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实现了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分离,一大批以公司、集团、中心等命名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应运而生。这些实体正按照企业化或准企业化的模式进行运作,朝社会化方向迈进。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毕竟是从高校自身行政管理中刚刚脱胎而来,它身上既有企业的特征,又有事业痕迹,既带经营本性,又含教育属性,是一个很不完全的企业,这种企业与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服务保障部门,其实体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很多高校是以后勤集团的形式存在)的人员经费支出是原料成本支出以外最大的支出,人员成本是后勤集团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全国各地高校80%左右都组建了以后勤集团或后勤服务总公司为名称的后勤服务实体,虽然真正已经规范剥离的实体并不多,成为完全独立法人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但总体趋势是高校后勤集团朝着社会化企业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就是摒弃传统的体制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我们这个实体新在哪里? 1.新的定位:脱胎于高校,立足于高校,服务于高校。我校后勤系统从学校规范分离,成立上海交大后勤集团后,遇到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是后勤要从学校行政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摘掉姓“事”的帽子,建立企业实体,改姓“企”,作为一个企业,它要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要求高校后勤服务保持姓“教”特色,“微利保本”。两者似乎格格不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后勤服务实体已与学校规范剥离,已建立了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相对独立的后勤集团.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后勤集团员工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想法,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高校后勤集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为后勤集团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提供了条件。处于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高校后勤集团,不仅继续把高校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且还将服务延伸到了社区,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业务得到了拓展。因此,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监督。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部分高校已成立后勤集团,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服务的质量,但事业体制下财务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后勤集团的发展。为激发集团活力,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后勤集团财务一方面要理顺与校级财务的关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要建立起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和适合后勤实体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后勤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对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后勤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西南交通大学后勤集团不断调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自己的服务管理水平达到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及特色化的要求,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为了提升集团的后勤保障能力,除了加大硬件建设以外,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针对学校后勤具体情况,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融入到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使后勤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西南交大特色.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后勤集团通过服务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具有西南交大特色的,既合理兼顾和保持校园文化的氛围、管理规范、传播、和育人功能,还追求实体企业文化的人文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团队协作观念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通常有小机关、多实体或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托管模式和区域性后勤集团模式等三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坚持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确立后勤法人化地位、服务高校、经济效益兼顾、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及院校主导、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校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具备了一定条件,后勤集团必将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应当进行现代企业形式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说明了财务控制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加强高校后勤集团财务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基本打破,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财、物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机制,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形式多样化的高校后勤保障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就是将现在的后勤集团改变为"能为高校服务、具有社会同等或者更优后勤管理水平的后勤集团",正如被称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其自传中写道:"公司不能保证你的饭碗。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保住饭碗。"而且这样的后勤集团与学校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13.
经过几年的奋斗,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系统都已从学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了出来,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及其领导下的一批后勤服务实体。它们能否稳定、健康、持续地运营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后勤集团(公司)及服务实体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诞生出如后勤集团、总公司等半事半企的企业,由管理到服务,由事业编制到企业化经营,涉及到个人利益分配的调整,高校后勤企业中的共产党员是这场改革的中坚力量,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能给社会化进程注入正能量,本文就比进行了恶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后勤实体,这些实体按照或模拟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管理,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种适应高校办学规律的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也逐渐形成。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实体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管理者的胜任力不足和合格管理者的缺乏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中,笔者就管理的定义以及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技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载体。在后勤系统与高校剥离后,高校与后勤服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以契约方式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已成为现实。我校于一九九九年组建产业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撤销总务处,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进行了企业审批、工商注册登记,实现后勤和学校行政管理相分离。后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并不是把高校后勤推向社会;搞后勤剥离,也不是取消高校后勤.高校后勤服务必须以学校后勤实体为主体,以社会企业服务为补充;学校后勤不能绝对剥离;注册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可以作为学校的二级法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实施绩效考核的具体做法,就如何加强高校后勤企业绩效考核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实施绩效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后勤集团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目前有各类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式在编职工422人.为提高服务质量与保障能力,后勤集团积极探索,于2006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提升后勤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后勤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计划是配置高校后勤资源的主要方式,计划机制和行政干预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形成了明显的不和谐。二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对后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不但不能满足高教发展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成为制约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三是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的管理和运行落后状态,已无法适应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绵阳师范学院后勤集团是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诞生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截至2012年底,绵阳师范学院后勤集团服务对象已达到18000余人。由于服务对象的日益增加,后勤承担的服务保障工作任务也随之增大。截至目前绵阳师范学院后勤集团编制内员工83人,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