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队伍是事业的保证。确保县市报新闻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流动,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县市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办好县市报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稳”与“动”是一对矛盾,是县市报队伍建设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队伍的相对稳定,县市报人走马灯似的调动,就谈不上县市报地方特色和  相似文献   

2.
张全 《新闻采编》2003,(1):40-41
二十一世纪的报业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 ,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 ,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起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 ,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 ,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 ,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 ,增强报纸的活力。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取性。“流动记者”的组建 :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 ,一般发行量有限 ,广告源受地区性限制 ,相对于大报 ,待遇等条件相对差点 ,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毕业生愿到县市党报…  相似文献   

3.
《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由武汉大学教授吴高福和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会长晏书成等人共同编著的《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一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县市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发展前景如何?这一直是新闻界、学术界,包括身在其中的县市报人共同关心和着力探讨的问题。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由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和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共同组建了课题组,把湖北省县市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对它的生存环境、功能的发挥及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深入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中国记协主席邵…  相似文献   

4.
张全 《新闻前哨》2003,(1):45-45
21世纪的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增强报纸的活力。6年以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流动记者”的组建: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一般发行量有限,广告源受地域性的限制,相对于大报,待遇等条件相对差一点,没有很强的吸引力,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6.
县市报要办出上乘的质量,就得念好十二字诀——贴近实际,讲究实在,追求实用,舍此别无它途。编采作风——贴近实际作为最基层的县市报,无论从报纸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受众接受新闻的心理,都具有大报不可比拟的接近性。县市报直接面对基层干部群众,直接面对人民大众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报人无须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漫无目标去寻找新闻本源,他抬脚就可“飞人寻常百姓家”,捕捉活蹦乱跳的“鲜鱼”;报纸也无须“长途贩运”过时的二三手信息,而能够进行“反映社会生活,回馈基层信息”的“现场直播”。这是县市报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步入新世纪的门槛,作为“离基层最近、与群众最亲”的县市党报,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营造优势、加快发展,这是广大县市报人普遍关心、共同思考的议题。 笔者认为,县市报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关键在县市报自身。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充分发挥县市报贴近城乡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独特的政治优势,办成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人民群众爱读爱看、专家肯定赞许的优秀报纸,扩大其在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成为本地的一个“优秀品牌”;另一方面,县市报也要站在全局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县市报要做到“三贴近”,解决的仍然是可读性问题。而这种可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历史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区域开阔性与县市报区域的狭窄性的矛盾。也就是市场经济是没有区域界限的经济,而县市报它的区域只局限于本县市。 其次是读者多与少的矛盾。中央和省级的机关报、行业报,都比县市报发行量大得多,但具体在一个县市区域里,县市报的订户又比其它大报数量大得多。这就  相似文献   

9.
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和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县市党委机关报怎样办、怎样经营、怎样发行,是县市报人必须再认识、再思考的新课题。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方面为县市党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稳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紧迫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对此,县市报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倾心打造“贴近性”品牌,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致力于把县市报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为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明确区位职能抓住地方新闻县市报作…  相似文献   

10.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11.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如何提高办报质量?新闻宣传策划是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一是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贴得最近,其所产生的影响最直接,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县市报必须注重新闻宣传策划;二是由于县市报办报起步晚,队伍年轻,从锻炼队伍、提高整体采编水平看,必须重视新闻宣传策划,三是由于县市报地域范围相对窄小,新闻资源相对缺乏,“集雨面积小”的现实,迫使县市报“挖井取水”,从广度、深度上挖掘新闻源,因此也必须重视新闻宣传策划,否则,县市报会出现缺稿甚至稿…  相似文献   

13.
在县市报这支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生力军中,萧山日报的综合实力和经营总收入、总利润等指标位列全国县市区域报首位,成为县市报改革创新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之一,也为县市报创新发展的路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要办出上乘的质量,就得念好十二字诀——贴近实际,讲究实在,追求实用,舍此别无它途。编采作风——贴近实际作为最基层的县市报,无论从报纸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受众接受新闻的心理,都具有大报不可比拟的接近性。县市报直接面对基层干部群众,直接面对人民大众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报人无须千里迢迢长  相似文献   

16.
“县市报要自立、自强,非抓经营管理不可!”面对实施技术改造、办公现代化和改善职工福利而资金匮乏的窘境,完全靠地方财政补贴过日子的县市报人,终于猛省,有了共识。伴随着这一时代意识的逐步强化,县市报的经营管理也开始起步,有的还有声有色,如江苏的宜兴报、广东的番禺报、湖北的襄阳报等,经营管理文章做得有板有眼,其创收成绩很值得称道。然而,就整体而言,县市报的经营管理(指创收活动)尚处于萌芽阶段,与其它各类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90年代,是县市党委机关报报业发展的一个盛期。本文所述的浙江省县市报的“办报热”不过是全国出现的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 一、县市机关报“办报热”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80年代,浙江省仅有3家县级党委机关报,即诸暨报、江山报和永康报。进入90年代,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如今实现了县县市市有党报;个体、私有经济发达的温州市,辖11个县市区,其中有6个县市也办了党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县市报和自己的读者一起即将迎来崭新的 21世纪。 新的世纪将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读者寄希望于县市报的是全方位的信息,这就给21世纪的县市报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 县市报的三重视野 县市报是综合性报纸,不是行业报,更不是“工作简报”,作为县市委的机关报,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廓大采编视野,尽可能地满足信息时代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县市报的视野应该有三个层次。 1.“区域化”地方视野 …  相似文献   

19.
县市报总编辑要超越思想误区,这是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办好县市报的一个重要前提。误区之一:“要把县市报办得广大读者都叫好不容易,能把县市报办得‘头头’满意就行了。”笔者就曾经在某新闻业务刊物上看  相似文献   

20.
“有些县市报品位不高”——当今新闻界有行家这样直言不讳;“县市报受诸方面条件所限,难以办出高品位”——县市报中有同志这样忧心忡忡;“我们一定能办出高品位的报纸”——众多县市报人尤其是老总们却又这样坚信不疑。众说纷纭中,有人要问:“究竟县市报能否办出高品位?”对此,我们结合编排第1266期《襄阳报》的体会,感到县市报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在编排中坚持高立意,是完全可以办出高品位的报纸的。我们这期《襄阳报》是一期专号——199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特刊”。此刊经精心编排出版后,社会反应较好。不少读者来信肯定,有些专家在审读时将其与在北京同时出版的十几家大报比较后,认为,从总体因素看,此期《襄阳报》已基本达到大报水平。那么,这次成功的偶然中有些什么必然性呢?我们经过始而欣慰、继而思虑、再而领悟的参禅式悟道,终于从办报主体即报人自身的编排功能释放上,悟到“三个立意要高”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