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应做的是与“人”有关的工作。本期杂志在这方面聚焦了几个视点。视点一: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让孩子做个好人。做个“好人”听起来有些空泛,但是《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家训中的“仁爱”教化》一文介绍的郑板桥的做法却不是那么玄。他指出,对孩子教育的核心是养…  相似文献   

11.
历代成功有为之士最基本的秘笈当属自信与自强。作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希望应是不求成家、但求有为,为孩子纳一双“有为”所需的“自信之鞋”,让他们穿在脚上,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更自信地迈出勇敢坚定踏实有力的脚步。“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父母应常对孩子如是说。孩子的自信需要家长的信任鼓励和鞭策指导,以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潜能。女儿4岁时,在鼓励、征求意见的前提下,我首先让她到离家较近的奶奶家办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让她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去修鞋,到小卖部买简单的东西……女儿都按要…  相似文献   

12.
走过坎坷人生和取得成功都需要坚定的信心,那么信心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父母、老师有效的夸奖和鼓励,夸奖和鼓励是滋养孩子的精神营养。孩子的天赋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及时加以夸奖,孩子的潜能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一、“夸”,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许多父母教育孩子总是注重各种知识的灌输,其实这是非常短见的做法。我们不是不要孩子掌握知识,而是不主张只把孩子学到知识作为目的,主张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手段,通过这些过程和手段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想象能力表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骑板凳…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要有健壮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但不少家庭对孩子体格健康非常关心,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往往重视不够,甚至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违背儿童心理发育的规律,导致孩子心理异常,成为“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4.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5.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6.
戴红 《宁夏教育》2009,(6):78-78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赞美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技巧。 1.坚持原则。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赞美,使孩子养成是非不分、骄横跋扈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7.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父母可能会问:“难道对孩子还要隐瞒什么吗?为什么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他呢?”父母不要过早地让那些不为孩子理解的真相使他变得不再天真,不要武断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用刻板的教条束缚住孩子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责任。奇奇  相似文献   

18.
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夸奖,对于孩子而言是种鼓励,但有时候,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孩子周围的人所给予的赞美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往往也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好动力。年长的亲属父母可借着家里年长亲属,传达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直接受到赞美当然令人高兴,但是如果孩子由其他长辈的口中得到:“你爸爸妈妈跟我  相似文献   

19.
要使孩子更聪明,家长就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列举了10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训练方法,家长们不妨选择其中的几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续编故事结局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有意不将故事讲完,而让孩子自己续编故事结局。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的余地,因为故事的有趣性,孩子会乐于积极地开动脑筋。看图改正错误家长可以随手画一张与常识相背的图给孩子看,让孩子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把对的画上去,最后别忘了问一声“为什么爸爸(或妈妈)画错了,错在哪里?”鼓励孩子幻想父母要经常带…  相似文献   

20.
时下,诸如"真聪明"、"真棒"之类的夸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当作口头禅一样来表扬自己的孩子。父母当然是希望这样的夸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快乐、更自信,他们也确实看到了孩子在听到夸奖之后喜笑颜开或欢呼雀跃的样子,这个时候父母们也就更加深信这些夸奖获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然而,父母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夸孩子"聪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