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节会当中,媒体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节会新闻在各类新闻媒体上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说其"独特",是因为它具有新闻资源高度集中和新闻事实人为策划正反两个方面的特性,这就使得媒体在这类活动中机遇与风险同在.  相似文献   

2.
生活服务类报纸还要不要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信报曾经为此徘徊过,最终落脚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新闻."没有新闻就没有冲击力,就不能抓住读者",信报对新闻做了另类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生活服务类报纸还要不要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信报曾经为此徘徊过,最终落脚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新闻."没有新闻就没有冲击力,就不能抓住读者",信报对新闻做了另类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浙江日报>策划的纪实性新闻专栏"走进民工",从2004年6月创办至今,以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叙事姿态推出,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5.
"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这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的关键句.趣味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成为当今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西方媒体认为趣味性是新闻的试金石,我国媒体也在平常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境遇中努力挖掘新闻的"戏剧性"和"人情味".非语言在表达趣味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使新闻作品变得好看好听"有趣"起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提高了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宗瑞凯 《青年记者》2006,(12):62-62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往往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在报纸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各家媒体也都把新闻评论宣传放在突出位置。虽然写好新闻评论的  相似文献   

7.
在出版界,海飞的人生履历和职业生涯是独特的.从山青水秀的浙江到戈壁茫茫的矿区甘肃白银;从矿工到工程师,再到团省委书记;从新闻干事到电视台台长再到出版总社社长,海飞一路走来,潇潇洒洒.  相似文献   

8.
"事件营销"和新闻类图书的出版发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借势和造势--出版社的两大策划手法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通过介入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活动、历史事件和体育赛事,迅速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达到扬名天下的目的,并最终促进产品市场销售的营销策略.而新闻类图书则是对现代传媒向民众广为传播的新闻事件、活动和赛事,出版社及时跟进甚至提前策划出书,借势发行销售的一类图书.从本质上说,出版社图书销售和一般企业产品销售在事件借势上有其共通之处,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新闻类图书的出版策略和出版社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9.
新闻和言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两翼,缺一不可。鲜明的态度、独特的风格、具有个性的新闻价值观、独家的观点、富有特色的评论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表明自身态度、体现媒体个性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手段,也应该成为传统媒体触网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题材,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能不能抓到新鲜、独特、让读者称奇的新闻题材.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的综合素质.也是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能否增加报纸亮点、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在网络时代,重大新闻资源常常瞬间共享,新闻首发权基本旁落,报纸就当突出抓好新闻的第二落点,即从已知的新闻中追踪、挖掘出与其相连、相关、相生、未被报道的元素,进行再制作和报道.这样,报纸就具备了更新、更独有的内容,能体现更独特的立场和提供更独到的视野与背景,即所谓的“新闻二次再生”.  相似文献   

12.
一、借势和造势--"事件营销"的启示 所谓"事件营销",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概念,就是通过介入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活动、历史事件和体育赛事,迅速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促进产品市场销售的营销策略.而时政新闻类图书则是指对现代传媒向民众广为传播的新闻事件、活动和赛事,出版社及时跟进甚至提前策划出书,借势发行销售的一类图书.从本质上说,出版社图书销售和一般企业产品销售在事件借势上有其共通之处,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时政新闻类图书的出版策略和出版社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形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早间新闻的发展更是日趋成熟.央视作为国内传媒界的领军电视台,显示出了一流媒体的改革速度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央视典型早间新闻<第一时间><朝闻天下>,重点从4个方面,即"推陈出新,引领时尚的电视发展观"、"'竞相开放'的'早餐市场"'、"用电视独特的表达形式梳理平面媒体"和"新闻节目并非缺失时尚动感",分析近年央视"新闻早餐"的特点及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其他监督机制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在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维护社会有序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作用.然而,每当人们在谈到如何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它的外部环境因素,诸如法律保护缺失、地方保护主义作祟等,给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带来困难、造成干扰,而在一定程序上忽视或者淡化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富士康诉记者案"为例,对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作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法学以一种强势学科的姿态介入了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并且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着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审判"以及"新闻与隐私权"等问题,但研究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传播的范式也在对法律,尤其是受众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标题制作中,问号得到特别青睐.越来越多的纸媒新闻引问号入题,形成"问号新闻"."问号新闻"为新闻传播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引发了诸如新闻真实性、媒体公信力、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媒体只有对"问号新闻"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和度,并注重媒体自身品位的塑造和提升,才能使"问号新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彭柯 《新闻记者》2007,(1):30-30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的独特语言,然而,我们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常常不能及时赶到事发地,而现场画面的缺失,使电视表达方式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要求字正腔圆,反而以独特的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等特点而著称.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样本,从这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多样化"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胶南电视台为例,在电视新闻中,时政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会议新闻又占时政新闻的一半多.各类会议报道充斥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时段,排挤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上不了影出不了声,受众反感,记者埋怨,受众往往听不完、看不完节目便调了频道,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