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以《雨巷》一诗风靡全国。以前的戴望舒传记有北塔所著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传》和王文彬所著的《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  相似文献   

2.
1928年,年仅23岁的戴望舒以一首脸炙人口的《雨巷》横扫20年代中国现代派沉闷怪异的诗风,奠定了他日后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代表的地位。《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相似文献   

3.
李志平 《山东教育》2012,(Z2):65-66
曾经无数次痴迷于戴望舒的《雨巷》,那个凄清寂寥的雨巷,那泛黄的油纸伞,那丁香般美丽纯洁、忧郁伤怀的姑娘,感染了无数学子。如今身为教师,再次诵读仍心潮澎湃,总觉得这么优美的诗歌,讲起来真是言有尽而意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以《雨巷》一诗风靡全国。以前的戴望舒传记有北塔所著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传》和王文彬所著的《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两本传记,2007年5月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祟文书局出版的刘保昌先生的新著《戴望舒传》,将戴望舒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发行,一方面体现了文艺研究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5.
知道戴望舒是在高一,走近戴望舒是在高二,这样一个进程中,没有桥梁,有的只是他的一首《雨巷》。我想,我很想,如果可以,我也试着写一写我的“雨巷”,而事实上,我根本没有雨巷,更没有雨巷让我漫步其中,让我从容地品尝我的忧伤。《雨巷》写得很轻柔,很凄婉,很清幽,也很隽秀,甚至有些缥缈。诗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正是对我落寞情怀的另一种表达,与我心中那根不安份的琴弦产生着希望中的那种共鸣。尽管如此,我却与戴望舒有着极大的不同。说是共鸣,只因为他有一首符合我目前心境的《雨巷》,它有着我一直喜欢的那种韵调,更有…  相似文献   

6.
翻开戴望舒的<雨巷>,总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扑面而来,那朦胧的雨,凄迷的雨,飘忽的雨,在书页间翻飞着,飘洒着,氤氲着……仿佛掠过八十年的岁月风尘.依然淋在你的身上,洒在你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戴望舒  相似文献   

8.
戴望舒是“五四”以后中国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还翻译过象征派大师波德莱尔、魏尔伦等的诗作。《雨巷》成功的第一要素,无疑在于诗人对象征派注重象征和暗示手法的炉火纯青的运用所营造出  相似文献   

9.
《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诗通过对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本文说说该文的说课稿。  相似文献   

10.
王淑红 《语文天地》2012,(11):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读了十首现代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题目叫《雨巷》,是戴望舒写的。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我想,大概就因为他写了这首诗,才得到这个称呼的吧。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读到戴望舒的《雨巷》,觉得这真是一种朦胧之美,字里行间透着青春的忧伤和哀怨。此时的夜很静,静得我能够听到自己轻微的呼吸,因为这时已是凌晨。我拿起厚厚的读本,倾心地朗读它,想走进这朦胧的雨巷,让自己的想象跨越到千里之外的浙江。那是戴先生的故乡。我要"撑着油伞,走在那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去认识那位在雨中哀怨又彷徨的丁香姑娘。  相似文献   

13.
走出雨巷     
我昕到淅沥沥的雨声,那是因为我看到了《雨巷》。从第一眼到最后一眼都是伤,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笔下的世界。在读这首诗之前,从来不知。一首诗也能写成这样令人无言的愁,没有真正的惆怅在心头,是不可能作出的。于是,我走进他的伤。油纸伞,这本来单调的东西,在这悠长悠长、不见尽头的雨巷出现,那是多么冷漠。不是倾盆大雨,也非毛毛细雨.只是滴在伞上,有低沉响声的雨。“滴滴嗒嗒……”窄窄的雨巷,全部被青硬的大石块包围。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象征派诗人,主要作品有《雨巷》、《寻梦者》、《我的记忆》等。《雨巷》是其代表作,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这一美誉。戴望舒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短诗,却在当时的诗坛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意蕴。就如同这雨中逢着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一样,神秘、哀婉又凄凉。《雨巷》结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底蕴,又不忘收...  相似文献   

15.
闲人 《语文新圃》2009,(11):6-7
熟悉《雨巷》,近乎“烂熟”于胸。原委不仅在于喜欢这首诗;更在于作者是我挚友执事之杭州第十中学的校友。戴望舒历来是朋友学校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雨巷》除具有“丁香情结”、“雨巷情结”,还蕴涵“邂逅情结”。它既联通古今文人的心理期待,又隐含诗人当时的情感纠结,还激活当今读者的生命想象。“邂逅情结”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存在境遇,是戴望舒自我安慰的理想投射。究其本质,他走不出自己心灵的雨巷。  相似文献   

17.
翻开戴望舒的《雨巷》,总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扑面而来,那朦胧的雨、凄迷的雨、飘忽的雨,在书页间翻飞着、飘洒着、氤氲着……仿佛掠过八十年的岁月风尘,依然淋在你的身上,洒在你的心尖。  相似文献   

18.
黄静 《考试周刊》2007,(1):73-74
戴望舒以一首《雨巷》而蜚声文坛,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其诗作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别具特色,体现了丰富的、多侧面的特点。本文力图从落寞者、痴情者、寻梦者、爱国者、守护者五个方面对戴望舒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诗意地栖居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暖暖的春风里。空气中尽是幽幽的香气,那些无比珍惜的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交织成诗意的栖居。总喜欢在雨季,捧着戴望舒的《雨巷》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20.
《雨巷》是戴望舒诗艺发展初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当时的社会形势比较黑暗。戴望舒心情苦闷,盼望探索新出路.追求诗歌的艺术美。《雨巷》是社会环境的缩影,“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当时苦难民众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