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扬弃与继承中与时俱进地实现属性功能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是党组织领导权的延伸,指导整顿党组织建设,实现上传下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监督属性强化,指导下级党组织落实上级党组织具体任务,并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直指腐败问题,逐步成为党内法规认可的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对下级党组织进行全方位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巡视制度成为反腐败的制度利器,政治巡视基本定位确立并不断深化,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中发挥纽带作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由领导制度的辅助安排发展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其根本政治任务始终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根据不同阶段的客观历史条件和中心任务现实需要而设计运行的,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适。这一制度涉及组织结构、人员选拔、履行职责、工作方法和纪律要求等一系列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受革命战争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革命性、战时性和动员性特征。党的巡视工作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内早期巡视制度运行设计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巡视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工作均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巡视制度发展完善。文章就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升巡视工作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巡视监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前代的基础上,汉代巡视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帝王亲自巡视、帝王遣使巡视和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及地方监察机构(包括地方行政长官等)对所属州县巡视等四种类型,从中央到地方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巡视系统。巡视制度起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有利的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以史为鉴,全面总结汉代巡视制度的经验教训,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巡视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和反腐败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较大发展,巡视体系更加规范,巡视范围全覆盖,巡视方式不断创新,在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创新观念,不断完善巡视制度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巡视队伍建设,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合理利用巡视成果,推动巡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巡视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建立了完善的巡视制度,专设司隶校尉一职,对京畿七郡和京师百官进行巡视监察,同时还具有荐举人才、推行教化、劝课农桑等职能,维护了汉代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保证了汉代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监察制度在巩固和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权力监督、惩治腐败、依法治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典自1809年建立了Ombudsman (翁巴其曼)制度即议会监察制度后,此制度为西方多国学习借鉴。比较两国当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异同,有利于我国巡视监察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新事物。它的意义表现在:巡视制度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可以强化党内监督,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它的性质表现在:巡视制度是完善纪检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两大重大举措之一,巡视组的主要职能、任务和权限不同于办案组、考察组和审计组。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可以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巡视组队伍、搞好继承和借鉴、做到"三个结合"、建立"三个机制"等四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在于不断加强党内监督,不断激发巡视巡察制度内生动力,提高执政党能力建设,强化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巡察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效。同时,在其具体落实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如巡视巡察干部对巡视巡察内涵理解不深、组织设置及体制机制不完善、巡视巡察队伍配备与任务要求不匹配、重巡视巡察轻整改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等。新时代,应进一步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整合监督力量、改进方式方法,以科技助推巡视巡察制度运行规范化、智能化,探索巡视巡察干部职业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巡视制度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巡视制度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变迁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功能定位上最终实现由领导方式向党内监督转变。总结研究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化和创新巡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的作用、做法和实践体会三个方面粗浅地探讨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12):192-19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出现了新情况,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解决。开展巡视工作有利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健康成长,可以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有利于上一级党委更加直接地了解下情,了解实情,有的放矢地加强领导。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巡视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总结我国巡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分析和把握今后工作中值得注意和应该加以改善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及其作用与利弊。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现代巡视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走过了摸索阶段、试行阶段与正式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之后,党内监督尤其是党内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党内各方面的建设完善。但是,当前的巡视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如何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党内巡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由建党初期的特派员制度演化而来,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改革开放后,党内巡视制度得以重启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权威性支持,巡视制度的程序化与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巡视的设置机制、关系机制、运行机制和制衡机制,构成了党内巡视制度的基本框架。巡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形式,其组织领导功能强健了党的组织力量,体系输出功能实现了党的政治意志,权力监督功能提升了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5.
明朝巡按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其组织设置、任官办法、巡按方式、巡按内容及立法等体现出当时巡视监察组织地位独立,巡按官员选任高标准、以小监大,监察立法周密细致等特点,给了当今巡视制度要注重立法、严格选人考核、保证巡视独立性、明确巡视内容、扩大监察对象、依靠群众、谨慎赋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代帝王为维护皇权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大多注重官僚体制建设,几千年的监察制度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在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员巡视地方,这就是巡视制度。与这种制度相似,西方国家普遍设立了相关机构,如监察特使、巡视官、督察专员等,并为此颁布了相关法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察特使制度。对中国古代监察巡视制度与国外监察特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制度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巡视制度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在试行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巡视制度作为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具有目标明确、时间集中、方法灵活多样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应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宽巡视范围,建立责任倒查机制,注意将巡视工作的成果转化为实效,搞好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协调配合等.  相似文献   

18.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最直接有力的抓手。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政治巡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以高质量的巡视工作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上立标杆、作表率。  相似文献   

19.
课堂巡视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巡视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师生之间进行互相沟通、合作,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的教师行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巡视的目的、作用不同,选择的巡视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和中国当今共产党巡视制度大都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完善的历史阶段。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不断规范完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和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反腐倡廉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监督地方官员,促其廉洁从政;发现贪腐问题,及时惩恶扬善;防止地方集权,维护政令畅通等方面的作用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然而,由于中国古今国家政权性质的不同,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也有着目的不同、性质不同、效果不同等许多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