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2.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教学重点】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问题,分组搜集有关苏辙其人、其文的资料。2.比较法。与其他请谒书比较阅读,体会本文的妙处。3.替换法。针对文中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4.开展诵读竞赛,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立…  相似文献   

3.
《雨说》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教学重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2.归纳法。3.对比阅读法。4.“引导—探究”学习法。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栏目主持徐永平【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点拨。2.讨论指导。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学设想】《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理解“希望工程”的人文关怀及社会意义。2.激发学生珍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欲望,从而坚定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人民的志向。3.引导学生了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特点。4.培养学生欣赏电影文学剧本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剖析人物动作、表情、语言所反映的人物性格。2.把握故事场景,体会故事画面组合的内涵。3.欣赏电影文学剧本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2.导演说戏点评法。3.人物形象剖析法。媒体设计1.播放电影片断。2.配乐。教…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教学重点】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2.语言的抑扬美。3.语言的整齐美。【教学难点】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2.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媒体设…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细致品味重点诗句,把握全诗所表达的中心。3.学习这首诗,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了解赏析新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准确理解关键诗句。【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2.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4.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3.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重点难点】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是重点;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是难点。【课型课时】自读—研讨课。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认真预习课文,以竞争方式,选出两名导演,自由组织A、B两套班子,饰演帕里斯、罗密欧、朱丽叶及侍童。在研究剧情的基础上,A、B两组演出课文的“殉情”一段。二、导入新课据说18、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放着一…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4.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3.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诵读品味法、点拨互动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总体构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概括文中所述数学文化的特点,掌握提炼文章要点的方法。2.领会作者对数学的高度评价,以及从文化兴衰、民族兴亡的高度认识数学的思想。3.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认识数学文化的特点。2.揣摩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分析并理解其含义。3.掌握并学会运用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从解决文中疑难语句入手,逐层深入地分析文章。2.学生自读,归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4.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教学安排】一课时【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相似文献   

14.
【创新设计】一、教学目的1.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2.品味诗的意境和风格。3.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二、教学思路1.用对比参悟的方法鉴赏诗歌。2.活动:企业创意策划。三、创新意图在认真鉴赏的基础上,组合同类诗歌,进行古为今用的创新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一)讲读参悟诗歌。1.自读课后练习一,给本诗划分节奏,弄清尾字的平仄。2.按节奏和平仄规律朗读这首诗,读出抑扬顿挫之美。3.把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4.抓住颔联、颈联品味意境: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相似文献   

15.
《隆中对》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解说: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习,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自读程序】一、备读,内引激趣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  相似文献   

16.
1.《诗经》又名《诗三百》,共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305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2.屈原,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创制了一种新诗体“楚辞”,《离骚》是他的代表作,其它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名篇。3.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继后又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其中王维的诗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文学史上的“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3.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4.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与研…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挈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  相似文献   

19.
《春晓》教学简案吉林省教育学院李莉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掌握“晓、眠、觉、闻、啼、知”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会背诵、默写课文。4.学习理解古诗的一些方法。陶冶爱春天、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导思有方点拨得法──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瀑布》教例评析南宁民族师范余耀才【教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按由远及近的顺序,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