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儿子一家》是名诗人舒婷的一篇散佳作。章描写了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和谐、民主、生意盎然的生活,笔法摇曳,美不胜收。下面就其写作特点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2.
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有人说是展现了一个5岁孩子眼睛中的一家人,有人则认为表现了当代某类知识分子家庭中和谐、民主、兴趣盎然的生活。这些看法都不错,但我以为有点简单、皮相。当我潜心阅读了这篇作品,最深切的感受是,它曲折而含蓄地折射出一个令人感动的母爱主题,是一首关于母爱的诗。这篇视角新颖的散文是由舒婷营造的,但看取生活的视角———眼睛则是儿子的,一个孩子眼睛中的家庭世界。这就构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创作现象,所写的生活必须是儿子能够看到、感到、有兴趣的,叙述口吻也必须是儿子的,作者要尽量把自己的语…  相似文献   

3.
女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以下简称《一家》)选入了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文章以独特的视角 ,活泼的叙述 ,让人结识了诗人全家 :可爱的妈妈、同样可爱的爸爸和生活在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氛围中的“我” ;让人看到了一个中国诗人家庭中彼此活泼泼的深情。中学生一定会喜欢这篇文章 ,而学习后 ,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技巧上的。他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家庭中弥漫的和谐、亲切和以理解为基础的深爱。为帮助老师们教好《一家》 ,我们请诗人为此文写些有关的文字 ,而不久就收到了《临别赠言》(以下简称《赠言》)。这是…  相似文献   

4.
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是一篇超凡脱俗的艺术作品。该文以独特的视角 ,用五岁儿子陈思的眼光观察一家人的生活 ;以童心关照生活 ,童言无忌 ,使人忍俊不禁。细节平淡却情趣横生 ,语言机敏且幽默俏皮。称赞它是“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教师教学用书》)是恰如其分的。读罢《我儿子一家》掩卷沉思 ,发现题目是一个歧义句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不包括舒婷在内的陈思小家庭的生活。二、包括舒婷在内的全家的生活。这种歧义直接造成了人称的混乱 ,即题目中的“我”、作者和散文中的“我”不统一。如果题目中的“我”指作者舒婷…  相似文献   

5.
几种怪视角     
错位的视角舒婷的《我儿子一家》的叙述视角独特新颖,别出心裁。文章不以作者为第一人称,而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有一种人称错位之美。舒婷用孩子的口吻和目光来描绘世界和生活,表达的却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从五岁儿子的视角写妈妈,写妈妈怀孕时反应重,爱看  相似文献   

6.
不再难过     
我一直都在为家庭经济困窘不能让儿子尽情享受童年生活感到难过。 一个春光明媚的双休日,一封来自远方的喜柬让我下定了决心:这次无论多难也要带儿子出门走走,让儿子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到了朋友家,朋友请我们到一家四星级的酒店吃西餐。我和儿子是乡巴佬,西餐  相似文献   

7.
《家长》2009,(4):4-4
日前,一个标题为“为儿子择校的调查:哪所学校的学生的高端家庭背景比较集中?”的帖子出现在大渝网上。发帖者表示,自己的儿子即将在今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他发帖的目的是:对重庆相关名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摸底调查,以便为孩子择校。“小学是儿子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圈子,我给儿子择校,就是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构建一个上流的关系圈子,让儿子赢在起跑线上。”此举一出,立即引来争议。——摘编自《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8.
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有着独特的意味,故被选入初中语文第一册。然而,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文后面说的“人称错位之美”理解有困难;作者为什么以根本就不知道写文章的儿子为第一人称来行文,而不以实际的“我”(作者)为第一人称呢?这样人称错位之后。“美”从何处来呢?  相似文献   

9.
在用人问题上,“大材小用”是屈才,自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在写文章的遣词造句上,“大词小用”则犹如生花的妙笔,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却是值得称道的。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语言活泼、幽默,充满情趣,与作者成功地运用“大词小用”的技法密切相关。现撷例赏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写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文 ,构思立意应在情、趣、理的融合上下功夫。其类型大致有下列三种 :  一、情趣型文章既有真挚的情 ,又有令人轻松愉悦、发出会心一笑的趣。如《金黄的大斗笠》既生动地描写了姐弟之间的手足之情 ,又通过一幅风雨图的描绘 ,传达着生活的欢乐和纯真无邪的童心童趣。当我们读着小男孩脸上那“调皮的笑意” ,听着姐弟俩“嘻嘻”、“咯咯”的欢笑声 ,谁都会被他们欢快的情趣所感染。又如舒婷的《我儿子一家》 ,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叙写故事 ,这种写法本身就充满趣味 ,因为“童言无忌”。文章尽可写妈妈怀孕时反应重 ,好吃…  相似文献   

