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呼啸山庄》和《还乡》中的凯瑟琳和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分析,认为她们在“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她们对大写的他者的欲望的无法满足使她们在现实中不断寻找欲望的对象。欲望的无法满足使她们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最终走向毁灭,形成悲剧。  相似文献   

2.
赫斯特和苔丝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和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尽管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她们的遭遇却十分相似:被绑架在"贞操"的桎梏上。佩戴着通奸标志"红A"的赫斯特大半生生活在人们的鄙视中,同样失去贞操的苔丝苦苦挣扎在所谓的"爱"的漩涡中;她们都热爱生活,并且努力为之奋斗,可结果却迥然不同:赫斯特由"通奸者"变成了"天使",实现了人生质的变化;苔丝却由美丽、纯真的姑娘变成了"杀人犯",最终走向毁灭!赫斯特成功的人生和苔丝失败的人生很是值得现代女性去研究、思考,并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侯少隽  周宁 《阅读与鉴赏》2007,(1):46-48,52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不仅充分描绘出了被毁灭女性惊艳四众的外形美,更展示了她们超乎常人的睿智、才气及神韵。她们是天地酝酿的精灵,但她们最终的毁灭无不让读者为她们流下“一把辛酸泪”,故而《红楼梦》所引起的悲剧效果亦是空前的。写出一批女儿的美好形象,唱一首女儿的颂歌,无疑是曹雪芹创作的一个重要愿望。于是,作者唱响了序曲。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歌颂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尤其是歌颂湘云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描写了两个悲剧性的女性:曹七巧和爱米丽。曹七巧由于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而不自觉;爱米丽孤傲、怪僻、由爱生恨走向自我的毁灭。她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女性,她们都在抗争中绽放,在人性的扭曲中枯萎,隐含着深刻的人性悲剧。  相似文献   

5.
《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以其各具特色的绘画之美、音乐之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带读者走进了美丽的湘西世界和威塞克斯世界,而最终这些美丽却一步步走向毁灭,于是便成就了令人心碎的悲剧。在美的毁灭的背后,寄予了两位作家各自不同的悲剧美学观。  相似文献   

6.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曹禺的《雷雨》都有一个为自己的欲望所驱使毫不畏惧地向命运挑战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爱碧和蘩漪。她们生活在清教道德和封建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家庭中,虽然衣食无忧,但在精神上却如牢笼中的困兽,她们冲破一切桎梏,作一次困兽的斗,尽管最后由于不正常的发展,她们变为乖戾,一切都走向极端,导致自我毁灭,但在我看来,她们反抗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本文试图从质疑母性神话、展现人性觉醒、追求诗性存在三个方面来探讨她们斗争的超时空魅力。  相似文献   

7.
简析《骆驼祥子》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所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 ,虽然出身不同 ,追求不同 ,但最终同样沦落为旧社会的牺牲品 ,反映了旧社会妇女的共同命运 ,进而痛斥了旧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8.
《百年孤独》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女陛人物就有十多个。她们是一群令人心颤的奇特女人,爱情极致、人性极端。她们是布恩地亚家的生命之源,也是布恩地亚家的守护神。她们坚韧、独特、诡异和凄美的生存姿态恰如布恩地亚家这副骸骨上的红百合。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这部艺术巨著所反映的主要思想倾向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对《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倾向可以作这样的认识和表述,即:曹雪芹深刻地描写了封建社会里各阶层妇女被摧残、被毁灭的悲剧命运,热情歌颂了他们不满现实的反抗、叛逆和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追求,大胆地为她们呼吁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观点     
★《南风窗》宝马教授的教学毁灭论据报道,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有七八个手机号码、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可谓财气逼人。这可并不算什么,因为更为咄咄逼人的是他独创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毛姆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女性的厌恶,他将西方文明社会中的女子塑造成冷酷、自私的妖魔,认为她们是造成男子堕落和毁灭的祸水。而《寻欢作乐》中的罗西却是毛姆在小说中唯一大加颂扬的女子。罗西集中代表了毛姆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即有着浓烈生命热情和纯洁、健康人性的女子。  相似文献   

12.
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的爱情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主旋律,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苔丝个人的性格与命运、环境、社会的冲突,从而造成了个性的毁灭。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经典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女性一苔丝的毁灭。本文分析了苔丝和她的爱人克莱尔的人物形象,在对比论述中阐述了苔丝的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成人的童话,童话是儿童的小说。小说是直白的,童话是隐晦的。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话,反映的都是作者的“情结”。安徒生和福楼拜将自己内心无法摆脱的心结,分别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红鞋》和《包法利夫人》。清苦的童年,爱的匮乏,压抑的欲望是主人公努力的动力,也是导致她们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成人的童话,童话是儿童的小说。小说是直白的,童话是隐晦的。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话,反映的都是作者的“情结”。安徒生和福楼拜将自己内心无法摆脱的心结,分别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红鞋》和《包法利夫人》。清苦的童年,爱的匮乏,压抑的欲望是主人公努力的动力,也是导致她们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1956),于1927年发表了著名的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毁灭》。鲁迅先生于1930年将《毁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说它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鲁迅认为,《毁灭》是“纪念碑的小说”。的确,在无产阶级文学发展史上,《毁灭》是一部里程碑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苔丝》写的是一个美丽、纯朴、天真的农家少女在家庭窘境与社会传统习俗的双重挤压之下,通过和亚雷、克莱尔两个男人的爱情纠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故事。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的毁灭,对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首先重点讲述了苔丝命运轨迹的三个阶段,进而从性格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宗教因素方面分析了苔丝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这一人物的悲剧集中体现了作者哈代的悲剧观,即人物的欲望会带来自身的毁灭。本文将有选择地对小说情节与人物描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苔丝渴望萌生的原因和其带来的后果,以进一步解读哈代的悲剧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百年孤独》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在挽救被男人们破坏的世界,或者在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布恩迪亚家族摆脱不了的百年孤独的诅咒,她们也摆脱不了与孤独为伴的命运,但是她们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其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作品《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