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毕业生就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决定需求,观念决定出路,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增强市场适应力是现实的要求,要破除旧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和“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期望值,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即不管是何种所有制,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择业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就业需求是就业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择业期望值、择业需求服务、自我认知程度、择业信息获取程度,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本文主要对就业需求以全面科学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就业工作成因。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职生就业有很多问题,而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生就业,主要表现为高职生择业心理误区和就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要解决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培养四种基本职业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4.
姜希 《华章》2011,(26)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广泛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期望值,试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人数每年也在大幅度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学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这突变的就业局面。笔者认为,大学生不仅要适应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找准自己的定位,更要消除自己的择业观念误区、期望值误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赢得就业的先机。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遭遇到了新的矛盾。要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高校就必须调整办学思路,加强就业指导,并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以调整他们的就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7.
就业、择业和创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择业是迎接挑战,创业是图谋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中,学校应使学生把握时机,毕业时,先抢滩就业,待有了一定工作经历之后,方可择业.在择业过程中,有可能选出适合个人施展才能进行创业的机遇.所以,要正确对待就业、择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8.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作为高校,应担负起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的主要责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应顺应形势,根据就业环境和自身条件,做好职业生涯计划,使自己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有以下就业特点:1.知识层次高,学科专业强.2.单位需求量大,跨地区择业多.3.人员分布散,管理难度大.4.择业期望值高,家庭制约条件多.针对这些特点,研究生毕业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