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主持现状如何?有哪些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本文试图通过两次全国广播节目与作品的最高级评奖透视,作出回答。 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参评的广播主持人有234人,属历届参评人数之最,其中城市电台有112 人,中央电台和有线电台122人。 2000年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政府奖中,参评的广播主持作品有32个。 两次评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市级电台主持人节目质量提高很快,与省级电台形成激烈竞争之势;社教节目参评数量最多,居各类参评节目之首,整体水平较高;谈话类节目后来居上,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市广播作为中国广播事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相对于中央、省级电台,市级电台有脚踏实地、直接接触生活、接触百姓的基层优势;而与县级电台相比,市级电台又有一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城市优势。目前,市级广播电台正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实施“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这也成为市级广播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成为“2003广播发展年”市级广播电台发展的主题。市级广播的现状与面临的难题: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3.
1982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艾伯特基金会”和德意志电台邀请,派出广播考察小组,对联邦德国的音乐广播进行了考察。我们先后到了科隆、波恩、西柏林、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等六个城市参观访问,考察了德意志电台、“德国之声”电台、西德意志电台、“自由柏林”电台、北德电台和不来梅电台的音乐广播。同时,也参观了他们的录音资料室。虽然这几家电台的录音资料室规模不尽相同,但是管理方法是差不多的。现将他们的录音资料管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播如何发展,特别是面临省级台直接竞争的省会城市电台如何发展.一直为广播界所关注。在今天,广播的发展不仅仅是节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经营的问题,而应该有一个更宏观、更整体的考量,也就是把广播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频率定位,节目内容、经营体制、管理体制、技术保障等多个子系统,以便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5.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02,(10):43-44,42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中国广播杂志社和“黄河之声”甘肃经济台承办的全国城市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9月3日至7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全国五十多家电台的百余位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练好内功,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仍然是此次会议的重点议题。而频率专业化,服务本土化,更是被与会者认为是城市广播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曾虹 《声屏世界》2007,(5):48-49
现在很多电台,从国家电台到地区电台,都设置了怀旧音乐节目,比如中央电台的音乐之声有“世纪音乐盒”,天津电台有“老歌听不完”,楚天音乐台有“恋旧品味”,沈阳音乐台有“流行经典”、“流金岁月”,江西电台有“时光流转”、“真情岁月”,南昌地区性电台“青山湖之声”有“留声地带”等都打着“怀旧重温”的标志,“怀旧音乐”已经构成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由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组织全国五家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七一”特别节目——《党在我心中,南湖红船圣地行》在浙江电台、西安电台、嘉兴电台、延安电台、遵义电台同时直播三个小时。节目以三个革命圣地(嘉兴、遵义、延安)的沧桑变迁为主脉络,跨越时空,从党的诞生到改革开放;从东部快速发展到西部大开发;从典型人物到重大事件报道,多头并进,始终贯穿着歌颂党、讴歌社会主义、礼赞改革开放、宣传“三个代表”思想这一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高宇  吴月 《中国广播》2007,(12):77-79
今天的中国传媒产业开始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市场,并思考如何在市场分化中不断进步和壮大。就地方广播媒体而言,这种思考可能来得更迫切——中央、省级以及同一城市广播媒体的多重覆盖和竞争,使它们必须为发展甚至是为生存而战。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电台”“专业化改革”等声音鹊起,成为地方广播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所在的地域不同,广播发展的情况不同,各城市电台也有着不同的体会.有台州台对城市广播空间的宏观把握,也有无锡台对自己电台发展的微观体会;有洛阳台带着苦涩的思索,也有苏州台充满自信的畅想……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尽管有对于现状的困惑、对于未来的迷茫,但是也都展示了广播人默默地不懈地耕耘自己的园地的信心和力量。至于困惑和迷茫,在碰撞与交流中,在摩擦与探讨中,仿佛在逐渐消解,新的路就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10.
