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读导言】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解说: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栏目主持徐永平【自读程序】1…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欣赏小说时,应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和方法,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正确理解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能运用学习记叙文的方法,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小说的线索,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能区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指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往往能透露出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3.
自读导言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2.把握剧情,了解剧本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解说:戏剧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而人物形象又主要是借助人物语言来塑造的,阅读戏剧作品,要学会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要了解戏剧方面的知识,对于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当然更应有所了解。)自读程序1.导入新课。欧洲文艺复兴是怎么回事?这个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他主要有哪些作品?(解说:这一问题,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接触到了,老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通过提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讲…  相似文献   

4.
自读导言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体味人物语言,了解古代白话的特点。2.学习本文,了解文章结构技巧。3.体会作品赞美的精神。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解说:话本小说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样式,需要学生了解它的基本特征。就本文而言,需要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自读程序1.生字生词的识记,相关文化常识的积累。如:风尘、国色天香、萍水相逢、分毫不爽、亵渎、疏、伫、倏、姝、移席问计、在庠、北雍、坐监等及与冯梦龙相关的文…  相似文献   

5.
《哀江南》     
自读导言1.反复吟诵,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准确、形象、生动的戏曲语言,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鉴赏能力。3.认识超现实的联想想像、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解说: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本课是自读课文,学生经过了前两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鉴赏古代戏曲的相关知识,故而本课学习的侧重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通过自主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能力,提高鉴赏水平。)自读程序1.演。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戏曲”。由于本文的…  相似文献   

6.
《边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分析人物形象,体味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2.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学习侧重点体味人性美和人情美,鉴赏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解说: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写于20世纪30年代,小说以湘西偏远的小城为背景,讴歌自然化的人性美,语言风格清新淡远。学生对课文内容可能有隔膜,再加上节选部分篇幅较长,这些都给自读增添了难度。因此自读要求不宜过高。小说最主要的特色在于表现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爱,展示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以应据此确定感知和…  相似文献   

7.
一、考点导析1.考点要求①能理解散文材料多样而主题集中的特点,领会散文的中心思想。②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③能理解剧本中的人物语言,戏剧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剧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④能了解诗歌语言形式的一般特点,初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考查方式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方式以主观题为主,题型一般是简答题或填空题。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外。答…  相似文献   

8.
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是相对于叙述性语言来说的,它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在一部小说中所占比重更大,更能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突出人物形象。描写性语言从早期的简笔勾勒,生硬晦涩逐步完善发展到后来的圆美流转,体现出不同时期中国古代小说语言的发展规律,因此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另外,从描写性语言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也可以使人们从另一个视角来欣赏中国古代小说,深切感受古代汉语的魅力。然而,当前从描写性语言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通过对古代小说中描写性语言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的了解汉语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读导言1.了解文学传记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感受梵高投身艺术创作时的忘我境界和执著精神。3.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解说:梵高曾是画坛上的一个“异数”,他命运多舛,但对艺术却执著一生,有着强大的人格力量。作者写作本文正是为了表现出这一点。为了达到此目的,主要使用了三种方法:一是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二是矛盾冲突;三是虚实结合。)自读程序1.导入。(用实物投影仪投放《吃土豆的人》图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对这幅画的印象)也许有的同学说其人物结构上有某些缺陷,色彩过于昏暗,所…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从细节描写米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简洁传神的语言。 3.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刚。  相似文献   

11.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常识,进而了解科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功能。(2)了解并概括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结构。(3)欣赏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科普文的语言要求。①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②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指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小说的情感,分析小说的人物。但是却往往会忽略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其实如果能深入探究小说的环境描写,则能以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旨,对小说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利用环境描写作者能介绍社会背景,暗示人物心理,反衬人物形象,因此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其实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13.
第一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学习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学习这一单元时应明确以下两个教学重点。1.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欣赏人物形象,应从分析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 2.欣赏小说的语言。欣赏小说的语言,应从语言运用的技巧及其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上的作用等角度切入。[方法点击]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渎渎想想,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巨大描写表现力,品味典范性作品语言所蕴含的理、情、韵,对于培养他们丰富的语感,提高他们对语言表现艺术的欣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输》     
教学目的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习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16.
《隆中对》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解说: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习,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自读程序】一、备读,内引激趣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  相似文献   

17.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文学。”因此。对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应改变过去以背诵为主的教法.注意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文学情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观舞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时.既要引导学生欣赏印度舞蹈艺术之美.品味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作家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自读程序1.默读。(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20.
《芦花荡》是传统名篇,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是欣赏的重点。他的小说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情节,作品中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所以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成三点:①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②理解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③充分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要通过对小说语言的品味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