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VP—neg?”是黄冈方言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问句类型。“VP—neg?”有两种基本句式:“VP有(没有)?”和“VP不?”。“VP有(没有)?”句式在黄冈境内用法较为一致。“VP不?”在各县市方言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种情形,其差异主要表现在“VP不?”式和语气词的结合上,构成的方式不同,其语义倾向和语用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冈方言“VP不”和语气词的结合,表现为或连用或拼合,最终“不”逐渐虚化为语气词“呗”,其种种不同的用法,反映了黄冈方言“VP不?”句式由正反问句向是非问句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论“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是汉语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全文分三个部分:一、分化演变的过程;二、分化的基础和原因;三、分化演变的地域分布。主要观点如下:1.“V—neg”式的分化演变自南北朝始至清代中叶全部完成;2.“V—neg”式分化出“VP吗”后,自身的类型减少,使用频率下降;3.初期的“VP麽”与现代的“VP吗”在用法上有差异;4.“V—neg”式分化的基础是反复问与是非问疑问程度的相同以及“不、无”与“麽”读音的相近,原因是“不、无”离开了最初的正常位置并与谓语之间隔有复杂宾语;5,“V—neg”式在相当多的方言中没有分化出“VP吗”问句。  相似文献   

3.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薇 《现代语文》2009,(11):95-96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不VP”“阿VP”和“阿V不VP”三种类型,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反复问句在南京方言里共存,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4.
龙川客家话正反问句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阿唔VP"型,一种是"唔VP-(PRT)",特点是发问词中由"阿"和否定词"唔"构成,麻布岗等镇保留了"阿"和否定词"唔"作为发问词,回龙、龙母、老隆等镇两者合音,通衢等镇合音后脱落否定词韵尾,但在部分常用发问词中依然保留。"阿唔VP"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功能与广受学术界关注的吴方言"阿VP"问句相同,但龙川话的"阿唔VP"与选择问句"VP啊唔VP"关系密切,有可能是选择问句删去左边的动词而成。"阿唔VP"是属于否定词前置构成的正反问句,是汉语方言正反问句的一种新类型,可称为"F-(neg)-VP"。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方言的问句理论出发,聚焦河南鹿邑方言中"可VP"问句的句型及其解释。研究表明:河南鹿邑方言"可VP"中"可"主要继承了古汉语中虚词"可"的疑问副词性质,起到发问的作用;根据定量语料分析得出,鹿邑方言中"可VP"存在附加式问句:"S+‘可VP’"以及一般的"可VP"问句;分析"可VP"问句得出,在鹿邑方言中"可VP"在问句中一般做主语、谓语、补语;鹿邑方言"可VP"问句中不能套用"可VP"句式,以及"X不X"句式。  相似文献   

6.
"莫(不)VP-neg?"句末neg的虚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汉语中肯定式的测度问句“莫VP?”和否定式的测度问句“莫不VP?”句末均不排斥用否定词neg,“莫VP—neg?”、“莫不VP.neg?”句末的neg均是否定词,并未虚化为语气词。“莫VP.neg?”是测度问句“莫VP?”与正反问句“VP—neg?”糅合的产物,“莫不VP—neg?”是测度问句“莫不VP?”与正反问句“不VP—neg?”糅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属江淮官话的泰州方言中“个VP”反复问句的基本格式和常用变体,对“个VP”的句法特点进行了考察,并论述了“个VP”在述补结构中的形式问题.与普通话“VP不VP”型反复问向相比,泰州方言“个VP”型反复问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格"是云南方言的一个有特色的词,基于田野调查我们对云南弥勒方言"VP"进行研究。云南弥勒方言"格VP"有一般式与特殊式,特殊的"格VP"问句有"格是VP"、"格有VP"、"格能VP"、"格消VP";弥勒"格VP"问句有两种否定形式,一种是在"格"的后面直接加上否定词来进行否定,另一种是在"格"的特殊句式中来表现;弥勒"格VP"的特指问句是在"格VP"中加入指示代词"那、哪、这"等构成;结合移民史及前贤相关研究我们对弥勒"格VP"的来源进行了探讨,认为这种语言现象应是由明清时期江淮区的汉族移民将"K+VP"带入云南的。  相似文献   

