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流浪的二胡》,完成1-4题。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  相似文献   

2.
流浪的二胡     
<正>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这个精灵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尘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  相似文献   

3.
流浪的二胡     
正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这个精灵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尘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便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亦孕育着一方乐器  相似文献   

4.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相似文献   

5.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相似文献   

6.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  相似文献   

7.
二胡·江南     
想要忘记流浪,却铭记了江南。想要忘记丝竹,却记住了二胡的那一抹忧伤。——题记我是二胡,漂泊似冬雪之夜,幽怨似深秋桂子的二胡。从一开始,我就在流浪,我想忘记流浪,我要有个安稳的家。  相似文献   

8.
二胡·江南     
我是二胡,漂泊似冬雪之夜,幽怨似深秋的桂子。从一开始,我就在流浪,我想忘记流浪,我要有个安稳的家。  相似文献   

9.
文章贵在有理趣,理趣就是文章的思想内蕴,也是文章的灵魂。本文的思想内蕴非常独特。它通过二胡——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浓缩、涵盖了旧中国民间艺人悲苦的命运,凄惨的生活以及江南广大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旧中国老百姓的忍耐和坚忍,奋进和抗争。一把二胡,已不是简单平常的客观物象,而是具有特殊意蕴的审美载体。一把二胡,“是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一种文化的魂魄”。一把二胡,是旧中国劳苦大众命运的主旋律。一把二胡,是旧中国流浪艺人泣血摧心的吟唱。文章思想深刻,感悟独步,内蕴丰厚。且不矫揉。不做作,不矜持,读来令人击节掘腕,激赏不已。  相似文献   

10.
家园如梦     
山珍 《现代语文》2005,(8):16-17
本篇散文温馨醉人,如一弯新月,悬挂于情感的枝头;似一缕微风,抚慰着漂泊者的灵魂.抒写的乡愁同岁月一样幽远绵长.引发读者浓烈的家园情怀。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注定要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停地回望,家园是我们的目光唯一永远不变的方向,对故土家园的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理解和牵挂。岁月如歌,漂泊者不管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故园这一个宁静的港湾.故园的一草一木又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燃烧在灵魂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11.
我也喜欢江南的雨,说不出确切的理由, 只是觉得,这雨,就像江南婀娜多姿的女子,如 烟似梦……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似幻似梦,为 江南披上了一层神 秘的面纱。 雨中的江南最 有味道。江南水乡最 好是在雨天去,才能 感受得彻底。那些古  相似文献   

12.
点评:小作者用清新隽永的笔触,状写了在欣赏前人作品中的独特感悟。分享音乐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的话题,但作者却能由音乐中感受的“青石小弄台门深,鸟瓦粉檐廊棚长”的江南情致感受到简单符号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于是低吟浅唱中古文明的熏风便扑面而来了,于是二胡与江南,二胡与烟雨,二胡与扁舟都尽现于眼底,于是伤春悲秋的愁怀、亡国之君的悔恨都倾注心头,然后心灵变得敏感,变得细腻,变得澄澈。诗意的语言和古典的情韵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拉弦乐器之一,对戏曲音乐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近百年来,风格鲜明的二胡音乐作品常常运用戏曲元素进行创作,不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民族性,也实现了对二胡音乐"声腔化"的探索。二胡曲《江南春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老师和江苏籍作曲家马禧林老师根据苏南地区民歌创作而成,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画卷,它的创作吸收了江南丝竹音乐文化,奠定了二胡江南音乐风格作品发展的基础。以《江南春色》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  相似文献   

14.
走过江南     
喜欢江南烟雨蒙蒙的水乡,喜欢二胡幽怨缠绵的低弦,总觉得江南与二胡是分不开的,都有一种湿漉漉的哀伤,江南与二胡该是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缘吧!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9,(1)
初拿二胡,似有千斤重!学会拉二胡谈何容易!但是天下难不倒有毅力有信心之人。拉二胡是这样,干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小学的王悦童同学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一文便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6.
沧桑     
有一种情怀,萧瑟如古道渐凉的西风,凄美似秋日欲颓的残阳;有一种感觉,惆怅如暗夜流落的冷雨,幽怨似荒园飘零的落花;有一种美丽,它永远注定是一种在时光打磨和世事变迁中潜滋暗长的感伤——沧桑,落寞而美丽的沧桑。沧桑不是烟雨江南的水村山郭,不是杏花三月的暖风斜阳。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中弥漫的熏人气息里催生不了沧桑所绽放的花朵;而同样,杏花雨,芳草地,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缭绕的妩媚风情也牵绊不住沧桑漂泊的脚步。沧桑在天涯明月所洒下的冷辉中,在云梦大泽的深处,在荒漠驼铃的摇荡间和玉门寒笳的凄切声里。一幢在荒野中耸立的…  相似文献   

17.
沧桑     
作者独白:天秤座。像女孩但不是女孩,喜欢在阳光下听花朵绽放的声音;喜欢在墨香里打捞自己的梦。害怕凋零,害怕疼痛,渴望在角落里安静地生活。虽在多家刊物上画过印记,但从不陶醉。有一种情怀,萧瑟如古道渐凉的西风,凄美似秋日欲颓的残阳;有一种感觉,惆怅如暗夜流落的冷雨,幽怨似荒园飘零的落花;有一种美丽,它永远注定是一种在时光打磨和世事变迁中潜滋暗长的感伤——沧桑,落寞而美丽的沧桑。沧桑不是烟雨江南的水村山郭,不是杏花三月的暖风斜阳。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中弥漫的熏人气息里催生不了沧桑所绽放的花朵;而同样,杏花雨,芳…  相似文献   

18.
在我熟悉的众多老师中,陈老师的口才堪称一流,所有认识陈老师的人提起他的口才,也都众口一词。陈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参政议政中之所以受到各方高度重视,报告、演讲之所以受到热烈称赞,可以说与他的口才是密不可分的。正像有人形容的那样:“他的语言,或出言有序,如更壶滴漏;或滔滔不绝,似江河奔波;或旁敲侧击,如曲径通幽;或不掩不遮,似单刀直入;或妙语连篇,如吐珠唾玉;或句无单出,如芙蓉并蒂;或信口出之,似草木共生。”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或是激情澎湃,让人热血沸腾;或是清冷柔和,好像冬夜之月;或是凄凉幽怨,像那深秋桂子。音乐也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它像是一扇门,打开了我与前人交往的世界。小的时候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是江南人,江南与二胡之间有着一种解不点评:小作者用清新隽永的笔触,状写了在欣赏前人作品中的独特感悟。分享音乐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的话题,但作者却能由音乐中感受的“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的江南情致感受到简单符号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于是低吟浅唱中古文明的熏风便扑面而来了,于是二胡与江南,二胡与烟雨,二胡…  相似文献   

20.
好一个威风凛凛的金风!好一个优哉游哉的精灵豆!生活快活似神仙的精灵豆,阴差阳错地捡到一串神奇的钥匙。这钥匙让精灵豆发生了一连串的改变。课堂上,默写古诗,精灵豆让人大跌眼镜——四首一字不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了!操场上,原本弱不禁风的他,变得力大无穷,如猛虎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