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合肥是座美丽的园林城市,环城公园是她的一条项链,而包河公园就是这条项链上的一颗明珠。阳春三月一个早晨,我随大人们走进包河公园,河的两岸,绿的是垂柳,红的是桃花。那桃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含笑怒放,美丽极了。蜜蜂在花丛中来回穿梭,辛勤地采蜜。  相似文献   

2.
桃源春色     
学过《桃花源记》 ,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十分神往。只是桃源在世外 ,人间何处寻 ?没想到 ,名叫“桃花源”的地方竟有好几个。在桃花盛开的时节 ,我们赶到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这里虽是烟雨迷蒙 ,仍然游人如织。红树青山 ,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 ,福地洞天。品味着园门上的一幅对联走进园中 ,一片桃树林灼灼其华 ,让人眼睛发亮。一树树盛开的桃花 ,有的粉红 ,有的雪白 ,争奇斗艳。蒙蒙烟雨中 ,桃花显得格外妖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有几株桃树上盛开着红、白两种桃花。当年陶渊明恐怕也没有这样的眼福吧。“山鸟似犹啼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似文献   

3.
桃花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诗人、作家笔下的桃花形象具有不同的内涵。本文意在分析一些以桃花为题材的名篇名作,走进桃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我的故乡在缙云,我爱故乡的水蜜桃。春天来临,光秃秃的桃枝上挂满了花苞。过了几天,粉红色的桃花开了,绿色的小叶隐藏在花的海洋里。远远望去,满山的桃花像漫天的彩霞。走近看,有的没开,像个小圆球;有的半开,像合拢的纸扇;有的全开,五片花瓣向外舒展,像个小小的粉红色玉盘,散着几丝金线。桃花很美,花蜜也很多,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蜜蜂。花谢后,桃叶长得更茂盛了。豌豆似的小桃躲藏在叶丛里,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再过一个多月,桃子由青变白、转红。满山满树的桃子,远远望去犹如一幅彩色图画。走进桃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摘下一个桃子,拿在…  相似文献   

5.
桃花     
<正>我每次看到桃花都会想到一段美好的回忆。记得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我和妈妈、爸爸、姥姥一起去平谷桃花园看桃花。我们爬到了一个小山峰上,看到了大片漂亮的满树盛开的桃花,一阵微风吹过,地上像铺了粉红色的地毯,非常美丽!走近一看,桃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开了三四片花瓣,有的完全绽开了,露出了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林     
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早春,桃花李花热闹地开放,深秋,苍松翠柏染绿了流云。那是我们少先队员的骄傲,大伙儿叫它红领巾林——每个人入队时栽下一棵树苗,光秃的山坡逐渐四季青青。栽树人如今有的当了教授,有的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每当他们走进这片林子,  相似文献   

7.
正我去过繁华的上海,秀丽的苏杭;游览过举世闻名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跨过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山清水秀而驰名中外的桃花谷,它那壮丽多姿的容颜,曾使多少游客陶醉、流连忘返!今年的国庆节,我和桃花谷有了第二次的亲密接触。那里群山连绵不断、高大雄伟,有的像沉稳的骆驼,有的像可爱的乌龟,有的像机灵的小狗,有的像温柔的绵羊……真是多姿多彩,形态万千!来到桃花谷入口处,我仿佛被一种熟悉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到一间幼儿园去听课,执教的孔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衣服的颜色还要红。”孔老师很高兴,都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俊豪的小朋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孔老师一听,不由得一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  相似文献   

9.
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诗歌《春风吹》中的第一节诗“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时,顺势拿出一枝盛开的桃花问:“小朋友,桃花为什么会开?”有的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有的说,桃花开了,那是因为它睁开了眼睛想看看春天有多么美丽;还有的说,桃花睡了一个冬天,伸了个懒腰,把花骨朵顶开了……小朋友的回答多种多样,充满了想像和诗意。可令老师吃惊的是,在众多的答案中,就是没有老师预设的、期待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可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师本想通过此环节…  相似文献   

10.
桃花海洋     
水涨起来了,草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桃花会”的桃花也繁茂起来了。走进美丽的“桃花岛”,让我惊叹的是,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桃花,只见明媚的淡粉色桃花,像一片花的海一洋,绵延远方。深深浅浅的,着实让这个季节“光彩夺目”。远远望去,粉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像进溅的水花。走近仔细看时,才发现这朵朵最浅淡的粉花在和阳光挑逗。  相似文献   

