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叫莉薇的漂亮姑娘,但姑娘的父亲表示,由于对马克·吐温的为人不够了解,所以不能答应他的求婚,除非马克·吐温能提供有关证明他品行的材料。后来,马克·吐温果然搞来6位知名人给他证明的材料。这些材料中讲了许多对马克·吐温不利的话,而且对这桩亲事表现得毫无热情。尽管这样,马克·吐温还是把材料交给了莉薇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儿童车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您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但我买车票时还是孩子。”作家与鱼有一个很想成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信给马克·吐温,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信中写道:“听说鱼骨头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你吃了多少鱼?吃的是哪种鱼…  相似文献   

3.
我知道你一定喜欢幽默的老师,对吗?老师每天对着你说这说那,如果他(她)不是个风趣的人,那多叫人腻味。其实不光是老师,我们的朋友,哪怕是个仅有一面之交的人,如果他幽默风趣,我们就会喜欢他。你是这样吗?如果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位叫马克·吐温的作家。先来听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吧!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补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到这样一个问题: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有补于脑。那么可知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的鱼才行。他问:“你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非得吃一条鲸才成。”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经历了从轻快调笑  相似文献   

6.
乘火车     
马克·吐温乘火车到外地去演讲 ,火车开得很慢很慢 ,他十分着急 .查票员走过来问马克·吐温 :“先生 ,你有票吗 ?”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看 .查票员对他看了又看 ,然后对他说 :“我看不出 ,你竟然是个孩子 !”马克·吐温答道 :“我现在不是孩子了 ,但我买这张票的时候 ,还是个孩子 .可见 ,火车开得太慢了 !”乘火车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自述过这样的一则轶事:有一天,马克·吐温到教堂去做礼拜,刚巧当天是由一位外地来的牧师讲道,重点在于募捐。 马克·吐温端坐在台下,仔细聆听着牧师讲述他的教区亟需一笔钱的各项用途。听了五分钟后,马克·吐温深深觉得自己应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让路外国作家马克·吐温一次上街,正好和一个骄横的年轻人碰了个照面。年轻人气势汹汹地说:“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旁边的人看看年轻人,又看看马克·吐温,看这僵局怎么收场。没想到马克·吐温侧身而过,口中只说出两个字:“我让。”马克·吐温走过去了,人群发出了笑声。原来大伙理解了,那两个字是“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的延续,也就是说他给蠢人让路,只是没有把话说明、说透。故事中的双关语含蓄、敏锐,让文章更耐人品味。我们在平常的说话中,时不时就会迸发出好句子,甚至还会有奇思妙语。把这些句子放进文章中,还愁写不出思想…  相似文献   

9.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马克·吐温年轻时立志要成为大商人。于是他用家中所有的钱创办了一个公司,但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就因他的管理不当而倒闭了。马克·吐温并没有放弃,他又从亲友那里借钱,从银行贷款,重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公司又倒闭了。后来马克·吐温又经营过其他几个公司,但也都以失败告终。到马克·吐温40多岁时,他已负债累累。这时他的妻子告诉他:“既然你不善于经商,还是放弃吧。我看你写作方面还有天赋,不如写作吧!”马克·吐温仔细思考后,认为妻子说得对。于是放弃经商开始写作。不久后,一部作品诞…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叽叽咕咕隋喜文1890年,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一行二十来人参加道奇夫人的家宴。不一会儿,就发生了大宴会经常发生的情况:人人都在跟旁边人的谈话,而且在同一时间讲话,慢慢便嗓音越提越高,拼命想叫对方听到。马克·吐温觉得,这象一场骚乱。一...  相似文献   

11.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塑造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儿童形象——汤姆·索耶。汤姆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也是一个梦想家,他是马克·吐温时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提起《汤姆·索耶历险记》或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人们大多知道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杰作。但若议论《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不少人会面面相觑,谈不出什么名堂来。作为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之一,发表于1894年的《傻瓜威尔逊的悲剧》确实没有在文学评论界里获得应有的重视。罗伯特·罗兰特1971年推出了《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发展和构思》。即使在这部专著里;作者对《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一书的评论也欠公允。罗兰特断言:“洛克茜和假汤姆的悲剧情节和傻瓜威尔逊的闹剧情节大相径庭。绝大多数读者认为该书缺少可以把这些  相似文献   

13.
大半个世纪以前,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永远追随大众。”这是幽默作家热爱人民、追求光明的肺腑之言,也是讽刺大师暴露黑暗、歌颂人民的创作源泉。马克·吐温身体力行,到农场去,到江河去,到矿山去,到工厂去,  相似文献   

14.
据说,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他的左眼坏了,花好多钱请人给装了一只假眼。这只假眼装得真好,乍一看,谁也不会认为是假的。于是,这位百万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问道:“你猜得出来吗,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百万富翁万分惊异,说:“你怎么知道的?根据什么?”马克·吐温回答说:“我看,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对笔下的美国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批判和讽刺,使读者通过这一作品了解了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17.
彭秀英 《学子》2003,(12):59-60
马克·吐温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这部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  相似文献   

18.
吃鱼与吃鲸有个很想出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给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这样一封信:“听说鱼骨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您吃了多少鱼?吃的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得吃一对鲸才行!”英国著名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时,曾接到一位作者的信:“上星期您退回了我的一篇小说,我故意将几页稿纸粘在一起,可是您并未把这几页稿纸拆开看过。我认为没有看完之前,就把稿子退给我,这种做法是不好的。”柯南道尔就此回信道:“如果您用早餐时,盘子里放着一个鸡蛋,您为了…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政论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坚强战士,是列宁所说的“最后一批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的进步作家。一、马克·吐温的生平和创作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兰格洪·克莱门斯)于一八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村的一个地方法官的家里,以后全家迁移到密士失比河岸上一个小城。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些黑人朋友,其中一个爱讲故事的丹尼尔大叔就是吐温后来创作  相似文献   

20.
休闲广场     
名人的幽默○李军罗斯福保守秘密罗斯福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任职。有一次,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回答:“当然能。”罗斯福说:“那么,我也能。”接着就再也不开口了。马克·吐温的道歉启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于对国会政客的不满,在一次宴会上说:“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引起议员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马克·吐温予以澄清并道歉。马克·吐温无奈,只好在报上刊登了如下启事:“日前我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