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基础。 1.物质和意识关系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行程问题是令很多小学生望而生畏的难题,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行程问题的特点,并讲解了该问题的解题技巧.在阐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等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例子,以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相对关系作为切入点,探析问题的本质,讲述解题思路和技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图表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行程问题的关键因素,即物体运动的路线、速度、时间和路程等相对关系,加强学生对行程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行程问题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创新意识是从怀疑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其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对于创新学习而言,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中专图书馆面临的几个问题:经费问题、人员问题、图书借阅问题和规模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是深化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人员不足状况和图书借阅问题:二是合理配置资源,充分挖掘图书馆潜力,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和规划规模问题.最后指出,加强中专图书馆的建设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坚持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和普通问题与数学密切相关,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时,通过对这些普遍现象和普通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恰当的逻辑推理等手段抽象为数学问题,找出常量、变量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从而求解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下面就三大球中的数学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现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8.
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若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的要求,则为封闭性题型;若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则为探索、开放性题型.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数学高考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考查形式多变,  相似文献   

9.
崔柳梅 《成才之路》2023,(33):109-112
新课标把培养和增强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问题的能力、独立探索和质疑能力等设为课程目标,教师应立足学情和章节内容设计和实践“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中,在物质变化密码破解及感受化学世界神奇的过程中,学习和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探究实践能力,开发创造思维力。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冉杰  李莉 《地理教育》2023,(9):53-55+60
从问题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通过对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案例的深度剖析,尝试拆解问题链和具体问题的结构,其中问题链解构为情境链、知识链,具体问题解构为目标情节、深解读和链接点。并以解构结果为线索,探索提出问题链的再设计路径,并明确其设计要点,以期降低问题链的设计难度,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问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袁艳华 《中学生物学》2009,25(12):41-4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的提出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精心设计、优化问题,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指导学生开展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哲学范畴之一。“方法”是认识、解决问题的正确的途径与办法。具体转化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认识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确认问题,二是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三是解决问题,评价和运用成果,包括了解情况、分析矛盾、研究对策、总结经验的一个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开学以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按照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湖南省委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第九组组长李凌沙亲临学院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学院党委会成员分工合作,带着问题,纷纷深入教学系(部)和职能处室调研。党委书记方林佑就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副书记、院长冯一粟就建设学习型团队问题,副书记姚海涛就加强干部和师资队伍队伍建设问题,党委委员、副院长袁维坤就加强教学和后勤服务问题,党委委员、副院长汪建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如果我们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三者分开考虑,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可以去问、可以去想或可以去做的事情,提出问题是进一步明确发现的问题以及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问题,有了问题自然需要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无从谈起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依据问题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问题学生学会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影响问题学生的感官和心理,让他们在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从而让问题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净化,就起到了疗救问题学生的作用。美国的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深入理解“问题式教学”的具体内涵,注重问题设计的实质化、科学化、启发化、探究化和情境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渊 《中学生物学》2008,24(4):9-10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设计,使其中包含了要求学生学习解决的问题,并且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线索,从而在注意、兴趣、思维、情感、态度多个方面都吸引或激发学生,为实现有效地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创造地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按照学生数学发现的思维活动的顺序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能否设计出一个个好的问题,并构成一系列好的问题,使学生拾阶而上,步步登高,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不断解决最终导致难点问题的解决.然而,怎样设计好问题,让问题能一直牵引学生前进,并能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兴趣和爱好等得到和谐发展,这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立体几何“动态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其中的动态背景有动点、动直线、动平面、翻折、旋转等,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有轨迹问题、定值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和范围问题,本文通过典例分析,探究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适宜于大学自然学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情境、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