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我想,假若吕公著吕大丞相身边的"佛钻"们能够"穿越"一下来到当代,他们会自愧不如的。君不见,眼下"牌钻"、"球钻"、"棋钻"、"歌钻"、"舞钻"、"诗词钻"、"书画钻"、"摄影钻"、"徒步钻"、"网游钻"等等已是层出不穷,且"一人数钻"、"集众钻于一身"的与时俱进者大有人在,如此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钻"在成长。  相似文献   

3.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4.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5.
陈琳  王运武 《教育研究》2015,(3):127-130,136
着眼智慧教育设计微课,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短小精悍、易掌握、高效率、得其精华及利于建构是微课本质。智慧教育的要义是,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建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秩序、新形态,根据信息时代创新要求重构教育,造就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习者。微课设计智慧在于:"效果"、"开放"、"多元"、"视动"、"巅峰"、"引领"、"易"、"灵"、"研创"、"立体"及"评价"。  相似文献   

6.
高山戏     
也叫"演故事"、"耍过场"、"高山剧"。流行于甘肃陇南山区,约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因发源于甘肃武都县高山一带而得名。高山戏的音乐健康优美,抒情柔和,朴实动听。唱腔由若干各自独立的唱曲组合而成,属曲子戏类型。主要唱腔有"爱阳花"、"开门帘儿"、"骨碌"、"船曲"、"车曲"、"小桃红"、"卖杂货"以及"过场"、"过板"等。伴奏乐器由大筒子领奏,其他是琵琶、二胡、笛子、板胡、扬琴、小唢呐,锣、鼓、钹、钗、四页瓦等。主要剧目有  相似文献   

7.
如皋方言地处江淮官话与吴方言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方言中,词缀数量多、使用频繁。前缀主要有"老"、"第"、"阿"等,中缀主要有"的(里)"、"不"等,后缀主要有"儿"、"子"、"头"、"佬(儿)"、"宝儿"、"家"、"俫"、"侯"、"不刺"等。与普通话相比,如皋方言中的不少词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对如皋方言来说,词缀是其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个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Квас的词源语义在于揭示"饮料"、"羹"类物质和"酸"、"发酵,发酸"、"发泡"等一系列性质、性状,其概念义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作原料及工艺有关,也可扩展指称"汽水"。Квас可以转义为"贫寒"、"国家日常生活老旧方式"。Квас的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呈现辩证性:квас兼具"冷"与"热"、"好"与"坏"、"悠久"与"陈旧"的联想义;квас象征基本生活诉求和贫穷,珍贵的东西和平凡的东西,成功与失败。在联想语境下,квас有"多样性"、"生活气息"、"家庭氛围"的特征,而在成语、俗语语境下,квас还能象征"原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9.
纠错:"饥笑"应改为"讥笑"。"饥"字最常见与"饿"连用,食字旁多与食物有关,如"饥寒交迫"、"饥不择食"、"画饼充饥"。"讥"字为言字旁,"讥讽"、"讥笑"、"冷讥热嘲"等都与言语有关,意指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10.
阿干考     
通过大量的工具书和地方文献,讨论了"阿干"一词的含义、语源,和"阿干镇"、"阿干县"、"阿干堡"、"阿干山""、阿干岭"、"阿干水"、"阿干峪"、"阿干关"等以"阿干"为名的地名的起源。结论是:"阿干"源于鲜卑语,意义为"兄长""哥哥",又与"沃干"同音。"阿干"用于地名,前人认为即"兄长"之意,源于慕容诗"阿干歌",但本文依据现存最早出现"沃干"一名的《三国志》,认为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负责人的角色主要包括教育科研的倡导者、监督者、顾问、研究者、管理者、促进者、协调者、帮助者、中间人、合作者等。通过调查发现,苏中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科研负责人角色认同的总体均值较高,并且以"倡导者"、"研究者"为最高,而以"顾问"、"帮助者"为最低。三类群体在"监督者"、"中间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管理者"、"协调者"、"帮助者"、"合作者"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里,由于语义、语法等因素,助动词"可"逐渐转化为语气副词"可"表强调,其语法位置通常位于心理活动动词或性质形容词前。当"可"作为助动词时,常与副词"良"、"实"、"深"、"甚"、"胜"、"真"等搭配,表示强调。与此同时,"可"还作为构词成分,放在一些新出现的词语里如"可煞"、"可怜"、"可不"等表强调。元明清时代,还出现大量"可"+vp模式表强调。本文将从历时层面,研究"可"强调功能的产生及演变。  相似文献   

