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无稳态电路(自激多谐振荡器)。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三种电路如图1。  相似文献   

2.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它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限流式接法(如图1a),另一种是分压式接法(如图1b)。下面我们对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电路的改进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学生实验,采用“并联半值法”测电流表内阻rg,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中学物理实验室为其配备的仪器参数为: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玻璃导电实验需要220V照明电源,很不安全,不适合学生课下自己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玻璃导电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冲激响应的求解是动态电路分析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系统的给出了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冲激响应的数学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RLC并联谐振电路为例,以电路的相量图为基础,结合基本的数学知识,推导并分析了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电路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电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AFC电路和APC电路的分析对比, 并且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作者认为电视机行同步电路, 应属于APC电路, 而不是AFC电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举例将层层垒加法和等效取代法结合于同一电路中,对同一电路变量的求解过程作对比介绍得出计算量较小的方法;运用网孔分析法、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叠加原理等经典线路分析方法求解电路变量时的适用情况及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根据实际电路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求解电路变量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如图 1 ,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 ,负载RL 两端分别与固定端A及滑动头C相连。接通电源后 ,AC间的电压 (即负载RL 两图 1端电压UL)仅是电源电压E的一部分 ,且随着滑动头C的移动而改变 ,故称分压电路。分压电路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电路。由于电路结构简单 ,实验中实验条件、器材的选择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对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 ,能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实验 ,而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可使我们直观、方便地把握影响UL 大小的因素 ,同时更有效地解决真实实验中调…  相似文献   

10.
研究RC电路充放电的另一途径广东省教学设备中心欧阳绍庆译在各种教科书中,研究阻容(RC)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规律都采用图1甲所示的串联电路,几乎没有考虑过图1乙所示的并联电路。不过,如果采用图1丙所示的并联电路来研究和进行实验,会带来前者所缺乏的几个好处...  相似文献   

11.
ICL8038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一是ICL8038的原理框图,它是由恒流源充放电振荡电路及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恒流源充放电振荡电路产生三角波和方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相似文献   

12.
谐振电路中的响应是餐加激励信号频率的函数,不同的响应信号发生谐振的频率并不相同。本文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RLC串联谐振电路在外加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电路中的回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谐振条件,并对其谐振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用电表的教学和修理在中学教学中是个难点。本文运用隔离分析法,将复杂的电表电路解剖为各个单一项目的测量电路,并用最基本的原理与实际测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学实验中,例如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某一用电器的伏安曲线等,都存在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叙述了放大电路在小信号作用下,晶体管线性化电路模型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晶体管线性化处理在工程计算上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电路电容器及电感器储存的能量与时间t无关,然后分析并联RLC电路的品质因数与储存的能量和消耗能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和RLC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初三物理 (人教版 )第十章《生活用电》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这一节通过图 1、图 2分别演示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及“总功率过大”实验。图 2这两个演示实验缺陷是 :仪器过多 ,组装费时 ,在讲台平面上演示不够直观 ,易触电不安全 ;若用电教板则不能用 2 2 0V交流电 ,用小灯泡等代替又无说服力 ,学生不易接受。为此 ,我做了一个教学板 ,把两个实验在此板上分两步进行 ,用于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制作材料一块长 6 0cm、宽 4 0cm、厚 1 5cm的木板 (漆成白色 ) ,一个安放木板的支架 ,一个闸刀…  相似文献   

18.
(1)改进原因 在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测量实验中,通常采用同一规格的两只小灯泡做为用电器,选用接近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电压做为实验电路的电源电压。这种做法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两个灯泡在串并联电路中都分别处于相同的工作状态,这样会让学生认为同一种连接方式中的电器一定处于相同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1创意各版本教材中在讲家庭电路时,都会有一个家庭电路的图。只是从图上看,教师不容易讲解,学生不容易看懂。如果能够将其立体化,变成实物演示给学生就好了。于是我们的老师就动手制作起来。2所需材料长方形木板、铅笔、木板支架、家用电能表、闸  相似文献   

20.
电路理论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点课程,其教学质量对学生整个后续课程的学习关系重大。本文介绍了电路理论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历程,并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