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案例: 某日,学生张某与另一班学生罗某,来到F班门前。张某看到范老师,就跟在她后面大声喊她的名字。范老师没有理睬。当她走到楼梯口时,听见张某对罗某大声说:"×他妈,她没有听见。"并再次大声喊范老师的名字。范老师十分生气,依然装作没听见。随后通过罗某找到张某,问他想干什么,张某说就是喊着玩的。  相似文献   

2.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3.
一、对待学生要沉着冷静。循序渐进 急躁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倩倩以前成绩差,我对她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我便更着急了,经常对她发脾气,总想一下子改变她,但事与愿违。后来我逐渐慢下性子,冷静地分析了她的情况:这个学生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如果多鼓励她,表扬她,引导她,也许效果会好些。她在画画上有特长,于是,我就安排她担任了班级的宣传委员,果然她很珍睹老师给的这个机会,每次都认真地出每-期的班刊。由于她工作出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她也不"破罐子破摔"了。  相似文献   

4.
轻轻杨柳风     
轻轻杨柳风王留庆七岁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姓杨,叫柳风,是城里人。她大约有二十七八岁,高个儿,圆脸,大眼,剪发。听她讲课,宛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杨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杨老师。只要杨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她总是笑语不断。她领我们玩"丢手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就课后问题让大家思考,很多学生立即打开手中五花八门的"讲析"、"详解"、"学习宝典"等资料,不让看偷看,甚至有"认真"的学生提前抄好了答案;若让大家思考资料中没有答案的问题,则学生不是一副与我无关的姿态,就是做好记录"标准答案"的准备;收缴学生作业检查,更多的学生答案雷同,而且"标准"。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然而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这种方法可以对解答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正误作出评判。但缺乏激励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改正错题、寻找正确答案的积极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7.
现象一:老师问:"这个问题,哪个小朋友来回答?"学生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我……"有几个甚至离开座位,"勇敢地"走向老师,把他的小手举到老师的眼前,甚至做一个蹦跳状。当老师说:"××,你来回答。"其他学生的手依然高举着,等不及的就在座位上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4,(5):41-41
自然课的老师穿着一条花裙子,她发给每个同学三颗绿豆,然后问我们发绿豆给我们干什么呢?顽皮的男生说:"煮绿豆汤啦。"大家都笑起来,年轻的老师也笑,她笑起来有很好看的酒窝。"不是的。"她说,"我们要来发豆芽喔。"  相似文献   

9.
读中学的时候,化学老师的爱人姓赵,教另一个年级的数学。她那蓝卡其的翻领外衣,深蓝色的毛呢西裤,丁洁琼式的发饰,脸上洋溢的安详,永远给人一种优雅的高贵气质。每天,看赵老师夹着教案从我们的教室门前款款走过,心中总不免有些许怅然。唉,要是赵老师也教我们多好。于是,课下向她的学生突击收集有关她的资料,如她待人如何,讲课怎样,诸如此类。答案往往出奇的一致:待人如何  相似文献   

