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泛珠三角"对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等九省提出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极具启发性。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合作现状,提出了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最能动的因素,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东盟对接,泛珠三角科技合作渗入了国际科技合作因素,区域科技产品的市场扩展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泛珠"的经济科技合作重点也将随之出现一些变化。泛珠三角科技合作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一形势,宜采取产业互动演化科技合作模式和产品创新联合攻关模式,泛珠三角科技合作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将使中国—东盟合作互补性增强,区内贸易增加,增加贸易创造效应,增强区域凝聚力。广东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提高技术密集产业比重,将改变目前中国与东盟均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以出口原料、农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产品同构问题,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泛珠三角是世界信息产品生产中心,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科技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东盟的信息合作,将大大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抗御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能力。同时,"泛珠三角"科技合作要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平台作用,正确选择合作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近年来的中国经济的热点之一,科技合作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特别重要,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泛珠三角的科技合作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泛珠三角的科技实力现状出发,结合泛珠地区科技合作的几个切入点,就泛珠三角的科技合作提出了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07,(12):16
11月11日,“2007泛殊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科技咨询合作与发展论坛——东盟合作与拓展(昆明)论坛”在昆明召开。本次论坛旨在通过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技术经济优势、特点与东盟国家技术经济发展、投资环境、资源、合作契机和技术经济合作拓展等专题的探讨,以地区间的科协和科技咨询中心作为纽带,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城市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熊国经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52-55,59
本文对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各省实际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把江西、泛珠江三角区域与我国在R&D活动中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江西R&D投入与“泛珠三角”配角效应。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玉溪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玉溪市泛珠三角区科技经济合作有很好的现实基础。针对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玉溪市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加强与泛珠区域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泛珠三角区域急需培养大量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文章就该区域对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关课程设置,并提出了区域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勇 《科协论坛》2007,(9):24-25
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各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竞相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继制造业之后新一轮产业热潮正在形成,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竞争点。这一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地区、各城市均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将为学会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5-35
广东省半导体协会计划在5月召开“泛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以“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系统整机的互动发展,加强泛珠三角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