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时存在的误区,就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困扰学生学习的因素等问题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的教与学,始终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和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本文笔者结合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实践的研究和教学体会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举了高中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纠误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
高铭 《物理教师》2009,30(6):27-28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学生对摩擦力感到困难和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理解不深刻,因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现将学生们的常见认识误区归类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就高中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概念易出现的三方面误区谈一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大小以及做功引起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却往往会产生很多误解.一、在探究摩擦力是否存在时出现误区误区1: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什么样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究教学.学生在初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对摩擦力有一定的了解,设计探究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更加顺利地进行.下面我们分五个层次对摩擦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汪大勇 《物理教师》2009,30(7):30-30
本刊高中版2008年第9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摩擦力产生条件的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作者详尽地从理论上阐述了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极具科学性.但在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有几点想法提出来商榷一下.  相似文献   

8.
自读课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课型,它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自读课文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自读课板易走入以下两个误区:把自读课上成了讲读课,或把自读课变形为作业课。应采取有效教学措施,走出自读课的误区,开放自读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客忽视.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普物力学和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摩擦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力求通过典型例题,启发学生思维,弄清概念,释疑解惑,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0.
学习摩擦力时存在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作用效果以及大小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而使学习进入误区,下面列举几例,以期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