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篇是<评塔斯基的'层级论'>(<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的姊妹篇,如果上篇通过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宣判了塔斯基"层级论"的死刑,并使哥德尔的理论也跟着引起我们疑问,那么本篇在两大理论权威之后,略评西方9位专家如何堕进说谎者悖论研究的大误区,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2.
塔斯基宣判“自然(日常)语言”死刑,是因为他发现它内含“矛盾被证”。塔斯基误把自己犯的“矛盾定义”谬误“迁怒”、“归罪”于语言本身,所以塔斯基的“层级论”应被抛弃;哥德尔和塔斯基两者的理论“相通”,自然也会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3.
"千古之谜"的"低调"和"高调"消解 --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假”(Q),要么缺值,要么是假。逻辑派自己向来肯定: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这应该包括由“自涉”产生的假句 P、Q),那么,要用含 P、Q 的论证来证明“矛盾句为真”和“判决日常(自然)语言准死刑”也不能成立。这意味着(从逻辑派的低调标准看),“强化谎者”悖论 Q 已遭消解。再者,“仅是矛盾”大别于“矛盾被证”。从辩证“鹰”派的观点,同时也是逻辑派高调标准的“开明”观点看,“矛盾被证”问题仍然存在! 只有我们指出 Q 犯“复合命题”或“矛盾定义”谬误,“千古之谜”才真正(更彻底地)遭消解!以上的分析可同样适用于“这语句不真”(R)的“超二值谎者”悖论。  相似文献   

4.
在面向自然语言的语义悖论研究中,反对真理分层理论的“反层级论”长期居于主流地位,但也一直受到“强化说谎者悖论”的挑战。格兰兹伯格通过构建“增强型说谎者悖论”表明,反层级论者对强化说谎者悖论的回应是无力的,对于一个真理论本身的反思结果总要由更高层级给出。他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克雷塞尔型反思”的真理分层理论。通过与塔斯基经典层级论比较分析可得,这种新层级论既可回应塔斯基经典层级论面临的困难,又可与经典逻辑相协调,其主要特色是使语境因素体现于量词辖域的转变,这可为语义悖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戴维森从塔斯基的Tx模式出发,得出一种基于经验的"真"理论,即由经验证据确立Tx语句的真实性,进而得出关于彻底解释的意义理论。戴维森的"真"理论不仅改变了塔斯基理论的逻辑性质,而且把塔斯基从意义到真的研究方向倒转过来,变成从真到意义的研究进路。戴维森从塔斯基那里真正继承的是"真"的初始概念,而塔斯基却误把Tx模式当作真之定义。  相似文献   

6.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在高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虽然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但只要选取合适的视角,则并不难理解"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而逻辑悖论能够成为沟通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桥梁,一方面,逻辑悖论的本质是逻辑矛盾;另一方面,逻辑悖论能够体现辩证矛盾的精髓。此外,对逻辑悖论的解决又能够使人类知识得到进步。因而,逻辑悖论对于解决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教学疑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悖论"概念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是一个多义词,表达着多个概念。在日常语言中,"悖论"常常在修辞与逻辑不同层面被使用,在逻辑层面还存在狭义逻辑悖论和广义逻辑悖论之差异;逻辑悖论是一种"理论事实"或"理论状态",但实践领域中的"悖行"或"悖境"也曾使用"悖论"的称谓。悖论有严格和泛化之区别。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自涉"还是"非自涉",只有它们产生假(或矛盾)句时才应被禁止;一个论题是否称为"悖论",要看它的"严肃性(牵动重大、举足轻重)"或"论争性(扑朔迷离、悬疑难决)"而定.这个广义"悖论"属下可有多个狭义.这样,我们首先抛开"自涉"、"悖论"而把"谎者"论题极度简化为"矛盾"论题并消解,最终表明了西方解悖雄师"尽墨"!  相似文献   

9.
道德悖论有理论与实践两种类型。理论型道德悖论是指悖性的道德理论事实或状态,实践型道德悖论是在道德价值实现中出现的悖性事态;理论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逻辑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形式逻辑。实践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现实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尚待探索和创立的实践逻辑。J.Elster对现实矛盾的逻辑研究对探讨实践型道德悖论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中蕴涵的价值悖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教育向善的结果却得出了急功近利的恶果,而道德教育中的悖论符合悖论的特征,但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道德教育悖论属于逻辑矛盾的范畴.研究道德教育悖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杰克.伦敦是一名以矛盾思想而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及现实主义作家,其矛盾思想散见于其各个小说,本文试从叔本华的人生痛苦论来探讨《野性的呼唤》中杰克.伦敦对“超人”理想产生的矛盾心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哲学原理教材都讲“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无条件的” ,这一观点不符合事实 ,不符合辩证法 ,其论证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总是同时存在或同时消失的 ,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斗争性 ,就有同一性 ,二者互相联结 ,形影相随 ,共同构成每一真实存在的矛盾 ,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地位上把二者区分为相对与绝对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关键是要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坚持做到"五个结合",抓好五项机制建设,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工作体系,才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史记》既非舞台戏剧,也不是戏剧剧本,但读之却常常有一种恍如看戏般的感觉。作者很喜欢在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他的故事;营造极富戏剧性的情景,从中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而且,人物的语言也极富戏剧性,对于司马迁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戏剧性笔法”。《史记》的成功及司马迁的文学成就有相当一部分应该归功于这种“戏剧性笔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从唯美的精神追求和奢华的物质追求两方面分析了《天才》的主人公尤金,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小说揭示的是唯美的艺术追求和普通家庭生活的矛盾;以及挥霍性消费影响下的物质追求和艺术追求的矛盾。因此不是旨在描写一个画家的色情故事,或抨击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制度对艺术家的腐蚀。  相似文献   

16.
《史记》既非舞台戏剧,也不是戏剧剧本,但读之却常常有一种恍如看戏般的感觉.作者很喜欢在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他的故事;营造极富戏剧性的情景,从中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而且,人物的语言也极富戏剧性,对于司马迁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戏剧性笔法".《史记》的成功及司马迁的文学成就有相当一部分应该归功于这种"戏剧性笔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绝对相对、一般个别、共性个性是同等级的概念 ,但并非等同的概念。“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与“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两个判断不相容。“总和”论于实践也无益  相似文献   

18.
"新学"浅议     
“新学”是中国近代学术文化的一种新的形态,是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是在中国传统旧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西兼容的新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新学”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启了进步思想之门,同时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马克恩主义哲学教科书中普遍地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是绝对与相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章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只能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转型论的视角认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协调化解矛盾.当前高校内部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构化解矛盾的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