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口译笔记能减轻译员的记忆压力,降低精力消耗.听力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高职学生在英语听力中遇到的问题与口译译员在源语信息听辨阶段中的问题具有相似性,高职学生可以借鉴译员的口译笔记策略,有效提取关键信息,辅助记忆,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口译笔记法原则及其训练方法探讨如何将口译笔记法训练运用到听力教学中以提高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听力技能和听力水平,为高年级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口译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脑短时记忆的有限性,在交替传译中,口译员必须正确使用笔记才能确保口译的成功。本文探讨了口译笔记在交替传译中的必要性、口译笔记的原则、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期能给予口译训练一些参考并给广大口译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于英语口译学习者而言,笔记法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笔记方法记什么和怎么记是主要教学内容,重点是教授记笔记的方法。本文主要结合Gillies.A、口译专家罗赞以及塞莱斯科维奇等人提出的口译笔记方法,浅谈教授口译学习者记录意义要点,包括关键词和逻辑线索等词,纵向并按照主谓宾的顺序排列,旨在加强口译学习者的笔记功底,促进自身的英语口译学习,以及提升笔者自身今后在口译教学方面的方法及能力。  相似文献   

5.
笔译和口译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的操作过程都是首先理解原文,经过分析,然后重新组织,最后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表述。但口译的翻译过程中还涉及听力、记忆和口头表达;同时,口译是需要当场、即时完成的,译员在正确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因此,口译译员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出众的记忆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迅速的应变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影子训练一般被认为是同声传译的基础训练,并长期得到关注。影子训练其实对交替传译,特别是交替传译的笔记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口译学习者了解影子训练对交传笔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扩大,当今社会对口译员的口译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本文从词的翻译和句的翻译角度浅谈商务英语口译中的几种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将短时记忆中的工作记忆规律应用到口译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译记忆能力,拓宽学生的记忆广度.  相似文献   

9.
口译教学中记忆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口译教学中的记忆可分为感觉贮存、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这三个系统和机制。在口译过程中这三个系统和机制都很重要,注意、理解和心理这三方面的强化和提高对于口译人员记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基础,根据口译的特征,研究口译和语域的关系,指出语域理论在口译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场合口译类型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语域理论在实际口译语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口译与演讲技能在语言和非语言层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口译能力与演讲技能密不可分。我国英语口译课堂教学应融入演讲技能的训练,以推进口译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口译水平。然而演讲技能的培训是否应引入口译课程的教学鲜有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解释演讲技能和口译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演讲技能训练有助于口译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且对口译训练中声音的控制、心态的调整、语言的组织等各方面影响显著。建议将演讲技能的培训纳入本科生口译课程,以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口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声转换过程,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代码转换,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目的语准确、清晰、完整地传达出原语信息。口译具有发布和传播上的瞬息性、信息上的模糊性和松散性以及言语组织上的即席性等特点,其基本过程如下:1、理解2、记忆 3、即时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口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声转换过程,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代码转换,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目的语准确、清晰、完整地传达出原语信息。口译具有发布和传播上的瞬息性、信息上的模糊性和松散性以及言语组织上的即席性等特点,其基本过程如下:1.理解;2.记忆;3.即时表达。  相似文献   

14.
语用理论注重实践,当前高校口译教学中多重视理论,要将语用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应在实践中实现对高校口译教学的改革。通过明确高校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了高校口译中语用理论的针对性问题,而后以语用理论为基础指导高校口译教学。为类似高校口译中语用理论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巴黎高等翻译学院院长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创立的释意派理论提出的在口译理解和口译表达之间需增加脱离源语外壳这一意义产生的阶段的理论,结合目前中国高校口译训练现状,特别是针对非师范国际交流专业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认为商务英语口译的技能训练必须脱离传统的“口头表述的笔译”,大胆地实行以记忆操练、知识扩大训练为主线的模式,以期改变传统的口译课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质量评估,探索如何在本科口译教学中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通过教学实践,构建了一个评价主体、评估方式、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多元化的口译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实践证明,采用形成性、发展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评估模式,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口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口译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日语口译是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虽然由于眼下的种种形势,日语口译市场的需求略有缩水,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民间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还是呈可持续发展趋势,专业的日语口译人才仍会很抢手。与日语口译人才的市场需求形成巨大矛盾的是口译教学与外语教学尚未脱体,口译教学还不完善。要解决这个矛盾,为社会输送专业的日语口译人才,必须进一步明确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日语口译教学理念,强调口译课堂注重语言的"再表现"技能训练法。  相似文献   

18.
有意开始从事口译行业的人并不清楚口译工作的性质、特点,走口译之路仍迷雾重重。本文对外表罩着"金光"、实则处处透着艰辛的口译工作做了一个简要梳理,包括口译市场开拓、口译准备工作、现场口译、口译结束后的总结以及口译工作的职业道德。内容涵盖了从口译业务拓展到顺利完成口译工作的整个工作周期,对每个环节中的核心事项加以详述,以期提供一个借鉴,让有意从事口译职业的起步者对此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实现他们的职业目标提供一个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下的口译教学中,学生的非母语语言能力,即B语能力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其前期基础正是外语教学。专业口译教学与外语教学划清界限的同时,也需正视口译学生的B语能力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口译教学研究中的有关口语的基本观点和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口译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分析了口译和口语的关联性 ,以及目标语 (为英语 )教学中语音、重读、语调节奏及语法知识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联系来自不同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纠正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