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美的道德人格对于解决人们生活中德与行的矛盾以及各种道德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伦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门传授伦理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其任务除了道德知识的传授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为此,高校伦理学课程应确立以完善学生道德人格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实施以激发学生自觉选择正确价值取向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树立发展的、动态的、多元的评价观念;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育人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努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公共美术教育主要以多媒体课程美术鉴赏的形式进行展示。美术鉴赏课程是以静态的视觉形式为表现方式,强调视觉美,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观念和健全的人格观念。文章结合作者切身教学经验,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方式,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整体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工科教师应加强育人工作,做好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为人师表,构建积极和谐、勇于创新的课程教学;加强情商教育,实现知、情、意等综合目标。做到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等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肩负社会与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富于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课程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性评价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等发生改变和创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道德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编     
《高校德育要讲点伦理学》(北京大学康贵民)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伦理精神是人本的,它追求人的价值,人性的完美。伦理教化是建构民族精神和完善民族性格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要求完善自己,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良好道德愿望。它与德育在塑造人性,提升人格等方面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因此,高校德育应系统地讲点伦理学。文章认为,当前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的一些困惑,与德育没有有意识有系统地讲点伦理学知识有关。过去,我们的德育渗透着许多伦理道德成分,但缺乏系统性、生动性和感召力。文章认为,高校德育要讲伦理学,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确立体育课程新的教学目标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设施优势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指出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满足大学生的健身、健美、竞技、娱乐、终身锻炼的需要 ;课程的教学要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创造能力、完善人格和形成个性为目标 ,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学课及其教学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学主义倾向相当严重。其突出表现是该课程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审美修养和文学精神的培育,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要纠正这一偏向,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学观;其次,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第三,实施经典文本阅读的个案法教学;第四。改革文学课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传授的不是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而高校道德教育中"主知观念"引导下的主知性道德教学虽有其自身合理性,但是大大缩小了道德教育的空间,简化了道德教育过程。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道德教学以客观普遍化的知识割裂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高校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发挥育人效果,必须从道德教学观念上、内容目标上和方法上进行转换,价值取向转向"主德"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传授的不是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而高校道德教育中“主知观念”引导下的主知性道德教学虽有其自身合理性,但是大大缩小了道德教育的空间,简化了道德教育过程.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道德教学以客观普遍化的知识割裂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高校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发挥育人效果,必须从道德教学观念上、内容目标上和方法上进行转换,价值取向转向“主德”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前提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念更新;用全方位的视野构建教育目标;结合教材,深化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不仅仅重知识的传授,而更重学生的发展;多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教学观,是高校思想政治霉论课教学的思想先导。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特征和素质结构,正确认识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确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要求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正确认识理论灌输与思想教育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教学内容观,要求深入研究课程结构,正确认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教材内容与讲授内容的关系以及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观,要求深入研究评价体系,正确认识教学评价与学生素质评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光全 《中国德育》2005,(11):14-15,25
所谓“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与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教师行为。按照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和教学创新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表现出引领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新的形象在学校德育领域的主渠道“亮相”。据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也应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含:即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德性建构的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道德人格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长期以来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而新教材遵循课程功能的多元化指向,十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使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殿堂。为此,教材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道德人文因素。教材呈现方式的改变是与课程、教材功能和内容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必然使教材采用大量文字叙述道理的模式。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编写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主题探究、情境导入、用图说理、师生互动、相关链接等方式来呈现教材的内容,并留有展示学生才能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以"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正成为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文章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视角,以《光电子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以实现在对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5.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就是要改变以前“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进而强调了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也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的状况,更准确的说:就是要在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情感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品格。利用文化知识熏陶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提升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本文提出"三个课堂整合"教学模式,第一课堂进行以渗透观念意识为主的知识传授,第二课堂进行以策划竞赛活动为主的模拟训练,第三课堂进行以参与实践运营为主的实战体验,并在三个课堂中分别从教学目标、师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入手研究如何实施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练好内功。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教师要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惟一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自己要终身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终…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面向21世纪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应该包含以下10个方面:第一,从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第二,从单纯对学习的评价观念转向“素质本位”的评价观念;第三,从单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观念转向教育全过程的评价观念;第四,从知识传授型评价观念转向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评价观念;第五,从单纯对学生智力因素评价的观念转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智商与情商结合评价的观念;第六,从对学校的封闭型自我评价的观念转向开放型学校与社会结合的评价观念;第七,从单纯对教师的监控评价观念转向对学…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障碍与困惑,亟需改革。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更新观念,改变思路,由以往单纯传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转为注重传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技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高校教师本身也应提高业务素质和信息汲纳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并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夯实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成果体现在立德树人成效上,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旨在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切实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从制定课程专业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入手,规划了实施课程教学总体思路.通过实践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融合、知识体系与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