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我们在学习文章时要注重读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古诗词时,更应该注重读。要引导学生去读,读出诗词的韵味,读出诗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节早读课。走进教室时.几个学生正在说笑,还有几个坐在位子上发呆,懒懒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就是没有一个学生读书。看看昨晚放学时就为学生布置好的早读作业,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早读的好处不知讲了多少遍,什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啦,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啦,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啦……  相似文献   

3.
一、整体读,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1.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吗?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这原本是董遇“不肯教人”的托词,后却多被认为是私塾先生不假思索、不加分析的教条主义教学方法,是学生不加理解、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的真实写照。在强调创新、呼吁要让思想冲破牢笼的今天,再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否也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而忽视了对它的深层理解呢?这里,我们想与大家来探讨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要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强调“要读”。不论是“腹有诗书气…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章多读,意思就能够清晰明了,妙处自然心领神会,运用也就得心应手了。但如何读呢?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贯彻"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  相似文献   

6.
【单元教学设想】 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占诗的第一学法就是“熟读法”。  相似文献   

7.
【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第一学法就是“熟读法”。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主。低年级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认知心理上都处于形成初期,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在教学策略上更加注重潜移默化和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9.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读书遍数多了,其中的意义就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句话为中国历代名家所推崇、称道。然而笔者不敢苟同。读书千遍,其义真的能自见吗?如果读书只强调“量”而不重“质”。读只是机械地念而不经过大脑的思考,终究是不会有所得的。故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而我们在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整体读,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1.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吗?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11.
【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读,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1.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吗?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13.
吴斌 《考试周刊》2012,(40):45-46
朗读一直是我国语言教学中的瑰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耳熟能详掷地有声的经典名言都体现着这一重要的学习经验。我们需要对这种民族化的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不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朗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读书遍数多了,其中的意义就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句话为中国历代名家所推崇、称道。然而笔者不敢苟同,读书千遍,其义真的能自见吗?如果读书只强调“量”而不重“质”,读只是机械地念而不经过大脑的思考,终究是不会有所得的。故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而我们在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刻领会书本知识的内涵,真正将书本知识读“活”。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对文言文、白话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知识的积累都有很大帮助。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说的都是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程丽平 《新疆教育》2013,(12):123-123
清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更有“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探索读的策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用“初读一熟读一品读一诵读”的教学程序,交织着各种朗读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来完成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王月红 《辅导员》2009,(13):76-76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读是根本,写是核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在这方面古人也做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武《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有《送章悼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19.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像《祝福》这样的"旧书",便是"不厌百回读",可谓多读出新意,重读见深刻。在熟读深思中我捕捉到了重新解读祥林嫂人物形象及意义的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都走过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道路。我们要提高阅读能力,单靠语文的课堂教学和课本内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