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2.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3.
关承华 《师道》2006,(8):51-5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不再重谈,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长,您所表现出来的“不指望他成什么才,当什么家,以后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与您的潜意识并不完全一致。我形容这些家长是:一方面用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  相似文献   

4.
蝴蝶诗人     
金波在北京生活了60多年。有一天,他突然问道:“我怎么就老了呢?”他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反正没人回答。其实他也不要别人回答。自言自语就是“有声音的思考”。他的问话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他不承认自己老了。别人虽然把他划入老人行列,但他觉得自己跟二三十年前比,没什么变化。二、他现在的工作没见减少啊,退而不休嘛!不同的是,不必按钟点上班了。三、他还在为孩子写作,而且越写越“小”,过去给少年写、给儿童写,现在也给幼儿写,给婴儿写。你听,他又自言自语了:“我怎么能老呢!”  相似文献   

5.
周锐 《中文自修》2006,(11):61-62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拉丁语老师威尔辛。威尔辛很懒,好像从来不备课。他只是对自己的穿着不肯马虎,他是学校里唯一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不如前任拉丁语老师讲课讲得好,他却说人家不注意形象。考试前威尔辛不帮学生好好复习。考完试,别的课早就批好了试卷,可威尔辛总要拖一两个月。要是有学生想问问考试成绩,他就会红着脸嚷嚷:“你们以为我就做这一件事吗甲我还要教英语,还要当班主任……”可是别的老师也要兼课的呀,威尔辛没理由让大家特别谅解他。好容易试卷发下来了,会有同学拿自己做不出的题目向威尔辛发问,威尔辛就嘲笑人家:“如果你早一点问我多好。”  相似文献   

6.
金生铉教授是我的老师,写自己的老师本来就不那么容易,何况金老师平素又最痛恨人家吹捧自己。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远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好,所以每次他们说我如何好时,我都感到十分不自在,我倒希望别人真诚的非常严格的批评。”如何写?何以写?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金老师要求我们为人为事真实、诚恳,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聪明的女仆     
从前,有一个少年名叫雷夫。他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伙子。从来不愿意听别人的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我的孩子,自己有主见是好事,”他的父亲说,“可是,要知点也很重要。”可是,雷夫现在却不愿意听那样的话。他说:“父亲,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在那里,我喜欢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他的父亲恳求雷夫不要去,可是他越恳求,雷夫越坚持要去。最后,他的父亲说:“你的倔强将会使你陷入困境。可是,至少听我一句忠告:你做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去为巨人工作。”可雷夫会听别人的忠告吗?不,他才不会呢。他偏偏就去了巨人的房子!道,别人有时候比自己…  相似文献   

8.
张晶 《山东教育》2007,(6):17-17
我刚走进办公室,班里的几个小家伙便气喘吁吁地跑来向我告状:“老师,李冬又打人了……”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他!自从接手这个班以来,他可谓“好戏连台”:站队时,他不听统一安排,随便乱跑;上操时,想去就去,不想去就赖在教室里;下课,不是把小纸片扔到人家身上,就是把水洒人家一身……这时,一群学生推推搡搡地进了办公室,走在最前面个子高高的那个男孩就是李冬。  相似文献   

9.
不怕,不慌     
先说“不怕”。有的人学习写稿子,拿起笔来就害了怕。他以为写稿子一向是文人的事,所以写起来必须多转文,多要笔调;要是光写大白话,一定教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就皱起眉来,本来要写“今天天气很好”,却怕不够味儿;想来想去,写成了“满心兴奋的我,觉得今天天气是伟大无比的”;反倒不像话了。沉住了气,不要怕,写大白话就好。大白话是咱们嘴里的活语言呵!学习别人的作品是有好处的,但不要专从别人的文章里去搜集漂亮的字眼,硬来装饰自己的文字。那样,一不留神,反倒弄得词不达意了。我们都会说话,就让我们说自己的话吧。说得明白正确,比乱用一些…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不怕先说“不怕”。有的人学习写稿子,拿起笔来就害怕了。他以为写稿子一向是文人的事,所以写起来必须多转文,多耍笔调;要是光写大白话,一定叫人家看不起。本来要写“今天天气很好”,却怕不够味儿,想来想去,写成了“满心兴奋的我,觉得今天天气是伟大无比的”,反倒不像话了。沉住气,不要怕,写大白话就好。大白话是咱们嘴里的活语言啊!学习别人的作品是有好处的,但不要专从别人的文章里去搜集漂亮的字眼,硬来装饰自己的文字。一不留神,反倒弄得词不达意了。  相似文献   

