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管取液器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用到液溴、氯水、氢硫酸等液体,这些液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强烈的刺激性,特别是液溴因它密度大,不易用一般滴管取出。为此,我设计了套管取液器,它可以安全地取出液体,并减少有害气体的外逸。  相似文献   

2.
1 溴的取用与保存溴是一种易挥发、腐蚀性很强的化学试剂。若液溴溅落在皮肤上会腐蚀皮肤并对皮肤造成化学灼伤 ,若人吸入了一定量的溴蒸气会引起呼吸道损伤并可能导致呼吸道水肿。因此 ,我们在取用和保存溴时要格外地小心。( 1 )溴的取用 :由于液溴容易挥发成溴蒸气 ,我们常常在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取用溴时 ,我们要用滴管伸入试剂瓶的下层 (即溴层 )来吸取。由于溴的密度较大 ,吸取过程中常常会有液溴滴落到桌面上或手上 ,使桌面或手上的皮肤被腐蚀。针对于此 ,笔者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双细滴管 ,如下图 1所示 :图 1其制作…  相似文献   

3.
巧取液溴     
(1)装置(见图1)(2)实验步骤①在新购液溴瓶上配一大小适中的木塞(或橡胶塞),打上双孔,分别插入“U”型活塞和“L”型活塞。  相似文献   

4.
新式滴定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具装置图(图1)1.滴定管2.小橡皮塞3.弯管4.导气管(医用输液管)5.开关(医用输液开关)6.气门7.橡皮活塞a8.橡皮吸气球9.橡皮活塞b图12特点和用途(1)特点①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控制滴定液的吸取及滴定,具有取液准确,滴定速度稳定的特点。②集原酸式及碱式滴定管于一体,既能滴定酸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中,苯跟溴的取代反应实验,往往因条件控制不好,反应不能发生或过于剧烈.根据教学实践,如按下面的方法来做,很易成功.用量筒量取10毫升苯(化学纯),用滴管估取1.5毫升溴(优级纯),依次放入干燥的100毫升烧瓶内,充分振荡.此时看不到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不加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当向烧瓶内加入1~1.2克还原铁粉(分析纯)后,可从容不迫地(此时反应虽发生,但不剧烈)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瓶口.将看到烧瓶内液面呈沸腾状,并听到发出“咝、咝”的响声.接着可看到导管口附近出现  相似文献   

6.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1 车轮 (刹车鼓 ) 2 圆形有机玻璃板 3 刹车液缸 (气缸 ) 4 刹车蹄 5 螺旋弹簧 6 三通管 7 塑料管 8 活塞9 液缸 (气缸 ) 10 支架底座 11 从动轮 12 6V直流电机 13 皮带 14 电源开关 15 1号 4节电池盒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本教具采用剖视的方法 ,模拟演示液压或气压刹车 ,使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 )用途①演示液压刹车原理 ;②演示气压刹车原理。3 制作材料内径 2 60mm的铝锅底 1个。厚度 5mm有机玻璃板若干 ,6V直流电机 1只 ,5 0mL注射器 1支 ,5mL的…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本仪器装置由于颈部直径明显减小 ,放在台面上稳 ,更重要的是装置密闭 ,液面上气体部分体积小 ,改变这部分气体压强容易 ,改变的压强可迅速由容器内液体传递 ,使压入胶头滴管内液柱高度发生明显改变 ,滴管内水面上棕色液面增加了液体上升或下降的清晰度 ,再加上用推、拉针筒中活塞控制和改变压强大小不仅方便 ,而且便于学生领会。总之 ,该装置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需要可反复操作 ,效果明显直观。更可喜的是如此简单仪器联系浮力 ,液体内部压强知识用途很广。( 1 )演示和观…  相似文献   

8.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9.
物理小实验二则河北滦南职校实验室胡兴卓一、演示引火仪取黄豆大小的硝化棉放进玻璃筒里,然后塞入活塞,用手向下猛击活塞柄。活塞被击到最低点时,可清楚地看到筒中有一火花闪现,效果相当明显。硝化棉(化学全称“三硝酸酯”,俗名硝酸纤维)的制法:取5毫升浓硝酸(...  相似文献   

10.
1 磁控滴定管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图 1 磁控滴定管示意图2 设计方案用磁性控制器代替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控制器和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玻璃珠控制器。3 设计原理在尖嘴管外面用磁铁调控管内的塑料铁芯浮子 ,从而控制液体的流出量。4 仪器特点本仪器的特点是 :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简单、节时增效。能克服传统滴定管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 )磁性控制器的控制浮子大部分是塑料制品 ,无需玻璃制品磨砂面需“打磨”这一加工工艺 ,从而简化了生产环节 ,降低了成本。( 2 )测液管和尖嘴管一样粗细 ,测液管、尖嘴管、控制器等采用分离组…  相似文献   

