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承德民族师专20多年来,对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整理,成绩显著。经过校勘和标点的《钦定热河志》和《承德府志》已出版发行,为研究原热河和满族,研究清代历史、民族史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料。挖掘整理了避暑山庄宫廷音乐,《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译注鉴赏避暑山庄御制诗文、外八庙碑文、楹联、额联九部专著,为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和开发承德的旅游资源做出了贡献。对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通志堂集》和《饮水词》、纳兰诗的注释工作也已经完成。古籍的整理和清代文学的研究工作,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承德清音会是1920年成立的演奏和传承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的民间组织。2000年恢复活动后,以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退休老教授为主,吸收民间业余音乐爱好者参加组成了宫廷乐社,演奏避暑山庄宫廷音乐。2006年被批准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丈章介绍了他们在演奏宫廷音乐时使用的26种乐器,其中有6种为清代或清末民初留传下来的文物,讲解了这些乐器的形制和历史,从一个侧面帮助读者了解承德清音会的现状,以推动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再说"大避暑山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避暑山庄文化是以避暑山庄文化为核心,以其辐射所至之处为外围的承德地域文化。主要形成在清代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地承德,其性质是亚宫廷文化,主导精神是明显带有清代前期康乾盛世时期影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开拓、进取和吸纳、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承德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而举办的中国·承德清史国际研讨会是"本世纪清史学界的一次盛会".会议主要研讨了避暑山庄的历史发展及其地位与作用;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园林建筑艺术;避暑山庄兴建所反映出的清朝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及政策;木兰围场、避暑山庄的兴建与清朝对蒙古治理的关系及木兰秋狝衰败的原因;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研究等问题.此次研讨会大大拓展了避暑山庄研究的思路、领域,开阔了视野,必将推动着避暑山庄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清史研究的深入与清史编纂工作的开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承德清音会是以演奏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为主的民间业余音乐组织,成立于1920年,已有近百年的活动历史。作者通过收集到的史料,按时间顺序整理出它的传承过程与现状,并探讨其久传不衰的原因,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提出经验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承德作家何申的“热河系列”小说蕴含了鲜活生动的承德地域文化,即郭秋良先生所主张的“大避暑山庄文化”,或者说是“亚宫廷文化”。作为“亚宫廷文化”这一文化模式的文学表达,何申在小说中塑造了热河人直爽宽厚、从容中庸的典型性格,并对热河人在特定时代的群体命运给予深切关注。热河人直爽、从容的族群性格,也影响到“热河系列”小说的审美风貌,使之呈现出一种淳朴浑厚、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是承德的灵魂,是中国团结统一的历史证明,是太平盛世的赞歌。由此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承德人称其为大避暑山庄文化。承德虽然行政区域属河北省,但避暑山庄历史上直属朝廷,具体由内务府管理。它的文化内涵不属于燕赵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8.
承德清音会是清代文化艺术的产物,它由民间艺人带入宫廷,后又脱离宫廷回到民间,所以既有鲜明的宫廷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这种音乐呈现着宫廷音乐与满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复合形态,充分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存,具有其他文物不可代替的作用与价值,这个价值是永恒的。保护、研究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避暑山庄文化李月辉近几年来,特别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前中国承德首届避暑山庄文化研讨会的召开,对避暑山庄文化进行了多层面的广泛深人的探讨,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避暑山庄文化研究都...  相似文献   

10.
避暑山庄是承德的辉煌.正是避暑山庄那深远而厚重的文化的浸润,使得这所河北省首批办好的24所名校之一的承德二中熠熠生辉,光照紫塞.  相似文献   

11.
谈历史文化名城与避暑山庄的关系兰晓冬避暑山庄的建立,是承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性,因此,仅有避暑山庄是不够的。我认为,避暑山庄的建立和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过程,二者的综合体方可使承德成为名符其实的...  相似文献   

12.
避暑山庄文化是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多民族团结交融,展现承德历史和承德人精神风貌的文化。就景观而言,除了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之外,还应该包括文化遗址、名人宅邸、自然景点和街区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清代承德历史的研究,成果斐然,作者即专门就近30年来涉及清代前期承德经济开发与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状况做一择要综述,为加强对避暑山庄文化本质特征和系统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康熙在承德营建避暑山庄直接原因是与健身祛病,而深层次原因是加强满、蒙、汉、藏、维各民族的文化情感交流,促进国家统一。乾隆继承康熙遗志,爷孙俩在承德活动达66年之久,创康乾盛世。由于承德优越的地理位置,伴随盛世成为京城以外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德清音会,已有百年历史;演奏的避暑山庄宫廷乐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两晋时期。这里介绍的16首古曲,已被确认是当年清音会演奏并传承。作者寻找历史,追根溯源;分析乐曲营造的典型环境,挖掘乐曲蕴含的深层内涵,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钦定热河志》中的舆图,为我们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清代热河地区及避暑山庄的地理地貌,及该地区沿革形胜和城市的发展情况,是我们研究承德乃至清朝前期社会政治、民族宗教和文化状况的重要史料,需要我们很好地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是河北承德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合"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山庄因"和"而修,外庙因"和"而建,承德因"和"而兴。天地之和、天人之和、民族之和、宗教之和、生态之和……延伸到教育,承德人巧妙借助"和合"思想,整合各方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德育"风景"。  相似文献   

18.
承德地区满族酒歌浅析杨文星承德是塞外山城,属“红山文化”区域,自周秦以来,先后为山戎、东胡、乌恒、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清朝入关后,先后在承德设置了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使之一跃成为清政府第二个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因此,具...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承德书院始于乾隆时期,止于清末书院改制,共一百多年时间。清代的承德书院随着避暑山庄的兴盛而兴起,为承德地方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当下承德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大儒纪晓岚,由于受命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曾先后多次来承德,校对、修改四库全书。在山庄闲遐时撰写了《滦阳消夏录》和《滦阳续录》。其中对承德的山川秀美多有论述。纪晓岚用自己的才情丰富了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