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叙述了在教材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础上,课后从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中选出四个可在课堂上实施的问题,进行分组实验、课堂再探究,学生经过观察现象、对现象的解释与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生物学问题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教师创设葱段“开花”的魔术情境引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葱段为什么会‘开花’?”,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给学生提供黑藻和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植物细胞是否能够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及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植物细胞具有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在探究现象发生原因的过程中重点学习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4.
认知目标: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探究实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该实验当作验证性实验来处理。而笔者设想让学生在两课时(90min)的社团活动时间中进行一次真正的探究,实验材料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的,各种试剂是由教师准备的。学生可以探究不同材料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也可以探究不同试剂对同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为例,就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朱凯 《考试周刊》2014,(38):2-3
本文列举了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探究及应用等方面的常见考点问题,并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艾银东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6-26
水是生命之源 ,生物离不开水。生物需要水 ,归根到底是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需要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 ,也能够失水 ,这个现象大家都知道 ,可谁又能看到这种现象 ?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 ,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植物细胞果真能吸水 ,也能失水吗 ?学生常常半信半疑。为了彻底消除学生的疑惑 ,我应用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连通器的原理等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现象明显 ,液面下降快 ((8mm/分钟 )让…  相似文献   

9.
朱雷 《生物学教学》2006,31(4):40-40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在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是一个经典性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样阐述的: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在这个知识点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一是对“浓度”的含义分辨不清;二是对“浓度差”分辨不清。因此,在做题时发生错误。我认为要改正这些错误,应做好如下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是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教学准备在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实验时,教师需要制订好教学目标,准备好材料用具,精心地设计探究问题,划分好学习小组。此外,教师还应  相似文献   

11.
生物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所列出的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下面通过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实验”对此做一探讨。1 挖掘实验探究点 ,克服思维定势“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教材在讲述这一原理时 ,是从以下演示实验引入的 :用 2个烧杯 ,甲杯装清水 ,乙杯装盐水 ,各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实践为例,论述了如何通过课前合理分组、课堂有效组织和适当拓展、课后进一步提升等四个方面,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探究实验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探究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渗透现象"实验,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条件;利用类比推理法帮助学生构建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通过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88):131-13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是教材中《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节的演示实验。本文尝试将该实验教学组织方式调整为活跃学生思维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探究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三个实验:“卵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观察气孔开闭”,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发生在细胞中的渗透作用;在实验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深度;渗透稳态与平衡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16.
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节为例,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操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原理入手,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使得整个实验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实验结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唐志哲 《四川教育》2023,(12):43-44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设计实验,按照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践能力。本文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教学为例,阐述实验设计流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遵循七大步骤,紧抓课堂主线,完善实验路径,保证课堂有条不紊地推进,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扎实落地。  相似文献   

19.
张鸿亮 《新高考》2007,(9):61-62
一、本实验的课标要求及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安排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建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但5个高中生物必修1版本的教科书对此实验安排有些差异,人教版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的1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20.
对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探究实验,新教材提供紫色的洋葱作为实验材料。洋葱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大液泡,不需染色即可直接观察到由于细胞吸水或失水而引起的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由于洋葱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紫色,对于中学生来说,难以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因为许多学生撕取的洋葱表皮厚薄不均、细胞重叠,只有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