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梳理了自1944年至今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翻译、自1939年至今老舍及其作品在美国的研究,并在与国内同时期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由于受到文学和超文学因素的影响,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由与国内研究不谋而合,到"反动",再到互动互补的过程.作者还对伊文金改写<骆驼祥子>和<离婚>,老舍几次改写<骆驼祥子>等现象给出了个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杰出的悲剧性小说.带着鲜明农民气质的祥子因破产来到北平,梦想着靠自己壮实的身体在城市"作一个独立劳动者",这愿望本身就显示出与环境的不和谐;祥子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使他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显得那么愚蠢、呆笨,不那么"合辙".性格与环境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样子最后的悲剧.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不可忽视的因素.唯其如此,<骆驼祥子>便不仅是揭露与批判,而呈现出丰富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3.
<正>一本长篇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众多角度进行阅读指导,选择哪些重要的内容开展阅读指导课是关键所在。当然,老师还要从长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思考,同时结合学情,慎重地选择指导内容。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如何选择指导内容,从而读出《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骆驼祥子》不仅情节设置精巧别致、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4.
据《天津日报》报道,老舍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妈筹驼祥子》手稿本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骆驼祥子》从1936年开始创作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七十多载的历程。据出版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同它的作者一样,这部作品的手稿也历尽沧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和动荡不安的十年浩劫,手稿虽然得已幸存,却又因各种缘故而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5.
谢昭新 《学语文》2005,(4):35-35
《骆驼祥子》初载1936年9月16日至1937年10月1日《宇宙风》第25期至48期。其中文版本有:1939年3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单行本。至1941年4月重版6次。1941年1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于重庆出版。至1949年2月重版11次。1950年5月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校正本。书前附有老舍写的序。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大杂院里的人们》为书名出版节选本。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改本。作者将小说删去了初版本第23章后半部分与第24章的全部。约1万字。  相似文献   

6.
[原著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  相似文献   

7.
<正>一本长篇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众多角度进行阅读指导,选择哪些重要的内容开展阅读指导课是关键所在。当然,老师还要从长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思考,同时结合学情,慎重地选择指导内容。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如何选择指导内容,从而读出《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读过三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每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   我第一次读<骆驼祥子>,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我只是幼稚地对小说的主人公祥子表示同情,对他为了一辆黄包车而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虎妞感到不屑.就因为这样,书还没有读完,就被我丢在一边了.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肤浅极了.……  相似文献   

9.
(日)矶部彰关于<西游记>闽斋堂本的论述,给我国学界介绍了明末的又一种新的百回本<西游记>删节本,甚为难得.但文中论及该本的"祖本"即杨闽斋本和李评本二种底本中究竟以谁为主,尚可商榷;且论者未及对全书作必要的校勘,从作为校勘的五回(或六回)中所选例子,也不够典型,甚或有错.因此,闽斋堂本究竟是怎样一部<西游记>早期删节本,版本特点如何,尚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和用法颇多争议,本文赞成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叫做判断动词,并根据"是"后面构成成分性质的不同,把<骆驼祥子>中所有作为判断动词的用例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