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宋江是一个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被现实扭曲、对皇权抱有极大幻想的文学形象。“忠义观”是其外在表现,核心是儒家“三纲五常”演化出来的“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之谬论。  相似文献   

2.
宋江与行枷     
话说宋江因杀惜惹祸,断杖刺配,戴上行枷,被人监押,奔赴江州而来。一路上,宋江不但对两个公差奴颜卑膝,而且与所戴的行枷不离不弃。请看如下情节: 路过梁山泊,被吴用等人拦截迎请,花荣要给开枷,宋江断言拒绝,说:“贤弟,是什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在梁山吃酒,整整一天,“教取了枷,也不肯除”。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说:“轻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水浒》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投降派,绝妙的反而教员。但是,有些人却硬要给宋江披上“农民起义的英雄”、“非常杰出的领袖”等层层伪装,以达到歌颂投降派的目的。“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宋江的投降派面目是掩盖不了的。  相似文献   

4.
南宋初,宋江余党史斌在汉中、关中一带造反,建号称帝,建立与朝廷对立的宋代第三个造反政权,最后失败了,但它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宋江余党要再次造反?进而研究解决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宋江是否打方腊?研究的结论是宋江受招安后,参加镇压方腊的战斗,在发觉上当后再度造反,又被官军镇压下去.  相似文献   

5.
《水浒》中的宋江颇有些奸商的特点,深通“一本万利”之道。他明明是残酷剥削人民群众的地主阶级分子,心地十分卑劣龌龊的恶棍,偏偏要装出一副大慈大悲的菩萨面孔,搞什么施舍钱财,“赒人之急”的名堂。小说竟然在一首《临江仙》的词里肉麻地吹捧他“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其实,“仗义疏财”这顶“桂冠”,掩盖不了宋江丑恶均心灵。仅举二例:小说第二十一回,当宋江听王婆说,一个流落郓城,年值妙龄的女子阎婆惜死了父亲,母女俩无依无靠,无棺材送葬  相似文献   

6.
投降派宋江丑恶的一生,是宣扬和实践忠于宋王朝的一生。他为“忠”服务的手段和施展的阴谋无奇不有,数不胜数。明目张胆地维护、死心塌地地遵从宋王朝的“法度”,就是他“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王朝的法度,是保护以封建帝王为头子的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的法律制度,是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待封建王朝法度的态度,是区别革命派和投降派的一个根本标志。宋江极力美化封建帝王,奉行的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投降主义路线。因此,对于彻底否定宋王朝法度的农民革命,他是根本反对的。所以,他把晁盖等人杀了官兵、举旗造反上梁山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读了《水浒》,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浒》这部书,歌颂的是投降主义,贯穿的是孔孟之道这条黑线,宋江其人,既是地地道道的投降主义者,也是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在评论《水浒》这部书的时候,弄清宋江这个投降派是怎样尊孔的,对于我们认清投降派的真实面目,批判投降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谈起宋江,过去总有人说,宋江是农民起义的“非常杰出的领袖”,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农民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其实,大谬不然。查一下宋江的罪恶历史就可看出,他原来是一个打着孔孟旗号、干着投降叛卖勾当的侏儒和奴才。宋江:“自幼曾攻经史”,  相似文献   

8.
《水浒》第四十二回讲的是宋江上梁山不久,便以接父为名,独自下山返家,不幸遇官兵追捕,仓逃中误进还道村,眼看走投无路,命在旦夕,忽遇九天玄女显灵,保全了他的性命,还传授了“天言”“天书”及法旨,于是,宋江竟躲过大难,逢凶化吉了。……这诚然是《水浒》作者编造的荒唐可笑的骗人把戏。但是,如果把四十二回和全书稍加联系,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是要人们相信:宋江屏晁盖,独揽梁山大权,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打出“替天行道”的黑旗,菊花会上高呤“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奴才调,以  相似文献   

9.
宋江是混进梁山起义队伍里的内奸。基于地主阶级的本性,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他敬信天命,忠君不二,攫功取利,奴性十足。自上梁山后,他弄权术,耍阴谋,大搞投降叛卖活动,笼络人心,篡夺领导权;改旗换号,篡改农民起义军的革命路线,放走被俘的朝廷败将,为以后投降留下后路,排挤、压制革命派,瓦解农民起义队伍,网罗世袭贵族地主,组成一支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骨干队伍。他由鼓吹,准备招安而等待、乞求招安,后来便受招安投降,“终于是奴才”。投降派就是奴才。宋江的三次受诏,赤裸裸地暴露出了投降派的奴才本性。  相似文献   