10.
杨春婷老师又开始解释了,她说.小朋友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学习解决了问题,这就比老师直接说出答案有趣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得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很重视培养我们的速算能力,每节课她都会出一些数学题让我们换算,每道题只说两遍。我是个插班生,由于数学基础并不是很扎实,所以经常落后于其他的同学。在我们算题的时候老师喜欢在我们身边走来走去,顺便看我们的做题情况。有一次,老师发现我的答案与我旁边一个男生的答案不一样,而那个男生是我们班数学成绩最好的,老师便对我说:“你算错了,仔细检查一下。”可我检查了两遍也没有发现我什么地方错了,这时老师批评我说我不认真。后来证明是那个男生的答案错了我的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我既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又是一位孩子的家长。一天,偶然遇到老朋友,闲聊间被问:"抛开你教师的身份,作为一名家长,你怎么看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细细回味,还真值得我们揣摩。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今天和同学打架了……""××中午不睡觉,总跟旁边的同学说话……"老师的批评,因人、因事、因时各不相同。作为家长,如何对待这些批评呢?我认为,理解、换位、配合,是正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评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上,陆老师出了一组算式:121×11,134×11,158×11,167×11,299×11,186×11。通过计算,观察其中有什么规律?同学们纷纷开始计算起来,不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121×11=1331,134×11=1474,158×11=1738,167×11=1837,299×11=3289,186×11=2046。陆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王三阳 《师道》2011,(12):6-8
贺常芬,15年的教龄,山东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小学教师,一位执著追寻教育幸福的人。她执教的《两只小狮子》语文电教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她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班的教育故事,出版了生动的儿童文学《班级里的那些事儿》,长篇小说《手心里的雪》。在众多老师里面,贺常芬老师显得很"另类":她每天都将自己打扮得很精致,浑身散发出一股恬静淡然的气息和魅力;贺老师很"个性":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始终保持着独到的见解,她不会被一  相似文献   

15.
孩子气的你     
周羽 《教师博览》2012,(4):30-31
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初相识,我们叫她"汤老师"。一段时间后,我们叫她"汤董",因为她讲课时上天入地、谈古说今,好像无所不懂。她知道后,笑眯眯地说:"别叫我汤‘董',叫汤‘总'——我的目标:凡不好好学习的,手打肿,腿打肿,屁股也打肿。"她不是吓唬我们,她真"打"学生。她的口号:  相似文献   

16.
浦家齐 《上海教育》2014,(34):61-61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批来自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师与上海的基地学校教师在展开教学交流时,发现彼此间重大的差异,"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 在英国老师眼中,"中国老师课前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课后共同提高,而且中国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聚焦能力,可以说是上海数学教育对我们最重要的经验"。而在中国老师看来,"英国老师在交流时展示的鼓励学生寻找答案的能力非常强,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对老师教学时的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我怕她生气     
女儿陶陶在老师、同学印象中是个"小乖乖",老师说她不属于那种能主动与别人交际、喜欢表达的孩子,一般碰见投缘的同学才会有说有笑。我也发现在和同龄朋友交往中,她表现得比较"弱势"。  相似文献   

18.
刘国丰 《下一代》2014,(8):12-12
海大华66岁,辽河油区钻井一公司关工委"五老"退休教师,十多年来她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她先后为尹悦等11名残障、弱智和农民工子女做家庭义务辅导老师,分文不收。被誉为"爱心妈妈"。她连续九年被辽河油田关工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她与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雷锋生前亲密战友乔安山等20名老同志一道,被授予"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标兵"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9.
还有三只鸟     
“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数学课后,雨芬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智力测验题。班上只有一名女孩的答案与众不同。这名女孩叫小静,坐在教室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瘦弱、胆怯,开学已经三个星期了,可从未见她举手回答过一个问题。第二天上课时,雨芬老师微笑着面对同学:“昨天交来的作业我都认真地批改了,真不错;但有一位同学做得特别出色,你们想听听吗?”教室里空气顿时活跃起来。小静在老师的鼓励下站起来了,她怯怯地说:“我的答案是:还有3只鸟。”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小静的脸一下胀得通红,但她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的眼里没有我!”谈心课上,小妍在说着,“老师,您辅优补差,可眼里没有我啊?”一句话,注定了它所承载的特别的意义,不由得激起我心灵深处的情感……小妍是一个乖巧得不能再乖巧的女孩,丝毫不让老师费心。我告诉学生自学,她会自学好几课时的内容,并把练习做得整整齐齐;老师让同学们做思考题练练脑,她就静静地去研究,做每一题,她都很认真,努力,直到把一个全对的答案交给你。她不很聪明,不爱说话,可她有别人少有的认真、刻苦、努力。可我似乎真的很忽视她了。她那么“完美”,以至于我没“在意”她。我的眼里,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