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多年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作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用滚热的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让"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题。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有奉献精神,必须把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转变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功平 《教师》2010,(20):76-76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有奉献精神,必须把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转变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无条件地信赖、服从教师,他们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的“心之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开孩子虚掩着的心门.用教师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去感召学生,诱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念与激情.  相似文献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有赤诚之心,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之情,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6.
王忠莲 《考试周刊》2013,(69):179-180
"以爱育爱"是教育规律,"施爱—懂爱—去爱"是具体方法和措施,我们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关爱学生,让学生了解、体验、懂得自己生活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之中,从而让他们尝试、实践,这就是"爱的传递".我作为人民小学的一名普通的中队辅导员,用爱心为孩子托起一片美好的蓝天.  相似文献   

7.
以爱治班     
以爱治班惠民县第二实验学校牛一兵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师要真诚地爱护学生,尤其是斑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真挚的爱,以爱治班,用自己的爱心去赢得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密切师生间的...  相似文献   

8.
谈师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时刻与学生的情感密切联系在一起,教师对学生有赤诚之心,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之情,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要想创造良好的师爱氛围,仅有满腔的热忱还是不够的,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爱能够转变一个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离开了爱,一切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教师自有教师的幸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幸福。在古今中外关于教师的诸多比喻中,“蜡烛“”人梯“”园丁“”工程师”,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地奉献,在传递幸福中创造幸福,在创造幸福中升华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正是用自己的爱和热情为人类造福,让别人幸福,播种希望,开创文明。无私,才会“燃烧”,没有偏见,没有杂念,怀抱一颗赤诚之心。这是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有爱,才能“照亮”,爱生活,爱生命,爱学生,让爱在无私奉献中闪光。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人与神之间,就一而拥有作为教师的幸福。也许他并无物质的富有,却有精神的寄托;并不是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却拥有阔大的利他胸怀!反观人生,确证生命是幸福。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建者。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用爱去温暖、体贴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真情和厚爱,才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班级各项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2.
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触点,也是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没有爱生之心,就没有教育”为题的座谈会上,一位小学班主任谈到,她任教二十多年来,为了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从来没有拉过一个小朋友进办公室。细微之处见精神,试想这位教师花了多少精力,用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口舌呵!如果她没有赤诚的爱生之心,没有正确的教育观点,是难以做到和坚持的。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尊重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学生付出真挚深厚的爱,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  相似文献   

15.
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触点,也是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6.
王鸿 《辽宁教育》2012,(12):78-79
鲜花绽放是美丽动人的瞬间,是奏响生命乐章的时刻,鲜花盛开的声音,你听过吗?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能听到一种比花开的声音更奇妙,更生动,更让人动情的声音,这就是心灵之语。人们都说,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颗心,每颗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教师用自己无限的真诚与无私的爱,聆听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声音,感受与学生的心灵之约,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疏导学生在成长的历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陈风波 《双语学习》2007,(4M):25-25
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用爱去温暖、体贴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真情和厚爱,才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班级各项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拥抱的魅力     
王欢 《辽宁教育》2010,(3):26-26
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初登讲台,面对着台下一张张鲜活的小脸,我告诫自己要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中都充满阳光,决不让一个孩子在我的班级里掉队。半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却深切地体会到了孩子们那颗渴求被人肯定、被人欣赏、被人拥抱的心。“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只有给予学生真挚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爱,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19.
李彭丰 《家教世界》2013,(8):107-107
师生之间一定要应建立良好的情感,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无条件地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据此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养中对该学科的兴趣来。  相似文献   

20.
刘立华 《教育》2011,(31):54-55
做为一名班主任,应注重在实践中虚心学习,积极探索,以提高教学育人的工作效率。经过几年的磨合,笔者认识到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真挚的情感是前提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产生强大的爱之电流,有利于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