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美凤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33-37,32
美国是教育技术领域或学科的发源地,其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一直是中国学界探索教育技术本质的一个参照.[1]那么,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从中形成对教育技术领域或学科更为本质的认识呢?这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为线索,从观念到思维,由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理解到归纳创新等方面,论述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科学创新的精美标本。为狭义相对论的创新教育教学提供启导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为线索,从观念到思维,由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理解到归纳创新等方面,论述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科学创新的精美标本.为狭义相对论的创新教育教学提供启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教师教育改革与研究,形成了交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呈现出一条逐步深化的线索:从观念更新到体制革新再到课程创新.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研究的聚焦点,呈现出一条逐步具体化的线索:从"教学专业化"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又到教师教育的"知识与课程",再到"实践性教学",进而再具体化到"实验课程"与"实验教学".这两个方面交相辉映,凸显出开发实验课程与教学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5.
在原子物理学的教学中,存在两条线索。一条是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按照原子物理学理论从简单到复杂而发展的线索。另一条是与原子物理、量子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相应的历史线索。前者使得学生认识到原子物理理论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后者则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伟大的科学家相关。认真地梳理和挖掘这条线索的内容和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思辨的能力,是课程教学的升华。在原子物理的教学中,对第二条线索的人文教育价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线索是一堂课的灵魂,它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从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尝试从三个维度探索一套确定教学线索的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用一条自然合理的教学线索开展教学是上好数学课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教学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布鲁姆认为,所谓教学线索是指要学生学习什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做些什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研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教育科研的发展史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另一条是工作体系,二者交织,相互作用,日益重要,逐步从民间推动发展为社会事业、国家行为,进而发展为国际合作。同时呈现出教育科研的社会化、国家化、国际化、本土化等特征。我国的教育科研具有雄厚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研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教育科研的发展史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另一条是工作体系,二者交织,相互作用,日益重要,逐步从民间推动发展为社会事业、国家行为,进而发展为国际合作。同时呈现出教育科研的社会化、国家化、国际化、本土化的特征。我国的教育科研具有雄厚的实力。  相似文献   

9.
文论集萃     
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四条线索许子东在《当代作家评论》二○○四年第三期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为题撰文指出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大致有四条发展线索 :第一条线索从陈独秀、鲁迅到茅盾、巴金、丁玲、夏衍、艾青一直到“文革”后文学的“人文精神”提倡 ;第二条线索从鲁迅、周作人 ,经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沈从文、老舍等作家维护、坚守艺术本分、坚持文人道德传统延续至今 ;在第三条发展线索中 ,则有很多人办报 ,或者常为报纸写作 :从包天笑、周瘦鸥、张恨水 ,一直到金庸、倪匡、李碧华 ,这条线索与前二条追求的“救世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现代部分知识线索:1.19世纪未物理学三大发现证明原子是可分可变的,促使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向原子内部深入。对理想黑体辐射等问题的研究迫使人们放弃经典物理传统观念,提出量子论(核心思想是什么?)。本世纪20年代,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承认实物粒子也象光那样具有波粒二象性,促使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建立起来。同时,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大的实验发现,经典电磁理论与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以太风零结果)的矛盾,迫使人们重新认识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从怀疑"同时"的绝对性入手,揭露了前人不敢想的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了有革命意义的相对论时空观,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E=mc~2)被核实验反复证实,同时也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职教育指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的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广义的高职教育指所有类型专科层次高等教育,除狭义的高职教育外,还包括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专科层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本文从办学规模、招生、就业、专业设置等几个方面,探讨北京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狭义)的基本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若干趋势。北京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与举办学校的类型1999年以来,北京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招生和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较1999年分别增长了1.48倍和1.76倍。…  相似文献   

12.
任何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都必须依靠三条支柱,即政治、经济与教育。和谐社会也不会例外,它的构建与发展也离不开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和谐教育这三条支柱。广义的和谐教育是指教育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制度、教育政策、行政管理、经费分配、教学过程、师生考核等方面是否和谐协调;狭义的和谐教育仅指采用什么教育手段去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此,笔者仅就狭义的和谐教育作些论述.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以“电流的热效应”为例,提出ST双螺旋实验教学方法。利用“情境”和“思维”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开展实验教学,以灯具的发展作为情境线索,实验探究作为思维线索,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推动科技发展,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机构十分注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研究,以达到使教育更为社会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储备与竞争更趋激烈。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大学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确定就成为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论题。本文从办学理念的实践性、继承性及创新性出发,认为历史地继承、在创新中求发展是有关办学理念思考的一条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韩彦肖 《文教资料》2011,(9):121-122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验成为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新中国从成立到2000年教育实验的变迁,发现在教育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育实验的自发性、准备与计划性得到增强,教师在教育实验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学生素质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实验的中心目标,等等。正是在这些不断的变迁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EDA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内容是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方法是以实验为中心线索,让学生在实验中从模仿开始逐步学会FPGA/CPLD设计。  相似文献   

17.
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哲学发展有重大影响。《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构成了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环节。这种转变表现为历史辩证法主体线索与客体线索的双重推进,尤其是对主体线索(无产阶级)的理解不再是外在于客体线索的发展,而是负载于其上。同时,马克思对工人的阶级意识与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中的观念形态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也做出了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18.
车广吉  车放 《辅导员》2009,(14):87-87
德育隶属于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那么,德育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德育,都包含着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透视德育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从技术哲学、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论的视角分析技术的涵义和本质,以此为根据确立广义的教育技术定位,并分析教育技术从狭义技术定位到广义技术定位的发展过程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求人的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智慧教育有两个基本层次,即狭义的智慧教育和广义的智慧教育,从狭义的智慧教育到广义的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