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2年5月,教育部、外交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而在2012年暑假,海外游学一路升温。据报道,在美国南加州,截至7月底,来自中国内地的暑期夏令营和游学团人数已超过10万人。游学团的主要成员已从大学生慢慢转向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看似热闹的"游学热"背后,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更理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游学Q&A     
《留学生》2014,(20):42-43
正Q:游学该参加游学团还是自助好呢?A:通常如果是第一次游学会建议跟团,因为团体会有专业领队全程陪同,同学有任何问题可找领队。有过一次经验后,想再次游学就可考虑采用个人游学方式。游学团,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行程中应有合格领队全程照料,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为配合学生,出团时间多为寒假与暑假,时间约为2-4周不等。常见的形式是上午安排语言课程,下午则进行参观活动,在课程结束后通常会安排观光  相似文献   

3.
万玉凤 《辽宁教育》2012,(20):40-42
8月初,就读于北京二中的高一学生小邵结束了为期两周远赴美国的"兴趣探索"之旅。时隔数日,谈及此次行程,他意犹未尽,直呼"震撼"。近年来,在假期中背起行囊出国游学,在青少年学生中日渐成为一种很"潮"的度假方式。每逢暑假,各类"游学夏令营"、"暑期看世界"、"国际游学"项目琳琅满目。记者搜索了一下"游  相似文献   

4.
王渊 《生活教育》2010,(11):92-93
2010年暑假,我有幸成为学校访日游学团成员之一,并随游学团一行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本次访日游学交流的学校是日本静冈县浜松市浜北区鹿玉小学。从学校的环境和设施看,鹿玉小学应该是日本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校。学校并不太大,但校内设施布置显得相当整齐、紧凑,落落大方,让人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5.
疫情之下,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与"云"有关的热词最近在教育界走红,从"云课堂""云备考"到"云面试""云答辩""云就业",疫情之下,当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走向"云端",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云教育"发展的无限想象。无论对于教师、学生还是教育管理者,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6.
远游散记     
如果放在十年前,风靡于欧美学生的"游学"对于中国学子来说也许还是新鲜概念;但如今,中国的许多年轻人已不再对"游学"感到陌生或遥不可及。经过交换这半年的亲身体验,我打心眼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12,(28):61-62
新闻背景近几年的暑假,国内海外游学项目日益"火爆"。各种价格不菲的海外游学团爆满,成了当下家长和孩子追捧的潮流。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则是暗流涌动……(2012年8月1日光明网)统一的T恤衫、统一的背包拉杆箱——随着高考、中考陆续结束,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出发大厅又开始出现往年暑期的场景:全国各地在校中小学生、大学生一批批  相似文献   