13.
"幸"与"辛"     
字典王国里有这样两个臣民,不仅模样相像,连名字的写法也差不离,你猜猜它们是谁?那就是命运迥异的"幸"和"辛"。 "幸",总是福星高照,鸿运相伴,是十足的幸运儿。什么"幸福"、"荣幸"、"万幸"、"庆幸"、"喜幸"、"幸好"、"幸亏"……都由"幸"唱主角。惹得字典王国的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传统的语文教学任务分为四块,即"听"、"说"、"读"、"写"。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在教师、学生的印象中,"听"、"说"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教师不教它,不影响教学业绩;学生不学它,也无碍于考试升学。所以,语文教学中,它是被忽视、被淡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黄帝四经》中的"理"与"道"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理"与"道"对勘,方显"道、理"之同异以及理之内涵、理之层次及理之意义。"理"有"天理"之意,这与作为"本原、本始"的终极之道相当。"道、理"有别,疏密不同,道若"为一、为总",则理"为多、为分"。道生法,法者,由道而出,但"道"必须经过现实的下落过程,外化"道"、承担"道"各种实际功能者为"理"。理为现实中法的依据与规范性标准,由理到法,便有"法度、刑名"清晰化之要求,而一旦"刑名法度"规范化、清晰化,紧接着便是"循名责实"之需要。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起"循名责实"之重任,因而"顺道、执道与体道者"便成了最终有资格充当"循名责实"之主体。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8,(9)
自2004年2月起,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就开展了"争七彩银杏卡,做金色好少年"活动。"七彩银杏卡"是以"银杏"图案为主体的红、橙、黄、绿、蓝、白、紫七色卡片,分别代表"品德行为"、"勤俭朴实"、"绿色学习"、"体育保健"、"艺术书香"、"实践创新"、"和谐交往"。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笔撰文,叫"命笔"。二、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三、写作中断,叫"辍笔"。四、替别人将口授的内容写成文字,叫"代笔"。五、集体讨论,一人或几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六、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七、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八、文章体现的笔法、技巧或风格,叫"文笔"。九、文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文字,叫"伏笔"。十、寓意含蓄不做直叙的文字,叫"曲笔"。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传统的语文教学任务分为四块,即"听"、"说"、"读"、"写"。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在教师、学生的印象中,"听"、"说"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教师不教它,不影响教学业绩;学生不学它,也无碍于考试升学。所以,语文教学中,它是被忽视、被淡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层面,"表征主义"、"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的长期霸权,终使"人之退隐"、"物性遮蔽"与"个人知识排斥"等教育之弊持存,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是。基于"现象学"理念,与"生活世界"相适切的"叙事"之课程价值得以被重估,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叙事"超越"命题"的内在涵蕴,以及"具身性"的"个人知识"体验犹使当下课程困境得以破解。与传统有别,基于"生活世界"的"文本"收聚、基于"同类主题"的"文本"择类、基于"模糊规则"的"文本"呈现等构成"叙事"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则在"文本在先"、"文本寓居"、"文本释义"、"文本重构"中展开。  相似文献   

20.
近日,武汉市第二届"武汉现代少年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是为响应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做文明武汉人"号召而开展的一项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本届评选活动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干预,加大青少年社会教育力度,帮助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活动将评选出"阳光大使"、"目标大使"、"智慧大使"、"快乐大使"、"协作大使"、"爱心大使"、"诚信大使"、"效率大使"、"创新大使"共计九类"形象大使"。该活动将于2008年6月结束,并于200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召开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