11.
小笛信箱     
问:我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有时候心里也明白,但就是说不出口。这次离家经商6个月的妈妈从外地回来,我以为自己会与多日不见的妈妈拥抱、流泪,对她说“我很想念你……”但等我见到她时,我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规进了房间。事后,我挺讨厌我自己的,不就那几句话吗,说了就好了嘛,干嘛让别人认为你没礼貌呢?  相似文献   

12.
“人家”和“别人”是一对意义和用法相近的常用代词,并且它们多见于对话之中,当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且与“自己”相对时,“人家”大致相当于“别人”,两词可以互换。例如: (1)我不管人家怎么说,我只管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巴金《春》) 上例的“人家”是可以用“别人”替换的。但是“人家”和“别人”还是有不同之处: 首先,当指代“其他的人、另外的人”,且不是强调与“自己”相对时,只能用“别人”而不能换成“人家”。例如:  相似文献   

13.
守规矩     
小时候,父亲带我到他的同事家里玩。来到一个新环境,我十分兴奋,爬高爬低,一刻也停不了。一不小心,将人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父亲严厉呵斥:“你怎么一点不守规矩?”我懵懂地问:“什么叫守规矩?”父亲说:“守规矩就是在别人家要懂礼貌,不是来搞破坏的,否则人家就不会欢迎你来。”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咋呼”妈妈,从早到晚瞎咋呼:“儿子,太阳都照屁股了,还不起来!”“儿子,吃饭了,叫你几遍了?”“儿子,自己事情自己办,不要让大人帮忙!”……看,这就是我的“咋呼”妈妈。只要她在家,家里就像飞进个“大苍蝇”,嗡嗡嗡地叫,烦死人了。爸爸说,我考试好就给我奖励。她就说:“小小孩子,就知道讨价还价,将来长大了,还不认为给  相似文献   

15.
◆不要轻易剥夺别人的希望,也许那是对方惟一的希望。◆生气的时候不要作任何决定。◆不要在雇工们工作没有完成的时候就付酬金。◆小心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学会礼貌而灵活地说“不”。◆不要指望生活是完全公平的。◆如果一场战役的失败会为你赢来整个战争的胜利,不要犹豫,果断地放弃。◆不要怕说“我不知道”。◆每天称赞三个人。◆一年至少欣赏一次黎明的到来。◆多看看别人的眼睛。◆经常说“谢谢”。◆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结交新朋友,巩固老朋友。◆保守秘密。◆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倾听,有时机遇就在倾听…  相似文献   

16.
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是独一无二真正的爱。这我无法否认。不容置疑,母爱是无法代替的,自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我们就认定母亲是最好的。然而我也认为世上还有爸爸好!其实,在没发生那件事之前我对我的父亲根本没有一点好感……我讨厌他在人家面前说我“坏话”;我讨厌他没有我同学的爸爸那样“大方”;我讨厌他在被别人误解后却不去争辩;我讨厌他是那么的懦弱,那么的无能……妈妈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爸爸两人,好无  相似文献   

17.
彩迷老爸     
“下面开出的是本期第五位数字……又是2……特别数字是7。这期体育彩票6+1的中奖号码为122323+7……”突然,电视一闪,剩下的是黑屏幕。“哎,爸,你干嘛把电视机关掉啊?我还要看呢!”我有些气愤,觉得老爸不只是一点儿的莫名其妙。“头一回碰到这么怪的号码,10块钱丢进水坑了。”爸爸每次都这样说。“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靠的是运气。”妈妈说。“我的运气就是不好。”“既然知道自己运气没那么好,就别再买了。经一事,长一智!”我用教训的口气对老爸说。“什么态度,没大没小,我偏不信这个邪!”爸爸像个小孩似的撅起嘴。“就是…  相似文献   

18.
弟弟     
<正>我有一个弟弟,他是个调皮捣蛋的胆小鬼。弟弟很调皮。吃饭时,他会把自己嘴里的饭当子弹,“射”得满桌子都是;别人看书时,他爱躲在书桌下,乱涂乱画搞“创作”;每次犯错后,他总是虚心认错,但过后一概坚决不改……总之,他的调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出。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4):8-8
《班主任之友》2008年第1期刊载的文章对班主任的工作管理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敢于承认“班主任”是一个“领导者”,而不只是“执行者”。什么是“主任”?就是“负主要责任的人”,“主持工作完成任务的人”。不管别人是否承认,班主任自己要敢于承认:找是一个主任,我是一个领导者,我是班级的领袖。  相似文献   

20.
宽容忍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准则。处理学生矛盾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宽容忍让。宽容忍让这,意味着从“我”的角度,应当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自我批评,就是要正视自己的错儿,首先要找一找自己的过错,然后勇敢地向对方主动承认自己的不对,向别人致歉,以求得谅解。宽容忍让,意味着从“他”的角度,应当具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不要紧抓不放,斤斤计较,甚至怀恨在心,而应学会宽容别人的错儿,过往不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