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建与毁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有550多年历史。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接处,面对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台高十余米,城台涂朱,辟五券门,中门为皇帝出入,其它四门亦按官品等级规定出入,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世界级文化自然遗产长城横亘于我国北部和中原16个省区,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宏伟工程。始筑于公元前7世纪,总长度超过10万里。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明永乐四年(1406)始建,明清的24代皇帝在此统治达500年。占地72万多平方米,现有3470米...  相似文献   

3.
三、明清时期的文书投递制度明清两代的文书投递制度是在继承元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南京长干塔于明永乐年间重建,成为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作为一座皇家寺院中的宝塔,关于它的记载不断出现在文人笔下。同时,长干塔作为建筑奇观的声名也在清初广传欧洲,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之一。长干塔在明清两代几经损坏和修复,最终于成丰时期毁于太平天国军之手。长干塔在明清两代获得了文人广泛的关注,在文坛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文学意象,反映出晚明清初文士尤其是明遗民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用以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家档案馆,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七月.皇史宬先后收藏过明清两代各朝的实录、圣训、玉碟、<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及经略、大将军印信等.明代皇史宬由司礼监管理;清代由礼部管理,设守尉、守吏,负责守卫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由林申清同志编辑的《明清藏书家印鉴》。已由上海书店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藏书家印鉴的工具书。该书共收明清两代著名藏书家计100人,  相似文献   

7.
林琳 《图书馆学刊》2012,35(4):126-128
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私人藏书史上的繁盛时期,在图书的采选入藏、贮存保护、流通利用等方面,都有一些独到之处。从图书采藏和保存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明清私家藏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明清以来,藏书一直居于我国古代四大收藏的首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明清两代文化史上,几乎每一位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经学家都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9.
肖书铭 《图书馆学刊》2012,(10):109-111
明清时期是福建刻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官府刻书亦得到长足发展。通过文献考证,系统地考察明清两代福建官府刻书的目的、经费来源和校勘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展示明清时期福建官府刻书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0.
潘俊 《四川档案》2014,(4):30-31
<正>"自贡市盐税史馆"坐落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内(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即1736年的西秦会馆,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展厅位于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西大厅,面积150平方米。展厅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3D打印、高清喷绘、树脂发光图表、P4LED等设备和技术。通过盐税史话、封建社会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四大部分的展示,以简练的文字、详实的史料再现了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