11.
一、眼球活动模型 用途:适用于演示自然第五册“眼睛的科学”中的眼睛的实验。 制法:找一个废150W的白炽灯泡,用大铁钉小心地去掉灯帽,取出灯芯,在玻壳侧面取一半径为3cm的圆形范围用平钢锉锉成毛玻璃得“视网膜”。将毛玻璃相对的一侧面用墨汁涂黑,中间留一个5mm的小圆形不涂作为“瞳孔”,再用白漆覆盖涂黑部分得到“白眼球”。用铝箔纸和黑纸剪直径分别为1cm和3cm的两个小圆片,把两圆片贴  相似文献   

12.
1 蓄水池自动抽水演示模型平面布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的特点及用途(1)特点 :1本教具以良好的可见度直观地说明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 ,解决了教学重难点。2演示过程具有动感、光感 ,易吸引学生 ,提高学习兴趣。3浮球电闸联系了“浮力”、“重力”旧知识 ,用简单原理实现自动控制 ,启迪学生创造思维。4演示自动化 ,便于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演示过程仅需 2~ 3分钟 ,可按需要重复演示。(2 )用途 :1演示电磁继电器的构造或工作原理。2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例——控制抽水机电路的通断。3演示浮球利用“浮力”、“…  相似文献   

13.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模型具有循环系统一目了然,演示操作简单方便,液体流动清晰可见,符合科学原理,直观实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特点。是真正能看到流动的血液循环模型,且能反复使用。(2)用途:适用于"血液循环"的教学。3制作材料胶合板、洗耳球、塑料管、输液管、注射器、木板、自行车辐条、铁皮、水、洗洁精、红墨水、蓝墨水等。4制作方法 (1)瓣膜的制作:用20mL注射器活塞和乳胶  相似文献   

14.
李树臻,副教授,主讲教师,山东诸城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研究方向1.石油机械工程2.采油与修井工艺技术3.汽车发动机工程教学概况开设了《采油机械》、《钻井机械》,《水力机械》、《液压传动》、《泵和压缩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发动机》、《汽车构造》、《机械检测技术》、《离心泵技术》、《采油设备与技术》、《井下作业工具与技术》、《钻井柴油机维修技术》等多门课程。科研概况1.负责完成了局级科研项目“水利保护式钻井泵活塞的研制”,“井下自动定量加液器的研制”;横向服务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5.
1 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演示仪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中等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现行中等化学教材中虽有介绍 ,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着以下不足 :①溴蒸汽容易干扰生成物溴物氢的检验 ;②外逸的溴蒸汽及溴化氢气体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③药品用量大 ,不利于勤俭节约。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设计 ,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1 实验用品分液漏斗 1个 ;吸滤瓶 1只 ;具支试管 1支 ;干燥管 1支 ;90°弯管 3支 ;玻璃管 1根 ;橡胶塞 3个 ;气球 1个 …  相似文献   

16.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所示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①由于洗衣粉溶液产生的液膜层或泡泡是在大体密封着的饮料瓶中 ,湿度大 ,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不易蒸发 ,液膜层和泡泡存留时间较长 (可达 3至十几分钟 ) ,观察者可充分观察。②所用材料易得 ,制作简单。溶质 (洗衣粉 )和溶剂 (水 )配置比例不十分严格 ,都能产生液膜层或泡泡。操作使用方便 ,可见度大。③可让学生自己实验 ,激发兴趣 ,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大有好处。(2 )用途 :①薄膜干涉实验 ;②肥皂泡上的干涉实验 ;③“牛顿环”现象 ;…  相似文献   

17.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图 11 气压表  2 三通塑柱  3 气门阀  4 玻璃管 (管面上有表示气体体积量的刻度线 )  5 活塞  6 杯盖  7 玻璃杯  8 橡皮囊  9 液门阀  10 套筒  11 旋钮装置 12 温度计  13 电热丝  14 接线柱 (两个 )  15 底座2 仪器特点及用途该仪器的关键技术是用一短活塞与其下部管中的气体 (少量 )与液体来共同密闭活塞上部的气体 (研究的对象 ) ,这既确保了研究的气体质量一定 ,又确保了研究的气体不会变成饱和气体 ,从而可视其为理想气体。该仪器对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控制是利用液压传动原理 ,通过控…  相似文献   

18.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中,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倒吸现象,称之为“吸入式”喷泉。图1但是,大家常常只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册 172页 ,演示氨易溶于水的实验 ,按教材要求及图示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 ,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 ,挤压滴管的胶头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烧杯里的水即由玻璃管喷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喷泉’”。不足之处在于 :①课堂上要现制备一瓶干燥的氨气 (耗时 ) ;②需要一套制氨气的装置及“喷泉”装置 ;③只能固定在讲台上演示。笔者改进后的装置只需一个 50 0mL圆底烧瓶 ,带尖嘴管的图 1橡胶塞 ,一根橡胶管 …  相似文献   

20.
如图1所示,取一支长20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