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ead”在句中除作为形容词表示“死”的意思外,还有很多引申意义。例如:1)It happened in the dead hour of the night.这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发生的。2)He is a dead shot.他是一个神枪手。3)He is having a dead sleep.他正熟睡。  相似文献   

2.
“意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其义解释只有6种,但在实际运用中,远远不止这些。如: 1.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语句所表的意义) 2.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下面句子中,dead并无“死”的含义: 1.Myfin罗re are dead.我的手指都麻木了。 2·He 15 a dead shot(eye).他是一个神枪手。 3·You are dead right.你完全是对的。 4 .After ad叮of working,I’m dead.工作了一天,我疲劳极了。 5.The bus eame to a dead stop.汽车蓦地刹住了。 6.He stopped me dead.他突然拦住了我。 7.He 15 a man dead to shame.他是一个恬不知耻的人。必 袱娜骼{氛不表示“死”的dead@马战军$正定三中英语组~~…  相似文献   

4.
“卒”义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课本注释把“卒葬之”释为:“终于葬在那里”,这就等于把“卒”解释为“终于”。一些选本、参考书亦多用此解。其实这个解释欠妥。首先,“卒”在这里是“死”的意思。《尔雅·释诂下》:“卒,死也。”《辞海》也释“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  相似文献   

5.
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刚看到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了呢?就问同车的伙伴,伙伴说: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就十分好奇,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在路边等人施舍食品,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  相似文献   

6.
乍看标题,你会感到奇怪:他怎么会把自己的父亲砍死在街头呢?其实,在英语中,cut sb dead是一个习语,意思是:“不理睬某人,假装没看见某人。”所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他路遇自己的父亲却佯装不见。又如:He cut her dead in the classroom just now beause he was still angry withher.刚才他在教室里没有理她,因为他还在生她的气。I saw Jane in town today,but she cut me dead.我今天在市内看见了简,但 她没有理睬我。  相似文献   

7.
吕浙 《初中生》2005,(7M):88-88
beat a dead horse的字面意思为“鞭打死马”。“鞭打死马”有什么作用?毫无疑问,一点意义也没有。因此,该习语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口舌”。如:  相似文献   

8.
破折号“——”最基本,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对上下文的解释、说明或总结。如:杨柳开花——毫无结果。这是个歇后语,“毫无结果”有表面和实际两层意思,其中表面的意思是对“杨柳开花”这个自然现象的结果的总结,因此这里用了破折号。解释,说明的部分比较长,而且它的后面还有别的话语时,常常要用两个破折号,这样的破折号也叫“夹注号”,如: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两个破折号之间的“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就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如果抽掉这个部分,上下文的意思还是连贯、通顺的。如: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  相似文献   

9.
(一)意思理解一、指出下列成语出自何篇,原义何在,意思有无变化。 1、三顾茅庐 2、不耻下问 3、世外桃源 4、水落石出 5、妄自菲薄 6、一鼓作气〔说明〕有些成语,古今义同(如“不耻相师”),有些古今义全然不同(如“钩心斗角”),有些感情色彩有变化(如“踌躇满志”)。有些成语,直述其字面意思即是其解释,而有些成语,意思有引申,有的有了比喻义(如“一鼓作气”),有的有了形容义(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0.
如此而已     
关于“如”,在《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如,从随也。从‘女’从‘口’。”这是一个要言不烦、见解精到的解说。“如”是一个会意字,取“跽”着(也就是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的姿势)的“女”子在恭听着“口”的嘱咐之意。那个年代讲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一切要惟命是从,所以用“如”表示“随从”的意思。想不到简单的字还隐藏着如此辛酸的历史。逐渐地,“如”的“随从”本义又衍化、引申出“相似”和“所往”的意思,这就和今天的字义类似了。  相似文献   

11.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2.
王达五同志在《“死海不死”中的“死”对一个课文标题的看法》(见本刊1990年4月号)一文中认为:“死海”的“死”是“死亡”之义,“不死”的“死”是“淹死”之义,那么,“死海不死”的意思就是“死海是不会淹死人的”了,文章中还强调:“此语是一个单称否定判断,但否定的对象属性已不是死海的‘死’,而是‘淹死’的‘死’了,这叫偷换概念,有悖于逻辑中的同一律”。所以想了个“既保留住  相似文献   

13.
说“存想”     
王充《订鬼》篇(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有“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等七处用了“存想”一词。课文注释在上例中统一把它们解释为:“存想,想念。存,有思念的意思。”这种解释是不符合文义的。  相似文献   

14.
《咬文嚼字》 1996年第 7辑符泊《一词不慎 ,致人于“死”》中说 :“《新民晚报》 1995年 6月 2 2日社会新闻版的一条标题令读者惊愕与惋惜 :‘徐虎死了吗 ?’”并说 :“读者的惊愕与惋惜是有道理的 ,因为那条标题赫然是 :‘徐虎身后劳模成行。’‘身后’是‘死后’的意思 ,这是常用词 ,如‘身后萧条’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也都只有这一个义项。”进而断定 :“根据这一词义 ,标题的意思显然是 :‘徐虎死了 ,后继有人。’”还是“可是细读新闻 ,读者又由惊转喜 :徐虎并没有死 !原来报道的内容是说 :榜样的力量产生了‘徐虎效应’ ,现在…  相似文献   

15.
《义理·考据和辞章》(高中语文第三册)课后练习题,要求解释“矫揉造作”一词中“矫”的含义。教参上的答案是“假托、虚假”,这显然是错误的。“矫”,有没有“假托”的含义呢?有:比如“矫王命”即是“假托王命”的意思。然而在“矫揉造作”一词中,“矫”的含义却不是“假托、虚假”的意思了。“矫”除了“假托”的含义外,还有两个含义:①把弯的弄直,如:矫正。②强壮、勇敢,  相似文献   

16.
信鸽往来     
问: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上)Unit1Reading中有一句话:Healsolearnsthatheshouldhavecaredmoreabouthisfriends.在这句话中,shouldhavecaredabout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四川南充吴竞玉)答:我们知道,情态动词should可以表示义务、责任等,意思是“应当”、“应该”。should后面跟完成式,即用shouldhavedone的形式,意思是“应该已经……”、“本来应该……”,其否定形式shouldnothavedone的意思是“本来不应该……”。如:Ishouldhavethoughtofthat.(ButIdidnt.)这一点我是应当想到的。(但没有想到。)Youshouldhavet…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两句话:“少年人如乳虎”、“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课本把这两句中的“乳虎”释为“幼虎”,教参译为“正吃奶的小虎”。这样的解释,是把“乳”字释为“初生的(动物)”。其实,“乳”另外还有个意思,是指“初生的(动物)”。上面两句中的“乳”即为此意,“乳虎”即为母虎。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收入《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编者加的题目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中的“则何以哉”,课文注释为:“那么(你们)为什么呢?以,为。”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那么(你们)将凭借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措施(来从政)呢?”这里的关键是对“以”的理解。课本中把“以”解释成“为”,显然不妥。在古汉语中,“以”本来是个动词,意思是“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再如,沈括的《活板》:“以手  相似文献   

19.
习语三则     
吕浙 《初中生》2006,(7):88-89
1.Over my dead body 当你断然拒绝某事时,你可以使用习语over my dead body。它的意思是“休想”。如:——All of my friends ale going out to the lake tonight and I’m going too!我的朋友今天晚上都到湖滨去玩,我也要去!  相似文献   

20.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