陈宝瑞 《新闻导刊》2005,(6):32-32,33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电台广播。有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XX市XXX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电台广播XX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对此,我们不能责怪二老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无意挑剔这家电台的毛病,而应反思的是:正确运用广播语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有必要经常谈论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农广播在城市电台的处境似乎有些尴尬,有些城市电台的风格定位为“时尚前沿”,即使有对农节目也是处于一种漫无目标的状态,我只管播出不管你爱不爱听,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农广播节目也正在自觉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广播产业的复兴是近两年来传媒业界的热点之一。在所谓“第四媒体”互联网迅速走红的“泡沫化”初期,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于广播的发展大多持悲观的预期,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经过一段迷茫与调适之后,广播业在专业化、小众化的思路下快速摆脱了困境,通过专业电台特别是交通台、音乐台等强势城市电台的业绩支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张苏明 《视听界》2005,(6):19-21
在“十一五”来临之际,业内都在规划广播电视发展。本文回顾了江苏省级电台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存在问题做了诊断,提出未来五年构想和实璐径。江苏省级电台将全方位、立体性提升广播的影响力,创优稳居全省广播“龙头”,打造一至二个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频率品牌,发展两个以上以频率品牌为核心的专业化业务群落,培育3-4个“大腕”级主持人担纲的名牌栏目,品牌广告比例达到广告总量70%,职工总收入每年随创收增长幅度作同步相应增长。与之相应的,是努力营造发展环境新优势,实现重大战略转型;强攻覆盖,整合资源与优化流程;锻遣核心品牌;招贤纳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这次参加会议并发言的还有一家肖级电台.肖级电台也面临着与城市电台相似的发展机遇和问题。河北电台的“一家言”不失为城市电台多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户外直播室”是目前,看得见的广播的一种形态,一种尝试,自广东电视台1990年在国内率先运用这种广播方式以后,随着广东电视台系列台“城市之声”的成立,户外直播发展为“天天户外直播室,每天从上午10点至深夜12点在固定的户外广播室连续播出。至此,户外直播室在设置点上从“流动”发展到“固定”,从不定时发展到“常规”形式。几年来,“城市之声”电台透过多个户外直播室和户外活动确立了它在听众中“看得见”的广播形象。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电台是当今我国颇有影响的大众媒体之一,在新世纪,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冷静思考广播的生存与发展,是当今城市电台亟待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在广州上空传出了一个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天际传情,永远动听”。在广播群雄的激烈竞争中横空出世的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引来了各种疑惑的眼光。论出身,城市之声在广东电台9个系列台中排行老九,在广州林立的广播电台中无疑属于小字辈。它的前身是广东电台文艺台,由于各种原因,后期的文艺台听众群受限,广告创收骤减,经济状况严重入不敷出;论频率,城市之声FM103.6生存在广州电台和羊城交通台的夹缝中,频段窄,功率小,发射范围远不如其他大台;论定位,广州地区不光有经济台、新闻台、…  相似文献   

18.
电台的“热线直播”应注意质量目前,“热线直播”成为不少广播电台的一种宣传手段,走进千家万户。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首先是节目雷同,没有“独家”意识。南方一个40万人口的城市,有8个电台,除两家外,其余6家都不是立足于“专业”办节目的,经济台...  相似文献   

19.
祁穗峰 《中国广播》2007,(11):34-35
“我思念漫天飘雪的北国边陲,我向往魂牵梦萦的江南古城,我憧憬惊涛拍岸的渤海湾畔,我渴望海角天涯的浪漫温馨,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旅游中国,飞越城市。”这是全国54家广播电台联手打造的旅游类直播互动节目《飞越城市》的宣传语。《飞越城市》节目协作体成立于2001年12月,这是由山东威海人民广播电台、海口人民广播电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合肥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等七家广播电台倡导,全国24个省会城市电台和优秀旅游城市电台共54家电台积极响应,而自发组建的一个跨地域合作的节目协作体。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电台新闻部是直接负责采编新闻的部门,新闻部管理工作的效能如何,直接关系着新闻节目的质量,影响着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那么,城市电台新闻部究竟怎样来实施正确的管理呢? 一、抓管理,要有强烈的“创优”意识何谓“创优”?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他说:“要使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努力提高宣传艺术。如果不下功夫提高宣传艺术,不增强新闻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一句空话。”李瑞环同志在这里所讲的就是“创优”问题。创办优秀新闻节目,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是我们城市电台新闻宣传的生命所在。所以,我们城市广播电台新闻部在实施管理的时候必须把“创优”工作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来抓。部领导要有强烈的“创优”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