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唱游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课,重点突出了“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特点,符合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它通过律动、儿童舞蹈及歌表演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等。实践证明,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爱动。因为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如何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让他们在40分钟的音乐课堂真真正正的学到知识?游戏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它也是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孩子们在唱歌或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已将游戏列为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唱游教学方法就成为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一道亟待探索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拟以儿童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律动游戏教学为例,来阐述自己对于音乐游戏教学的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5.
唱游教学是学与玩的教学,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置的趣味性、综合性音乐课型。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听、视、唱、奏、动、创等综合活动形式,提倡音乐活动的多元性,注重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一、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特点1、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为"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它不  相似文献   

6.
音乐游戏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他四项内容为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欣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表演领域中综合性艺术表演(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向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教育学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为着眼点,既注意儿童的自然游戏,又注意为儿童编制有规则的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唱游”教学例谈王元运(永丰县潭城中心小学)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指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包括唱游,一年级的唱游可以多安排一些课时。”乍听唱游,似乎有些陌生。何谓“唱游”?顾名思义,就是唱歌加游戏,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即...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流动的小河,唱游则是河里欢乐的浪花。《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在唱中动,在动中唱"的唱游教学呢?结合多年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堂中,唱游教学指以音乐游戏为载体,运用欣赏、律动、歌表演、读谱认知等综合性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教师可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索总结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唱游教学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环节规划与音乐训练小品的创编,并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促进双基目标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0.
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高中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成为培养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游课的指导思想是“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缺乏节奏感。而“唱游”教学所采用的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内容包含了丰富的节奏素材。由于唱游本身极富于情境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潜意识与审美潜能。因此利用唱游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受节奏,接受节奏的训练,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12.
音乐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唱游课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而设置的一门新型的音乐课程。它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的,以...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课程内容按不同学段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其中趣味唱游是小学低段(1-2年级)的四项学习任务之一。作为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它是以歌唱为主,融合演奏、声势、律动、即兴表演、舞蹈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及其活动内容,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的音乐活动,有着能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艺术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明确唱游教法的目的、意义、任务;掌握唱游教法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形式;充分认识唱游教法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唱游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音乐动力,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阿萨菲耶夫曾说过 ,音乐“既是艺术 ,又是科学 ,也是语言 ,亦为游戏”。但有人认为上小学音乐课不难 ,原因是内容简单 ,更有甚者干脆把音乐说成是唱歌课 ,认为只要教小朋友唱唱歌就完事了。我认为这有些偏颇。教学中 ,我根据学科的特点 ,紧紧围绕大纲和教材 ,拓宽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一 ,根据小学生儿童的个性 ,辅以一些歌表演或律动动作 ,课堂教学动静结合 ,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 ,促使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乐感 ,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由于儿童的个性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 ,倘若以单一的唱歌来进行教学 ,容易使儿…  相似文献   

16.
以往,小学音乐大纲明确规定:低年级设“唱游”课,中年级设唱歌课,高年级设音乐课.后来,都改为唱歌课了.现在,又有将低年级的唱歌课改为“唱游”课的趋势.对于中年级可否上“唱游”课,似乎尚无人论及.我从事多年中、高年级唱歌教学,想借此篇幅浅谈一点认识.一、什么是“唱游”“唱”即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活动,“游”是对“唱”的演绎和加强.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拍掌、跺脚、捻指、演奏、舞蹈都含有“游”的因素.它与音乐、语言、舞蹈、演奏紧密地联系,而以音乐为核心,具有丰富的“唱游”内涵.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为此,他创造了“体态律动学”.通过节奏的因素,把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紧密结合,学生逐渐掌握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并带有自己的创造性.这种“律动”就包含“游”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唱游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唱游教学目的是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美和欢乐,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中的唱游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律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环节。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律动还能借助儿童的身体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律”是音乐的弦律,“动”是动作。它可分为:“体态律动”“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不论是哪一种律动,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然后要求他们把歌曲唱准、唱好,再配合少量的动作。动作设计力求简单易学,活动范围不要过大,要有音乐性。如第二册教材中《小宝宝睡  相似文献   

19.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唱游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而且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唱游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应从简单的律动和模仿动作开始律动是人体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节奏、力度等做的韵律性的动作。低年级音乐歌曲的拍子,通常是简单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我们可以通过律动来完成。如:二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打开,使之形成拍开、拍开的简单韵律,同时加深对二拍子强弱关系的了解(拍为强拍,开为弱拍)。三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  相似文献   

20.
唱游是学生学与玩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情绪等诸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因此,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试用“动中学、玩中练、乐中思”三部曲进行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