10.
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中的《梁山图》对今天开拓梁山的旅游景点,开发“水浒”之旅的潜力,具有参考价值;而《考实》中“浪子燕青”一则,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一丈青”三字,是指他遍体雕青,有一身美观的花绣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总结党内十次路线斗争经验吋提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三条原则是识别修正主义的重要标志。事实一再证明,凡是搞修正主义,在组织上必然要搞分裂,而在策略上必然要搞阴谋诡计。他们的共同手法就是玩弄权谋,耍两面派。《水浒》中的宋江,就是一个玩弄权谋、耍两面派的典型。当前,我们在评论《水浒》时,着重剖析一下宋江的两面派手法,对于提高识别修正主义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水浒》这部书为了歌颂投降派宋江,通篇都贯穿了一条“忠义”的黑线。《水浒》的作者,有意混淆以晁盖为首的农民革命军的“义”同宋江的儒家的“义”这两种根本对立的界限,篡改了农民革命的“义”的根本内容,改变了“义”的阶级涵义。晁盖所讲的“聚义”就是“竭力同心,共聚大义”,意思是把造反的农民团聚起来,共同走革命的道路。如“三山聚义打青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等等。农民革命军举起聚义造反的大旗,从广大农民根本愿望出发,团结一切革命力  相似文献   

13.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视赋比兴三者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这一观点,受到人们普遍承认。但在《诗经》研究过程中,却明显地存在这样的倾向:重比兴,轻赋法(尤其是雅颂中的赋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缺乏形象性;其二,雅颂是朝廷之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大部分是反现实主义作品,这就决定了它多用赋的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者,接受朝廷招安这一情节内容.评论界尚有不同意见.我们在近来学习《水浒传》时,体会到,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安排,是作者权衡各方面情况后所选择的一个妥善的安排.现提出这一不大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大家.一、写受招安保证了人物性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作者写梁山的英雄们接受招安.其内心是复杂的,痛苦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内心痛苦挣扎的结果.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归宿.一方面,接受了招安.在梁山英雄看来,在尽了义的基础上也尽了忠.更重要的,在另一方面,也写了反对招安.李逵、鲁达、武松等人就明确地反对招安,就是林冲,也对招安持怀疑态度,但是反对招安的人毕竟很少.他们力量单薄,不能扭转局面.加之.梁山泊一百零八人,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伴随着事业的兴旺,一大批统治阶级中的人物,迫于种种原因相继加入起义队伍.他们的加入,虽然壮大了起义军的力量,但也使起义军的队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伙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上山的目的是“暂在山寨安身”.“等待日后招安”.他们的这种意图和义军领袖宋江的“忠君报国,盼望早日招安”的愿望一拍即合,接受招安势在必行.有革命的环境,阿Q就要革命,有招安的气候,  相似文献   

15.
认 ,犹言看。《水调歌头》 :“闻道清都帝所 ,要挽银河仙浪 ,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 ,云里认飞车。”此为寿词。意谓朝廷要用人镇边 ,转眼您会返回京都 ,青云直上 ,那时会在“云里”看您飞车奔驰。情知 ,犹言深知、明知、确知。《鹧鸪天》 :“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  相似文献   

16.
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要弄清《水浒传》的思想,不能不认识宋江这个人,从宋江性格的矛盾性可以探究出中国农民起义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数学》在成人大专课程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相当多的学生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所谓重视,一方面是要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其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成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特点,以“会用、够用”为原则。但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很难把握好以上两个方面。因为,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意味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课堂讲解,以及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而“成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业余学习、年龄  相似文献   

18.
元祐立后由太皇太后高氏主导,她与宰执反复商榷皇后人选、斟酌勘婚之说,力求“要令天下无可指议”,最终决定立“门户静”的孟氏女为哲宗皇后。在高氏与宰执看来,“幽闲专静”的孟氏女可以协助皇帝“正家”“正国”,实现“朝廷安静”“增美国家之治理”。高氏与臣僚在制定立后仪制时表现出的观念差异,反映出朝廷内部对是否效法三代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  相似文献   

19.
举一反三是孔子教育方法中最受赞誉的,它是启发式教学的开端,是一种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举一”和“反三”的关系,应是1+3=4,是一个完整的事物。“举一”要少而精,“反三”要多而实。  相似文献   

20.
“四人邦”为了打倒一大批党政军革命领导干部,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建立他们封资修大杂烩的“新天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理论方面,耍尽了种种阴谋诡计,而大反经验主义,就是突出的一例。“四人邦”大反经验主义,是对毛主席指示的无耻篡改和公然对抗。大家知道,早在一九五七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就指出:“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后,毛主席又多次强调反对修正主义的重要性。一九七四年底,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再一次明确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毛主席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为了把反修防修的伟大斗争继续推向前进。然而,“四人邦”却蓄意歪曲毛主席指示的精神,刮起了一股大反经验主义的妖风。他们胡说什么当前的“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要把反经验主义“当作纲”,“联系实际”来解决全党全军存在的问题,把矛头指向广大革命老干部。针对“四人邦”这种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