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去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思考活动和探索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一种过程。现代的数学教育观已经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数学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根据这种观点,我认为“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从这种“活动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新的理念出发,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教给学生把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及构成的“问题”给以数学化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把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活动,使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如何在练习课中把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是全体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由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应如何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学数学、做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双基”成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被视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的副产品《。数学课程标准》为了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首次提出了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练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在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的直接的经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体验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过程性目标即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体验尝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怎样的知识技能学习,才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我的回答是:进行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因为知识,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思维,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是通过练习,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实现的。因此数学练习题设计的质与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是否体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去探索研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练习设计,使它能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本文结合我市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数学练习课中,教师应给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克服其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的、无效的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做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思维广度、深度、远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地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谈起数学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数学公式,做大量繁杂的数学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数学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良感受。新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以下笔者结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问题解决式”教学结构下如何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复习课的主要内容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已有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何冰 《教育导刊》2006,(8):18-19,33
地理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发展。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感到比起“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潜在的、长远的目标则因难以量化而使评价有更大的难度。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传授及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因此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的实现是达成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评试验研究。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中,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等作为并列的教学目标,其地位是显然可见的。学生在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等来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调动相关知识的联动,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学习情感、自信产生正促进。因此,尽管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是隐性的,但它的确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这一过程,从各个层而人手,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体可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郑芳 《辽宁教育》2013,(10):66-6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版”)课程总目标,将原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解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平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课程目标有3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事实上要求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也必须有数学地思考的过程,其中必有方法运用的过程,问题解决不能没有方法,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分为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两大目标,也是实现的、合理的.在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细分为知识技能、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许多研究表明,知识技能目标能较好地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打折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难以实现.目前,许多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如历史方程教学表明,数学中蕴涵的文化因素深化知识技能目标,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情感态度目标,完善数学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生物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生物新课程受求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生物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生物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生物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生物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改革的重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人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目标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初中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就是要不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日后高效、合理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练习过程与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设计新的练习内容与方式。所以练习过程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作出评价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广大数学教师对练习设计作了深入的探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对练习设计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练习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怎样设计练习”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在这里只…  相似文献   

20.
陈小刚 《考试周刊》2011,(85):190-19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关键在于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需求,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而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需引入”的教学方式能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重视结果产生的过程,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方面作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