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五派掌门人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振铎、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吴式太极拳名家李秉慈3月8日齐聚香港,宣布今年将成立世界太极拳总会,以进一步弘扬太极这一种国粹。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太极哲理解释拳理,撰写了《太极拳论》,从此出现了“太极拳”的统称。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除了拳,还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和技击性的太极推手等太极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与素  相似文献   

3.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注:李承祥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林百杰,武术八段。  相似文献   

4.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注:李承祥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林百杰,武术八段。  相似文献   

5.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承祥 《健身科学》2010,(12):38-38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曲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害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善洪  吴兰 《精武》2005,(5):44-45
吴式太极刀传统套路的练法是面东起势,全套动作演练结束只有两分多钟。在我们编出这个套路之前,也有吴式太极拳的名家对太极刀的套路进行增改。为面南起势,演练时间为3分多,速度稍快,难以展现太极刀快慢相间的特有风格。在笔者的恩师、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太极拳家柳恩久老师的指导下,笔者参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吴式太极拳南北两派各位名人的太极刀练法和特点,完成了对吴式太极刀的增改工作,起势改为面南,全部演练时间约需3分半。  相似文献   

10.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童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同、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06,(1):18-18
1934年出生,吴式太极拳大家吴鉴泉先生的外孙,吴英华、马岳梁先生之子。7岁开始跟随外祖父吴鉴泉学习太极拳,继承了吴式太极拳精髓。长期从事医疗工作,现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社长,出版有《太极本义》等专著。  相似文献   

12.
1.要先练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再练其他。有公园的太极拳辅导站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跟着辅导员听着音乐打太极拳,而且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杨式竞赛套路、吴式竞赛套路、陈式竞赛套路、孙式竞赛套路、32式太极剑等等,整个练完也差不多一小时了,满头大汗。我个人认为这只仅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要求,而要想练好太极拳是绝对不能这样的。虽然各种流派太极拳的拳理相通,但每个流派太极拳的特点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地掌握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之前,每天每个流派的太极拳不断重复地打下来,一定会打成四不像的。  相似文献   

13.
仰东 《中华武术》2000,(9):33-3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44年前,为了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有关专家创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后又相继创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它们都属于太极拳简化套路的范畴。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套路与简化套路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发展太极拳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6,(1):T0002-T0002
1938年出生,河北安新人。“中华武林百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自幼随祖父李玉琳、叔父李天骥习武。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等。出版了大量太极拳专著,代表作有《太极拳标准教程》《太极剑入门》《武当太极剑》等,创编了套路“太极功夫扇”。多次出国讲学及担任裁判。  相似文献   

16.
龚政  吴翩 《武当》2001,(5):53-54
记得那是1999年,《武当》编辑部收到一篇从新西兰寄来的稿子,作者叫颜紫元,自称是吴式太极拳传人。文章是对吴式太极宗师的部分介绍。考虑到《武当》接触吴式太极的文章较少,报道也少,以及为鼓励旅居外国的华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劲头,《武当》在与颜紫元的联系中,建议他将有关稿子全部寄来后连续登载。这就是《武当)2000年第6-第11期连载《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李承祥 《健身科学》2011,(12):37-38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  相似文献   

18.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  相似文献   

19.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