8.
游学(Study Abroad),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两千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帮助众弟子增加学识、培养品格、开阔眼界,并将游学过程记载于书,成为后世子孙珍贵的文化遗产。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学生在国外游学期间(一般1~4周),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真正做到了学和游的结合。近十年来,游学本来是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渠道,在中国,却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游学”。旅游业界联手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到国外游学,已成潮流。名校参观交流只是“到此一游”。如此的“中国式游学”,表明了当前中国游学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以及家长对游学的盲目跟风。不过这种潮流,与普通的家庭联姻甚远,不菲的费用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承受得起,只能望洋兴叹,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2013年韩亚客机失事,终于将游学推到了风口浪尖。141名中国籍乘客中,包括70名师生,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团成员。“梦”断旧金山的两名花季女孩是浙江江山中学的学生叶梦圆、王琳佳。人们在悲痛哀悼之余不禁要问:全国尚有多少这样的游学团队即将踏上游程或已人在囧途?师生的安全又应如何保障?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究竟该如何监管和规范?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有必要听听学生以及家长、组织者的心声,为“游学热”注入一支清醒剂!当然,我们依然相信优秀的游学产品应当能够深入当地社区和普通居民的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真正生活在这个英语环境中而不是惊鸿一瞥。另外,除了必要的景点参观以外,展现西方的互动教学模式、体验当地传统的体育活动、参与所入住地区的社区公益活动等多样的游学安排需要有机的组合,只有参加这样的游学团,学生才可以了解语言外的东西,知道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等隐形文化,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真正达到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暑期,我有幸和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及濮阳市油田一小的老师同学们一同参加了"童眼看世界"赴美游学之旅。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眼光打量大洋彼岸的异国风情时,我也从他们和美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中美文化、教育的巨大差异。场景一:作为和美国青少年交流的内容之一,中国的小学生们提前准备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才艺表演。在表演开始之前,一名身着旗袍的小主持人用她那清脆甜美的嗓音朗读了开场白,表达了对这次游学的期待和对中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关于“怎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众多家长热衷讨论的话题,国际游学打着“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以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提高外语交流能力”等旗号,尽管价格不菲,却强有力地吸引着众多家长和学生,而十几天的海外游学,真正能够带给孩子多少收获呢。去年4月24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这份通知,正是基于“随着交流团组人数迅速增加,一些游学团组织管理不善,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时有发生”。但是,韩亚客机事件却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忍,两名花季少女在事故中不幸罹难,让人痛心不已。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学校组织的这种出国游学夏令营一般是不需要严格申请的,学校自行组织,家长同意学生参加即可。对于学生参加游学夏令营的安全,主管部门往往忽视监督,任由学校选择安排,造成了监管上的缺失。此次事故发生后,浙江教育主管部门迅速叫停了出国游学夏令营的相关活动,对辖区内已经在进行的游学夏令营活动进行核查,确保学生安全。但如果在事前就做了相关安全督察工作,可能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今夏,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特别主办了一次有意义的澳洲"插班游学"之旅,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2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2013年6月22日,他们整装待发,踏上了澳洲之路,开始了为期40天的游学生活。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校,到寄宿家庭,再到悉尼歌剧院、唐人街,在这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同欣赏着异国的美丽风景、体验着异国的学校文化,并走进当地人家庭,深切感受当地人的热情,体会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氛围!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区域,突破种种障碍,在陌生的环境迎接着挑战。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澳大利亚,走进这一段奇妙的"插班游学"之旅……  相似文献   

12.
灾难除了天堂没有,任何地方都有。灾难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则无法抗拒。
  韩亚航班失事,江山中学赴美游学团2名学生遇难。这个消息让我们十分悲伤。两个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的95后女生,还未踏上游学美国的彼岸,就与远隔重洋的父母永诀。那痛不欲生的场景让“游学”这个怪胎,以罪魁祸首的面目进入大众聚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徐凌燕 《辅导员》2013,(22):35-35
<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的孩子们好像仍然摆脱不了在压迫下学习的宿命。"累"——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的感触。进入澳洲之旅时,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澳洲的小学生累吗?"进入Pimble(悉尼一所比较优秀的公立小学),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我们澳洲游学团的孩子们一起感受澳洲的教育:早晨9点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只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在快乐中认知,在快乐中感悟,在快乐中实践,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知之"、"好之",更重要的是"乐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快乐学习方法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的构建应当定位于让学生自主发展与实践创新。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着力打造"名人讲座""户外游学""志愿服务"三大特色校本课程,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心窗外世界,投身社会生活,在不断拓展视野的过程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论坛》2013,(Z2):89-89
<正>1.童眼中国文化小使者之旅——走入美国课堂,与美国市长亲密接触,获颁学生大使纪念证书2.澳洲全真课堂游学营——全真课堂体验,入住当地家庭,感受异国生活3.俄罗斯艺术交流之旅——专场艺术表演,与俄罗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零距离交流  相似文献   

17.
1.游学不是出国旅游
  “如果只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去旅游,还不如让孩子报旅行团纯旅游靠谱。”重庆新东方学校刘哲瀚说,参加游学夏令营是一项教育投资,不是简单的旅游消费。游学顾名思义,就包括“游”和“学”两方面,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游”是在固定时间内,感受一个国家最具有代表的自然和人文景色等;“学”就比较宽泛了,不同的游学团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比如学语言、学风俗、增进与异国的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一度在中国是件很快乐的事。从《论语》里师徒间的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中,从学生充满个性的表述间,从师徒相从游学野外的情绪中,我们可以感到那种洋溢着个性,贯穿  相似文献   

19.
细说游学     
《留学生》2014,(20):1-1
正"游学",也叫"修学旅游",最早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马可·波罗游历中国17年、阿倍仲麻吕遣唐留学、诺贝尔游历俄美、达尔文环球考察,这些故事都透露出游学曾是世界各国的一种传统学习教育方式。中国游学出现和形成是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重视经学的汉代,"经学"和"游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社会动荡,民  相似文献   

20.
童年的生命之旅,应该是快乐、健全和灿烂的。作为老师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们的成长,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地学习,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