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萍 《青年记者》2006,(24):46-46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前辈和同行的共识。如果说新闻是瓜的话,那么,言论就是瓜儿连着的那根藤;如果新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言论则是沟通绿洲的地下河;如果说新闻的力量在于事实,而言论的力量就是道理。因此当新闻向人们报告了“是什么”的时候,言论则是不时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怎样让新闻摄影这一翼“飞”起来?杨兴锋“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是我们办报所追求的目标。从南方日报近几年的实践看,新闻摄影这一翼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地“飞”起来了。新闻摄影这一翼在南方日报“飞”起来,有这么几方面的表现:1.报纸上来用照片越来越多,所占篇幅...  相似文献   

3.
汪泽华 《新闻三昧》2005,(10):43-43
自2000年底向《攀钢Et报》写稿至今,我在报社记、编辑老师细心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弄弄评小议”、“大家谈”和“读论坛”等栏目共刊发小言论200余篇,其中4篇获该报的好新闻奖。回头看看自己写作小言论的经历,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源源不断地寻找到写作小言论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南方日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报纸改革,重视队伍建设,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了报业的发展繁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社1990年被全国记协授予“全国新闻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先进集团”称号,1998年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地方报社百家管理先进”称号。《南方日报》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0月。经过近50年的艰苦努力,《南方日报》已成为一份权威性。指导性与群众性、服务性、可读性相结合,富有广东地方特色,在海内外具有…  相似文献   

5.
在《阜阳日报》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作品推荐中,《阜阳日报》2版《大家谈》栏目2008年3月3日刊登的一篇题为《新农村建设不能重“点”轻“面”》的小言论,引起了参与推荐的老总和同志们的共鸣.认为这篇小言论敢于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重“点”轻“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一致推荐这篇小言论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教育事业底子薄,文盲众多,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又面临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尽人意的严重情况。发表于1987年5月25日南方日报的小言论《“寒童”的呼唤》,正是抓住了这一全国人民普遍关切的问题立论,做到“呼唤及时”,切中要害。这类论题近几年来不少评论时有论及,这就给写作同类论题的作者增加了难度。怎样使这类严峻的论题写出新意,这不能不成为一些评论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寒童”的呼唤》一文正是敢于正视困难,又别具一格地运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相继推出言论文集《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第一辑)》、《百姓知情天下太平》。作为南方乃至中国媒体的重要言论阵地,广东三报在展示言论成绩的同时,也局部透射了三家报纸的言论风格。  相似文献   

8.
让出人才和出好报形成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年轻人迅速成才,为了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脱颖而出,近年来,我们南方日报从各方面为编辑、记者提供机会,提供合适的土壤,提供足够的空间,并细心栽培。以新兵排奇阵──“两会”报道出彩 ──在全国“两会”等新闻竞争中,南方日报经常派出新兵。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打敢冲,出色地完成报社交给的重大任务,常常被同行惊呼为“南方奇兵”。以新兵排奇阵,次次换新人,成了南方日报多年来既练兵又制胜的重要一招。 1993年,全国“两会”第一次允许地方新闻单位派记者随团采访。本报一位年轻记者坦然承认他当…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5,(5):15-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近几年来,言论在国内各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不少版面都开设了言论专栏,形式也更为多样。时事评论——“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由于颇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报刊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200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当天的《南方日报》评论版位置上也作出重要批示:“切记,言论是报纸的灵魂。”由此足见,报纸尤其是党报强化评论建设,无疑是提高公信力、增强权威性、扩大影响力的突破口。地市党报因其存在诸多局限,故强化评论建设更应视为报纸拉近读者、引发共鸣、产生效应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获奖不易,言论获奖更难。这并不是言论写作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不高,更不是评审委员会对言论写作不重视,而是精彩的言论实在太少。我在担任丽水日报总编辑期间,曾撰写了150多篇言论,自己感到平庸的多,满意的少。1991年7月13日我写的评论员文章《立即投入“马上就办”活动》,在“我的得意之作”征文?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中共丽水地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党政部门把它作为重要文件开展学习、讨论,掀起了“马上就办”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推动了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在当年的浙江省…  相似文献   

12.
《新闻窗》2005,(1):1-1
在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新闻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宣侍工作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年来.这项活动有领导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  相似文献   

13.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转播北京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主持人卡弗蒂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妄称“中国产品是垃圾”,“在过去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外交部发言人姜瑜4月15日对卡弗蒂发表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表示震惊和强烈谴责,同时严正要求CNN和卡弗蒂本人收回其恶劣言论.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见4月16日《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14.
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言论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释放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省级党报、都市报高举报纸言论这面旗帜,在保留原有的专栏言论外,纷纷开辟时评专版,扩大“言论场”,引导和深化新闻舆论。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不少地市报言论却出现退化和弱化的问题。其表现特征为:在形式上,一是传统的言论专栏被缩减甚至被切掉,或被其他非言论专栏所取代。鲜有新的言论专栏;二是版面上的言论数量严重不足,时有时无,成为“深宫闺秀”难见其面,报纸上一片沉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报刊的言论比较活跃,从中央级报纸到地市县报,很少不设言论专栏的。仅一版而言,象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文汇报的《虚实谈》,新华日报的《细流集》,南方日报的《直言录》等,都各具特色,且同名者极少。然而,翻一些地市县报,用《大家谈》作专栏名称的却不少,似乎言论专栏不用这一名  相似文献   

16.
纵观南方日报自创办至今,其办报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立场坚定:作为一份党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创办以来,始终牢牢把握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思维活跃;党委机关报的一个总的弊病就是容易单单注重指导性,忽略了可读性。南方日报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好地照顾到了两方面,做到了“让两头满意”;三、在把握好思想方向的前提下,报业集团实行多品牌发展战略。笔者将重点介绍和解读报业集团的这一战略。  相似文献   

17.
南文 《青年记者》2005,(3):38-40
南方日报的改革.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本期《传媒骄子》介绍南方日报改革的领军人物——杨兴锋。成为“名编”、“名记”、多出好作品.是每一位编辑记的愿望。而要实现这个愿望.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因为一个媒体.一个新闻业务部门的业务研究能力、新闻策划能力以及部门的风气等等.都影响甚至决定着编辑记的眼界和追求。本期《新闻茶座》,与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的同志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时值”三八妇女节”.本刊“三八节特辑”特约三位女传媒人谈谈她们对职业.对人生的感悟.并祝愿新闻界所有女同胞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18.
浏览一下案头的报纸,发现无论是日报、行业报还是晚报、都市报,几乎都开辟了言论栏目,给广大读者、作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园地。其中有不少言论言简意赅、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而且有些新闻评论的反映非常迅速:头一天刚见报的新闻,第二天就刊登了针对此事的评论,使读者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之后.还能看到有关这个新闻事件的思考,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19.
言论被称为报纸的旗帜。因为言论最能直接地体现出办报人的观点。上世纪,《解放日报》、《羊城晚报》等较有影响的报刊即有言论专栏,坚持办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栏目除了风朴实、以事说理、简短耐读,最突出特点是只有一位作在唱“独角戏”。  相似文献   

20.
“神六飞天”,举国瞩目。《南方日报》派出一支由6人组成的一线采访突击队.其中包括我和另一位摄影记莫伟浓。由于我没有正式的采访证,也就意味着这一次要在劣境中“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