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科学把握、正确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体系;必须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系列、多元化的综合德育方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成果。加强对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传统美德的深邃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课程是对学校德育内容一项重大改革,是探索性、创新性的,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5.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跨世纪人才朱若雯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在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这些世代相传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跨世纪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部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力量,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在价值认知、认同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经典文化越来越得到国人的重视,传统美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经典文化土壤,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发展尽为师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教育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人生开端的基础,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讲授传统红文化故事,制作传统红文化饰品,开展尚红文化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其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熏陶和教育,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加以创新,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怎样才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对德育有着天然的叛逆的中学生中进行内化并使之付诸于行动呢?这是我一直研究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一堂传统美德的校本课,来谈一谈我在实践中所得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诠释和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近来频发的校园血案凸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大力弘扬中毕传统美德、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及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并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曲阜师范大学王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培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情感和民族仪礼的总和。中华美德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标...  相似文献   

14.
段家次 《学子》2004,(10):25-25
2004年4月初,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美德是文明的硕果,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我们承袭的民族印记,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传统美德的深邃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课程是对学校德育内容一项重大改革,是探索性、创新性的,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中,中华武术应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根本宗旨,以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为传播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4):F0003-F0003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是实  相似文献   

20.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