10.
红安方言反复问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VP-neg?”和“VP-neg-VP?”。根据其否定词的不同或宾语的有无,又可将之分为“VO冇?”“V冇VO?”“V不VO?”“VO不V?”“VO不?”“VP冇(VP)?”“VP不(VP)?”等几个次类,其句法形式、语法意义、语义倾向及其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东北方言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关于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朱德熙先生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VP不VP型反复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很广。北  相似文献   

12.
甘肃汉语方言语法特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汉语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两种类型,虽然语音差别较大,但语法上有较多的一致性。笔者综合全省汉语方言的语法特征,归纳出"子尾、儿尾,们,指示代词的二分和三分,给,可、都,副词+不+动词,动词的体貌,把字句,动宾短语,反复问句"10个语法点,并对每种语法现象作了具体分析,个别还作了溯源性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阜阳方言"可VP"问句中"可"的功能、"VP"的性质进行考察和探讨。"可VP"问句中,"可"是主要的疑问标记词语,"VP"可以是动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形容词性成分。"可VP"问句的焦点可区分为成分焦点和命题焦点,焦点不同,"可VP"问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就不同。  相似文献   

14.
睢宁话反复问句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西北部的睢宁(包括邻县宿迁)话中,反复问句除了北方话共有的“VP不VP”型之外,还有“疑问副词 VP”型。“VP不VP”型有两类: a.VP不VP,如: 好不好?/走不走?/能不能说话?/看不看电影?/好不好吃?/喜不喜欢?睢宁话中不说“能说话不能说话”、“看电影不看电影”之类,也不说“能说话不能”、  相似文献   

15.
在正反问句"VP-neg-VP""VP-neg"和"K-VP"三种类型中,前人一般将乳山话"是不/是没+VP"分为未然体("是不+VP")和已然体("是没+VP")两类,归入"K-VP"类型中,K="是不/是没"。但经本文调查,否定词"不/没"与VP联系更紧密,"是不/没"连写易从形式上对该句式类型划分产生误导,故将"是不/是没+VP"中的"+"省略。研究发现"是不/是没VP"中"是"读轻声,"不/没"为否定词,VP可以为形容词、动词和动宾短语。"是不/是没VP"句式很可能是从"VP-neg-VP"句式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6.
六合方言归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其正反问句形式上不同于该片区的其他方言,主要采用"给VP"句式来表达。正因如此,"给VP"问句本身呈现出多种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此外,疑问副词"给"作为焦点标记,在使用过程中声调发生了促化现象,这种变化不仅可以从语用功能上进行解释,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类型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禄话有三种类型反复问句:K-VP、VP-neg-VP和K-VP-neg-VP.老老、新派分别使用K-VP、VP-neg-VP,老、中派分别多使用K-VP、VP-neg-VP.K-VP-neg-VP各派都用,强调意味明显.各类分别有紧缩式VP,V(O)-啵、V(P)-吗、V(O)V和VV(O),KVV(O),用于随便自由场合.在汉语方言中,K-VP、VP-neg-VP两种类型反复问句相对共存.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近代讽刺小说在语言上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从《儒》中两种类型的反复问句的使用入手,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加以论述,得出结论:《儒》中反复问句的使用体现了江淮方言的特色,但与今天的江淮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类型的反复问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体意义的角度,讨论了寿县方言的"可VP"问句。分析该问句的类型及其特殊性,并将该句式与阜阳方言、合肥方言做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阜阳方言“可VP”问句句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描写了阜阳方言"可VP"问句的几种形式,对"可VP"的句法功能分布以及"可"与状语的位次关系问题作了探讨,还论述了述补结构中的"可VP"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