1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吟诵着唐诗宋词,在如丝如网的缠绵春雨中,我再一次走进婺源,走进了这片文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2.
征夫桃花泪     
正王坏水说,以前,长安城里的桃花一开就是三年不败。开够了,一朵朵地凋败下去,就又是三年。征人远戍,去的时候桃花刚开,回来时先问桃花已落了几次。听到回答说已落了五回,那人不信,低头看看自己胸前的长髯,也就信了。也有不服的,去找桃花算账,站在桃树底下破口大骂,有的还  相似文献   

13.
正我去过繁华的上海,到过秀丽的苏杭;游览过举世闻名的长城和金碧辉煌的故宫;跨过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山清水秀而驰名中外的桃花谷。它那瑰丽多姿的容颜,曾使多少游客陶醉、流连忘返哪!今年的国庆节,我和桃花谷有了第二次的亲密接触。那里群山连绵不断、峭立挺拔,有的像沉稳的骆驼、有的像可爱的乌龟、有的像机灵的小狗、有的像温柔的绵羊……真是多姿多彩,仪态万方!来到桃花谷入口处,我仿佛被一种熟悉的力量拉扯着,迫不及待地扑进了她的怀抱。顺着山脚下的小溪一直往上走,一路上林壑优美,溪水淙淙,鸟声清脆,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猛然间,想起了陶渊  相似文献   

14.
看桃花     
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发芽,小鸟唱歌,桃花也不失时机地开放,在温暖的春风中争先恐后地向人们舞动着它们优美的舞姿。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南阳蒲山的桃园看桃花。来到桃园,眼前是一片桃花的海洋,一株株桃树上,褐色的树枝向四面伸展,上面抽出了无数的新枝,每个新枝上都布满了粉红色的桃花。桃花由五个或六个花瓣组成,也有九个花瓣组成的,有的花瓣中间探出了小小的花蕊,花蕊是透明的,头上还有一个深红色的小圆点,好像蜗牛  相似文献   

15.
<正>【病文入院】赏桃花郭佳欣烟花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妈妈带我一起去老海寺桃园赏桃花。一走进桃园,进入桃园的大门,(1)醉人的芳香便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呼吸着,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些桃树聚在一起,(2)好像正在聊着什么新鲜事。满园的桃花竞相开放,芬芳迷人。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听课,课堂上,执教的小苏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穿的滑雪衫的颜色还要红。”小苏老师很高兴,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宋明的小明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小苏老师听了,不由得—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色的,不大清楚。我暗暗地为她捏—把汗。只见小苏老师微笑着,亲切地问那位小明友:“你怎么知道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那位小朋友说“我是听爸爸说的。”小苏老师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她对小朋友们说:“老师只见过淡红色和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桃花还没见过。那么,究竟有没有白色的桃花呢?老师下课  相似文献   

17.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不觉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日子。 初春,迎着星星点点的寒雨,我独自一人走进山坡上的小桃园。灼灼其华的桃花开得比往年更加灿烂,一眼望去,一团团一簇簇,热闹地挤满了枝头。人道红梅暗香浮动,却没想到,这隆冬后迎雨绽放的桃花也那样地清香扑鼻。眼前的花海使我渐渐地陶醉于温馨的诗意里。此刻的山川河流,此刻的寒风冷雨,此刻的我,都因桃花而存在,山河的博大永恒、高旷悠远,都因有了桃花的灿烂绽放。多年来,我对桃花总是怀着一份特别的眷恋。 几年前的那个秋天,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那简陋潮湿的斗室和…  相似文献   

18.
走进桃花源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华夏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园艺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  相似文献   

19.
一、在观察中指导学生言之有物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带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和感受。在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再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和想到的无拘无束地道出来。如春天来了,我带学生走出校园,到公园、田野、河边、果树林等地方观察春天植物的特点及变化。当学生走进桃树林,沉浸在一片粉红色的桃花丛中,个个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情不自禁地赞美桃花时,我便抓住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一时机,指导学生说说桃花的形状和颜色,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燕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主题课文,描写的是i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天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在赞美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同时,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