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已经"和"了1"的隐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其隐现可分为四种情况:1、"已经"必不可少,"了1"可有可无;2、"已经"不可出现;"了1"必须出现;3、"已经"和"了1"可互相替代或共现,但表达的意义有所差别;4、"已经"往往与"了4"或语气词"是"配合出现,"了1"不可出现。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早期习得汉语语言的过程中,和时体有关的词"了"大量出现。然而,在儿童早期的语料中,表示完成体标记的"了1"和表示现实关联性的"了2"的句法位置是重合的,确定早期"了"的性质对认识汉语时体系统的习得至关重要。长期追踪的语料从以下四个方面为确定早期出现的"了"的性质提供了证据:早期语料中和"了"共现的句子的情状类型、语料中的"了"字句的错误类型、典型"了"字句的出现情况和体标记的系统性,这就证明了儿童早期出现的"了"只是表示现实关联的"了2",而不是"了1"和"了2"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3.
从"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相似文献   

4.
"NP+了"表过程,是针对于"VP+了"表完整而言的,二者是相对的,而"完整"和"过程"恰好是两个相对范畴。本文从观察的角度重新分析这些现象,提出了"NP+了"表顺序的观点,同时从认知理论出发,辨析了"VP+了"、"NP+了"、"V着"之间的区别。本文意在阐述"完整"与"过程"是基于观察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对句法意义和句法结构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从表现功能看"了"的隐现动因》中所提及的"为什么"与"了2"以及"刚"与"了2"很难共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分析了存现文中"有"与"了"的共现问题,发现当"有"表达的是静态存在义时,很难与"了"共现;但是表达的是动态出现义时,可以和"了"共现。  相似文献   

6.
吴芸香 《教书育人》2012,(13):59-60
穿越是眼下网络上的"热门"词汇,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今年,我两次执教了人教版第九册17课的《长城》。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被"时尚"了一回,玩了两次"穿越"——从"现代"穿越到了"传统",又从"传统"回归到了"现代"。  相似文献   

7.
眼睛逃跑了     
今天早上,当我还沉醉在"无作业、无考试、无烦恼"的"三无"梦境中时,一阵"河东狮吼"传来了。沉浸在美梦中的爸爸被吵醒了,于是,"公狮"开始向"母狮"发怒":干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啊!""母狮"也不甘示弱地说:"没事我吼什么!我失明了!""公狮"睁开眼睛,可是他也看不见了,他急坏了,也吼道:"怎么搞的?我也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8.
1"学科活动化"的提出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横幅:"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深刻的概括了西方教学的思想,这种"开放式"、"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提倡"活动课"模  相似文献   

9.
"薪""柴""蒸"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汉语中,表"木柴"义的"薪"、"柴"、"蒸"是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阐述了这一组同义词的演变更替过程:"蒸"主要见于先秦文言文,两汉以后使用较少,表"木柴"又多用"薪"、"柴",到了宋以后几乎销声匿迹;而"薪"、"柴"从先秦到明清,在使用数量上经历了"柴"弱"薪"强,"柴"、"薪"混用,"柴"强"薪"弱的过程,直到清末民初"枭"才彻底完成了对"薪"的替换,历时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0.
曹丕不仅提出了"文气"说,促成了"气"由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转化,使文论"气"范畴得以确立,更开历史之先河,创造性地提出了"体气"、"齐气"、"逸气",构建了一系列的气范畴群落,为后世文论"气"范畴的全面泛化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丕文论"气"范畴的泛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提供了一条构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数据结构课程"五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实践教学内容"实例化"、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教学策略"层次化"、实践教学过程"阶段化"、实践教学考核"公开化"的"五化"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员的编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从师范教育伊始,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与丰富四个阶段。当前,立足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审视已有实践教学形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功用、空间与方式,高师院校存在着由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构成的体系,不同的教学形态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事实上,高师院校实践教学运行中政府、社会、高校之间职能分离的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形成实践教学主体共识,优化体制机制,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组方式对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校内课外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从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入手,能加强实践教学,大副度减少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冲突,实践时间长,实践教学环境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梅 《教育研究》2012,(2):129-133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和经验性等问题,还不能适应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质量应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针对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法学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关注法学实践教学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法学实践教学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15.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该校积极构建科学完整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新型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6.
对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倾向,有关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教学所必需的师资和设备设施欠缺。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定位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在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必须就实践教学的地位、目标、形式、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从空间上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比,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的校内实践教学有着组织容易、节约费用等优点,适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广泛采用。校内实践教学形式可以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在搞好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理论教学并适当开展校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检测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构建了"认识实践→模拟实践→生产实践"的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并引入了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促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实践教学有序实施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紧抓三大实践环节,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和完善实践活动机制三方面入手,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实践技能高、创新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