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不当,就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引起高校师生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从而造成不良结局。深入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跟踪与管理机制,能够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掌握舆论主动权,对于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域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舆情可以被定义成为在不同价值标准、文化背景以及情感状态下,人们利用网络媒介针对高校突发事件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等的总和。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网络视域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舆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高校管理者应意识到网络舆情引导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性,积极运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抓住问题处理的主动权,提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其传播的多级高效、载体的多样多元、信息发布主体的隐蔽自由等特性都给高校的舆情管控也带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和目前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给予人们办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舆情的复杂化和青年生活的网络化难题油然而生,这对高校共青团组织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本文旨在结合网络新媒体现状,完善高校共青团网络建设,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探究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舆情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论人群的多层次与复杂性、舆论环境的共享性与群体倾向性、舆论效应的突发性与难控性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的主要现状及特征。碎片化信息的裂变传递、学生权益的自觉诉求与维护、网络法制不健全与道德约束不完善及高校沟通机制不畅通等则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所直面的困境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在给高校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管理创造了机遇。高校应在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上与时俱进,积极寻找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突破点深入建设,努力创新高校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发表言论,对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高校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甚至会主导事件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涵义和特征入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为处理好高校突发事件提出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传播呈现出蝴蝶效应、多元化价值表达等特征,逐渐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怪圈,弱化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性、权威性和崇高性,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舆论的优势,借力发力,搭建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新媒体平台;正本清源,倡导一元导向和多元表达相结合的新媒体氛围;以理服人,营造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相结合的新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与高校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设想,以期高校在解决学生突发事件中通过对舆情的监控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下的大学校园中已经基本实现了互联网的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已经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地点,高校网络舆情在引导传播方面十分的复杂,这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工作,所以高校要想正确引导与处置就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利用网络弘扬正能量,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发展。因此,本文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引导与处置网络舆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利用微博工具助益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容易被微博上的某些不良情绪煽动。研究微博舆情的走向及大学生的应对态度,提高高校应对微博舆情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建设新媒体时代和谐阳光的校园文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进步,网络等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兴起,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寻研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为创新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应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途径一是注重新媒体制度设计,二要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三是提高新媒体工作素养,四要健全新媒体舆情预测与预警常态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汇聚,激荡传播着各种思潮。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关卡,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数字化发展,"互联网+"深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高校舆论格局日益复杂,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使用频率、使用动机、关注领域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尝试分析利用大数据进行舆情监测,加上专业舆情研判人员的预测分析、能够快速应对舆论危机,主动引导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并被大学生广泛使用。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在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与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科学处置,有利于掌握高校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主动权,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容易爆发校园舆情危机事件,为此应尽快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本文从目前网络舆情、高校舆情危机事件类型以及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提出了充分了解学生、积极教育学生、科学引导学生、有效组织学生、提高监管力度等多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各级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因此,要根本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构建长效机制是关键。而地方政府构建网络舆情引导长效机制的着力点在于:一是着重构建网络舆情引导预警机制;二是着重构建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三是着重构建网络舆情引导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而出现了新特点。如何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处理和引导,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本文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阐述,探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完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干预和引导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安全逐渐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机不离手"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顺应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应对手机媒体传播方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进入WEB2.0时代,校园舆论控制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教育的更为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校园舆情传播现状出发,分析了当今高校校园舆情传播的特点,并提出了对信息来源、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