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传统节日的分类及其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特征、开展原因和规模等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中,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节日活动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体育的开展与普及受到环境条件和器材、当地经济发展、参与者的态度等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价值与意义,并主动积极地进行传承与建设。首先,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节日庆典纳入保护范围,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传统节日有三大传统:反映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反映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体现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最后,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因此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保护是当前急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82):161-162
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特别强调了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相关部门单位应当通过节日的契机,精心组织节庆活动,以此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途径。幼儿的德育教育则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通过展示我园开展的节日德育活动,对传统节日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我国春节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春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难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传统节日的分类及其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特征、开展原因和规模等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中,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节日活动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体育的开展与普及受到环境条件和器材、当地经济发展、参与者的态度等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6.
李晓虹 《山东教育》2013,(Z3):57-58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浓郁的民俗文化,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形式,成为我们诠释民族传统的有效载体。因此,我园把节日活动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展系列节日主题活动,把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之中。以传统节日活动为切入点,生成节日主题活动我园组织编写了相关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积极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作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使节日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一、传统节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华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让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  相似文献   

8.
卢红 《现代教学》2015,(Z1):77-78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华传统节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对节日的由来和蕴涵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人过中国节"是我校品牌活动,至今已开展了九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有中国年俗主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增强其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淡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时代性不强、"洋节"入华的冲击、节日法制化不足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乏力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与行为的提升。增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藏区位于青康藏高原东北缘,特殊的自然和民族、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藏族民间传统体育,这些传统体育的功能和形式具有区域的不同,主要分为嬉戏娱乐、竞技能力和节庆仪式3类,传统上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主要通过政府主办的民族体育赛事、群众自办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融汇于节日庆典或依托于宗教祭祀仪式等4种模式进行传承保护,当前,复活对藏族传统体育的记忆,促进当地藏人参与式的发展以及走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是藏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的省份,各民族在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伴随着各种民间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和竞技性。但是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锅庄舞蹈是藏族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体育活动之一.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锅庄在甘肃旅游业中传承与发展,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节日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形式不仅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而且具有独特浓郁的审美价值.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因其可观赏性与可操作性而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对学前儿童实施手工教育,其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根据时令利用不同节日独有的民俗艺术作品形式开展手工教育活动;二是利用某些传统节日共有的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专项的手工教育活动.基于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作品形式开展儿童手工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文素养,拓宽儿童的文化视野,而且有助于儿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5.
节日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其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性格和独特的价值观。元上都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一些与皇帝活动有关的重要临时节日、宗教节日和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节日等。节日的多元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16.
邹静宇 《中学教育》2007,(12):16-18
俗话说:"小孩子盼过年。"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节日都是一张最清晰的快乐底片。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源,或源于宗教活动,或源于祖先的农业生产活动,或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伟人,这些都打着民族的深刻烙印,与民族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欢度这些传统节日,会激发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繁衍,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文体兼并性、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性及美学特征等特点,而这些特征,又使之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旅游业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1.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某网站举办推介中华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动,请你从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四个节日中选择一个,介绍并描述节日的情景或气氛,以引起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兴趣。不超过60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节日的概念越来越淡化,节日的内涵也正在不断被忽略的今天,对国家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所有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淘洗已经有着极强的人文内涵,充满了触动人心灵的力量,发掘这些动人的魅力是重新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