11.
邓楠 《新读写》2021,(4):63-63
近来我对中国现代诗突然有了兴趣,便照着人名一个个地去查阅他们的作品,北岛、舒婷、海子……在阅读完美丽的《致橡树》后,我对舒婷产生了很大兴趣,因为同为女性,因为同样可以感知隐秘美好。深觉不满足的我便上网查找了舒婷的信息,可词条上却赫然写着"舒婷退出诗坛"。她说:"在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前,我宁愿停止歌唱。"我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深以为然。同为"完美追求者",像舒婷那般"停止歌唱",在我看来,是另一种形式的追求完美。  相似文献   

12.
舒婷是一位悟性极高的诗人,她有着奇特的才情,在她情感的诡波谲浪里,多能幻化出意境别致,感情饱满的诗句。同样,当她写起散文来,也是那样洒脱、那样才情独具。新编入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我儿子一家》,就是这样一篇机智颖异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3.
别人的家     
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一个完满的家庭。父亲开了一家电脑商行,经营得很红火;母亲的歌喉是业余队伍中的专业水平,经常在电视台或各种庆典场合露脸;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谋职,雄心勃勃想成为名律师,并且看上去也很有希望成为名律师;漂亮的女儿是大一学生———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平等民主是这个家庭的风气,欢声笑语是这个家庭的氛围,任何不如意都能在这个家庭里快速消融,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朋友就是全家的朋友———一个快乐的理想家庭。看到他们一家的时候,我忍不住由衷地羡慕和赞美这个家庭。但是有人对我说:知道吗?那个父…  相似文献   

14.
教子三步曲     
编者按:郝麦收同志的教子三步曲,其精神是促其儿子早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迈向独立的人生。这一家教思想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值得倡导。"人之初,先成人"、"自谋职业议市场"这两步曲的具体做法是可以仿效的。"双向自主协议"这一做法,应从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学其精神。不必照搬。应教育子女在成人之后不要再依赖父母;当父母失去劳动能力之后,要赡养父母。我,我妻子,我儿子,构成了倒三角的小家庭。我们是1979年春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是中国第一代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我们是几千万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细胞,也是当代…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在一家教报纸上,曾有人提出问题:“我教儿子不打人,不骂人,可儿子却几次受到别的孩子欺负.儿子问我该怎么办.我无言以对。”我也怀有同样的疑问。并始终未能解决。读了《中华家教》2000年第2期“你说我说”栏的。编者的话”和3篇文章,我心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教孩子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从家庭走向职场,从依赖走向独立。她的这一成功蜕变引起了人们对女性平等、独立爱情观的热议。然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诗人舒婷就有过同样的认识。今天,我的说课内容就是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我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教学设计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特色进行汇报。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24日《京华时报》第10版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为能与儿子经常见面(眉题)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正题)该报道的正题易产生歧义,在“轮流赡养”前应加上“要求”。“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的说法,容易被误认为老太起诉的对象是“儿子轮流赡养”,即老太拒绝儿子轮流赡养,认为“儿子轮流赡养”的方式损害了其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我曾和丈夫约定,给儿子一个温馨的家庭,工作上的事情在单位解决,夫妻间的矛盾私下解决,绝不把情绪带入三编辑方竹玲人之中,让儿子能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真情。学会爱,是我们对儿子的期望。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幽静的校园里散步。儿子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拉着爸爸,走在两人中间,嘴里哼唱着从爷爷那里学来的老掉牙的民谣:“一二一,一二一,跟着爸爸上街里。上街里,进学校,进了学校考第一……”常常逗得我们开怀大笑。但儿子更愿把爸爸妈妈的手扣在一起,他趴在我们的手臂上喊:“啊,坐飞机啦!”这时候的儿子显得特…  相似文献   

19.
一、错位的视角舒婷《儿子一家人》的叙述角度独特新颖,别出心裁。文章不以作者为第一人称,而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有一种人称错位之美。舒婷用孩子的口吻和目光来描绘世界和生活,表达的  相似文献   

20.
风信子 《天津教育》2005,(10):21-23
早就听说,张利海老师家庭负担沉重,家中有两位瘫痪在床的老人,还有一个面临高考的儿子。妻子也是一位中学教师,工作繁忙,张老师更是连年担任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在这样的生活与工作压力下,张老师是不是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沧桑、沉重?带着疑问,我踏入了张利海的办公室,面前的张老师神采奕奕,举止潇洒,常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使人无法将他与沉重的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